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9日星期四
首页/经典诗词赏析/《春江花月夜》原文、赏析、历史评析

《春江花月夜》原文、赏析、历史评析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1,海上明月共潮生2​‍‌‍​‍‌‍‌‍​‍​‍‌‍​‍‌‍​‍​‍‌‍​‍‌​‍​‍​‍‌‍​‍​‍​‍‌‍‌‍‌‍‌‍​‍‌‍​‍​​‍​‍​‍​‍​‍​‍​‍‌‍​‍‌‍​‍‌‍‌‍‌‍​。滟滟随波千万里3,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4,月照花林皆似霰5​‍‌‍​‍‌‍‌‍​‍​‍‌‍​‍‌‍​‍​‍‌‍​‍‌​‍​‍...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1,海上明月共潮生2​‍‌‍​‍‌‍‌‍​‍​‍‌‍​‍‌‍​‍​‍‌‍​‍‌​‍​‍​‍‌‍​‍​‍​‍‌‍‌‍‌‍‌‍​‍‌‍​‍​​‍​‍​‍​‍​‍​‍​‍‌‍​‍‌‍​‍‌‍‌‍‌‍​。滟滟随波千万里3,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4,月照花林皆似霰5​‍‌‍​‍‌‍‌‍​‍​‍‌‍​‍‌‍​‍​‍‌‍​‍‌​‍​‍​‍‌‍​‍​‍​‍‌‍‌‍‌‍‌‍​‍‌‍​‍​​‍​‍​‍​‍​‍​‍​‍‌‍​‍‌‍​‍‌‍‌‍‌‍​。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6​‍‌‍​‍‌‍‌‍​‍​‍‌‍​‍‌‍​‍​‍‌‍​‍‌​‍​‍​‍‌‍​‍​‍​‍‌‍‌‍‌‍‌‍​‍‌‍​‍​​‍​‍​‍​‍​‍​‍​‍‌‍​‍‌‍​‍‌‍‌‍‌‍​。江天一色无纤尘7,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8,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9,青枫浦上不胜愁10。谁家今夜扁舟子11?何处相思明月楼12?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13。玉户帘中卷不去14,捣衣砧上拂还来15。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16。鸿雁长飞光不度17,鱼龙潜跃水成文18。昨夜闲潭梦落花19,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1,碣石潇湘无限路2。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3。

题解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旧题,收入《乐府诗集· 清商曲· 吴声歌》,据传创自陈后主,主要表现宫廷艳情。本诗突破宫体诗的妍冶琐细境界,描绘春江月夜的迷蒙美景,抒写游子思妇之情,杂以种种人生感慨,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评析

这是一首千古名篇,其迷人的艺术价值与魅力越来越被认识、肯定与高扬,闻一多称它“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唐诗杂论· 宫体诗的自赎》),李泽厚说“它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时代对人生、宇宙的初醒觉的‘自我意识’:对广大世界、自然美景和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视,对自身存在的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感伤、惆怅和留恋”(《美的历程· 盛唐之音》)。是的,是美的极致,诗的精灵。“春江花月夜”这类好的诗题虽古已有之,却还未有人能够像它那样,“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春江花月夜,字字写得有情,有想,有致”(钟惺、谭元春《唐诗归》)。不过贯穿这五字之中成为其基调与灵魂的,毕竟是月,它使其他一切都带上迷离、幻美、轻愁淡恨的色彩。它一自被春江潮水推出,便施惠于这春江,这潮水,这花,这夜,这长空与大地,给予它们诗性与美感。它也施惠于人。准确地说,是人给了它以灵魂,没有人的感受,也便无所谓月色的凄丽与幻美。而人,作者是从极其荒远的年代说起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推到洪荒时代,推到遥远的始祖,这大约就是“强烈的宇宙意识”吧?由一般的人,作者逐渐落实到具体的人:一对游子思妇;从一般的人生感叹,落实到具体的一段烦恼与哀愁:爱的离别,离别的爱。“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小舟妆台,真是两地相思一样愁。不过以下的抒写,都是从思妇及其感受一方着眼的。也许女性细腻柔婉的感发,更适宜于这凄婉迷丽的月色?作者从月出写到月落。月落了,离愁别恨却没有沉落,读者被感发的诗情也没有沉落,正是“言已尽而意无穷”。总之,这首诗语言的婉丽,格调的婉转,意境的迷离婉美都无与伦比。它脱胎于宫体诗,还带有宫体的痕迹,或者说从宫体中吸收了有益的东西,而境界、视野、情怀、哲思却远非宫体可比,闻一多称这种现象为“宫体诗的自赎”。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