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星期二
首页/经典诗词赏析/《要留清白在人间——走近于谦《石灰吟》》赏析

《要留清白在人间——走近于谦《石灰吟》》赏析

20.要留清白在人间——走近于谦《石灰吟》行路途中,万氏兄妹被一座石灰窑吸引住了。石灰窑上冒着青烟,师傅们正在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的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师傅,这些石头原料是从哪里来的?”万里路好奇地问。工匠边往窑里塞柴火边回答:“这些石头原料呀,都是从深山里,经过石匠千万次捶打撞击才开采出来的。”“那烧成石灰容易吗?”万...

20.要留清白在人间

——走近于谦《石灰吟》

行路途中,万氏兄妹被一座石灰窑吸引住了。

石灰窑上冒着青烟,师傅们正在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的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

“师傅,这些石头原料是从哪里来的?”万里路好奇地问。

工匠边往窑里塞柴火边回答:“这些石头原料呀,都是从深山里,经过石匠千万次捶打撞击才开采出来的。”

“那烧成石灰容易吗?”万里路又问。

“当然不容易啦,”工匠一边擦汗一边说,“要把一块块石头原料码放进窑里,堆满后,下面烧起熊熊大火。烧上几天几夜,直到把这些石头烧成了粉,才可以制成白白的石灰让人们使用。”

万里路鞠了一个躬,说:“明白了,谢谢师傅!”

工匠对他笑笑,继续烧火。

三人继续上路,施大作家随口问了一句:“你们刚才看了煅烧石灰的过程,难道就没有什么感触吗?”

“我感觉到工匠真的很辛苦!”万里路说。

“我觉得煅烧石灰的过程真是太不容易了!”万卷书回答。

“明代有一个诗人名叫于谦,十二岁的时候,也就是你们这个年纪,看到了石灰窑煅烧石灰的情景,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呢!”施大作家说。

“噢,就是那首《石灰吟》吗?”万卷书反应敏捷。

“对,”施大作家点点头,“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万里路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意。

“这只是诗歌的表面意思,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可能就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了。”施大作家作了评论,“这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他长大后也是这样做的吗?”万卷书问。

“是的,人的追求往往是伴随终生的,”施大作家点点头,“于谦自幼性格刚毅,志向远大,特别崇拜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他中了进士后,四处为官,访贫问苦,兴利除害,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深得百姓们的爱戴。”

“我听说‘两袖清风’这个成语还和他有关呢!”万里路突然想起老师讲过的内容。

“于谦对于权贵,从不阿谀奉承。每次外出办事,他都空着手,不带礼品。当时的权贵们接受其他地方官员的贿赂,已成风气。于谦对此非常不满,他还写了首诗,其中两句是‘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里的‘闾阎’指的是街坊里巷。整句诗的意思是做人要清清白白,免得遭人说长道短。‘两袖清风’从此成为常用的成语。”施大作家说。

“真是清正廉洁啊!”万卷书感慨道。

“后来,就发生了瓦剌入侵北京城之事,”施大作家继续说,“大军惨败,皇帝被俘,面对来势汹汹的瓦剌军,当时有人认为明朝气数已尽,不是瓦剌的对手,提议迁都南京。身为兵部左侍郎的于谦非常气愤,大声斥责道:‘谁说迁都,就先砍掉他的头!京城是国家的根基,一旦放弃,整个国家就完了。大家不记得南宋灭亡的惨痛教训了吗? ’于谦的话义正词严。他坚守北京的主张得到了许多大臣的拥护。大家齐心协力,最终京城保卫战取得了胜利!”

“真是正气凛然啊!”万里路竖起了大拇指。

“于谦性情刚烈,所以得罪的人不少。英宗复辟后,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致使其含冤遇害。”施大作家满腔悲愤。

“他用一生在证明,什么才是真正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万里路也是义愤填膺。

“我们的民族,像这样的仁人志士还有很多!”施大作家情绪也变得激动起来。

“南宋的文天祥,九死一生,浩然正气。他坚持抗元,兵败后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名垂千古,光耀史册!”万里路慷慨陈词。

“你们还要记住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郑成功,”施大作家叮嘱道,“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军事斗争,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兄妹二人点点头,坚定地向前走去。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