红楼梦《价值:眼前无路想回头》
价值:眼前无路想回头
无论是红学家还是普通读者,一般都认为《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总结。按照我们的理解,这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红楼梦》广泛接受了中华民族的文学、文化传统,几乎包括了此前中国传统的文艺、哲学、宗教的基本内容。在大传统(精英文化)的层次上,中国古典文艺的各种形式、各种风格,在这里都得到运用,其中《西厢记》《牡丹亭》这些优秀的作品对它的思想影响更为明显,而《金瓶梅》等明清世情小说在题材和描写手法上对它的影响更为具体。同时,儒、佛、道等哲学、宗教思想也都在其中有自觉反映,作者既试图依靠这些传统的思想来解决人生问题,也展示了这种努力的终归失败,因此从总体结构到人物设置、情节安排、表现手法,乃至诗词歌赋等细枝末节,无不贯穿着对自然、对世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和独特认识。在小传统(通俗文化)的层次上,《红楼梦》在描绘社会生活长卷并揭示其深刻矛盾的同时,也展示了绚丽多彩的中国民间世俗文化,举凡衣饰、饮食、居处、礼仪、风俗、娱乐等,无不融会贯通,编织成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特别是作者鬼斧神工般地创造出一个大观园,将中国园林艺术的中一切最美好的东西荟萃其中,构筑出一个美轮美奂的人间天堂。当代学者邓云乡写了《红楼梦风俗谭》等多种著作,对《红楼梦》所反映的民间世俗文化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充分证实了《红楼梦》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另一方面,《红楼梦》又对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做了深刻批判。生活在传统中国的“太平盛世”,曹雪芹却在全书中表达了浓厚的“末世”意识。清嘉庆年间的二知道人即已指出:“太史公纪三十世家,曹雪芹只纪一世家。太史公之书高文典册,曹雪芹之书假语村言,不逮古人远矣。然雪芹纪一世家,能包括百千世家……”这种盛衰无常的虚幻观念,客观上具有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理想行将解体的象征意义。在此背景下,小说明确否定了儒家与道家的人生观念。贾宝玉对历来认为天经地义的价值理念进行重估,嘲讽了、否弃了各种崇高神圣的传统价值观念,他与林黛玉的爱情包含着对社会性、规范性的礼教的反抗性意义。他们在遭遇人生痛苦时又都不像老庄那样游世超脱,贾宝玉却为每一个姐妹的出嫁或死亡而痛不欲生,林黛玉甚至对花开花落也异常敏感,所以他们又都谈不上是经虚涉旷、啸傲烟霞的道学超越。他们既不愿在儒家系统中寻找生命价值的实现,也无意在道家的逍遥境界中找到寄托。贾宝玉最后舍弃红尘,林黛玉因爱而死,他们客观上宣告了君临一个泱泱大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理想至此已不再能收拾人心世道,而他们的悲剧结局,也突破了中国传统文艺的审美原则。至于小说中比比皆是的对贵族之家的腐朽生活的描绘,对官场黑暗的揭露,等等,更具有自觉的社会文化批判的意义。对此,周汝昌的总结较为明确:“乾隆朝乃是几千年封建社会宗法家庭的崩溃的一大转捩点,极盛之中孕育了衰危。自此而后,都只是新社会的序幕而已。而《红楼梦》恰巧出生于这时期,实不是一件偶然的现象。中国旧文化就建筑在封建社会与守法家庭制度之上,《红楼梦》不啻为旧文化旧制度作了一篇最详尽最生动的总结,象征着这巨大的崩溃,无可挽回的运数。曹雪芹是否意识到这一层,自是难讲。然而他却为后人留下了这一富贵无伦的遗产。以后的人,要想了解、研究那样的社会,那样的家庭,舍此宝库,别无更清楚更具体的反映与写照,这才是我们所估计的曹雪芹的真正伟大。”
《红楼梦》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批判民族腐朽文化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巨大的文学创作,使当代作家王蒙发出这样的浩叹:“你会觉得,不可能是任何个人写出了《红楼梦》。……是那冥冥中的伟大写了《红楼梦》,借曹雪芹之手写出了它……”这不但是《红楼梦》远远高于同期和以往作品的最重要的标志,也对我们今天如何认识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