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1日星期六
首页/经典诗词赏析/王昌龄 (698—755?)《从军行 》原文、赏析

王昌龄 (698—755?)《从军行 》原文、赏析

王昌龄 (698—755?)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安史乱起还乡,被刺史闾丘晓杀害。他与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诗人都有交情。他的边塞诗或写将士奋勇报国,或写军中生活艰苦及军人思乡,无不文字精炼,感情深厚,这些诗和写其他内容的七绝,可以同李白比美。从军行 (七首录三)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

王昌龄 (698—755?)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安史乱起还乡,被刺史闾丘晓杀害。他与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诗人都有交情。他的边塞诗或写将士奋勇报国,或写军中生活艰苦及军人思乡,无不文字精炼,感情深厚,这些诗和写其他内容的七绝,可以同李白比美。

从军行 (七首录三)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军行”是乐府题名,内容写边塞军旅生活。王昌龄用此题写了七首七绝。这里选的第一首头二句写一兵士黄昏时独坐在烽火台旁的岗楼上,被青海湖吹来的风吹拂着。古时在敌人侵犯时,燃烽火报警。他一边吹羌笛奏乐府曲《关山月》,一边思念万里外的妻子正在为他发愁,无法排遣。“无那”,无可奈何。“金闺”,妇女居室,指妻。这首诗先写可见可听的有边塞特色的事物,也就是偏于写景叙事,最后一句抒情,怀念故土和亲人的深情又用对方的愁念表达出来,就更委婉动人了。

第二首选诗也先写景,突出边塞特色;三四句写苦战和击败敌人的决心。青海即青海湖,雪山即大雪山,首句说湖上的云使人看不清雪山了。第二句诗的解释很不同,似乎连同第一句,看为一幅广阔画面较好,就是在雪山以西的荒漠中有一座孤城,同玉门关遥遥相对。这既显示出诗的雄伟气魄,也符合当时西北边陲的实际情况。第三四句说的百战之后,身上的金甲都破穿了,可见战争很艰苦。楼兰是汉代西域一个国名,这里泛指敌人。这首诗气势雄浑,文字精炼,语气豪迈,为边疆御敌战士增色,在防卫祖国的正义战争中是很有意义的。

第三首的头二句写沙漠中狂风卷起沙尘,使太阳都黯然无光了,出征的兵士只好半卷起军旗从两辆战车相对竖立起来做成的门走出去作战。三四句写后面还有军队要去增援,可是前军报告已经渡过黄河上游支流洮河,夜晚在那里战斗时,活捉了吐谷浑(读土欲昏)。吐谷浑原为古代鲜卑族游牧部族,这里借指敌军首领。这首诗不直接写战争场面,只用最后一句点出辉煌战果,使读者大有想象的余地,这是绝句艺术的特色。

出塞 (二首录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为防匈奴入侵,筑了长城,自然要设关。汉时匈奴时时侵犯,设关防守,也要修整长城。明月和关是从秦汉两朝说的。第一句从前代边患写起,引起许多联想,与当时的边患联系起来,就知道边患十分严重,边塞的战争不利,是十分艰苦的了。这样,第二句就来得很自然了。征夫战久思家,思妇引领盼归,意在言外,十分含蓄。久战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自然引起思慕以前名将的心情,希望能得到将才大振军威,使匈奴不敢度过阴山。有人主张“龙城飞将”应为“卢城飞将”,指汉名将李广,他曾被匈奴称为“飞将军”。有人主张“龙城”不误,指汉名将卫青,他曾攻匈奴,直到龙城。“龙城飞将”乃二事合用,泛指立边功的名将。阴山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汉代匈奴常用为根据地入侵。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一位少妇原来是无忧无虑的,春天来了,精心打扮一番,原想上楼去欣赏明媚景色,忽然看到陌头柳色青青,心理起了微妙的变化,尝到愁的滋味了。悔不该教丈夫外出过戎马生活,谋求官职。诗表现了少妇天真无邪而又多情善感的性格。

长信秋词 (五首录一)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汉代班婕妤失宠居长信宫,相传她写了一篇《怨歌行》,以团扇自喻,恐秋凉被弃。王昌龄借用这个故事,写唐代宫廷妇女,她们也往往因色衰而被弃。诗的头两句写天将破晓,开开殿门,用扫帚打扫之后,百无聊赖,挥扇徘徊。下二句仍用班婕妤的故事,昭阳是得宠的赵飞燕姐妹所住的宫殿。这里用了一个极巧妙的比喻,说自己的容颜已经不如乌鸦,因为它还能从昭阳带来日影,即太阳的余晖,所比喻的自然是帝王旧时的恩宠。表达的方式委婉含蓄,新颖别致,增加了艺术的魅力。

芙蓉楼送辛渐 (二首录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遗址在旧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王昌龄当时被贬谪后任江宁宰,在今南京。他既然在芙蓉楼宴别辛渐(生平不详),似乎他们是在下雨天沿江到吴国旧地润州了。他黎明送辛渐从那里渡江去洛阳,途中只见到孤耸的楚山。楚同吴一样,也指润州地带。王昌龄遭人谗言诽谤,在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坦然处之,保持着一颗纯洁如冰的心,诗人特别请他的朋友把这一点告诉洛阳亲友,同他的生活经验有密切关系。雨夜孤山的环境气氛,渲染出诗人的内心抑郁和与好友离别的悲伤,临别不只向洛阳亲友泛泛问候,而以极美的比喻表白自己的洁白心灵和不畏谗言的气概,足见他们之间友谊的深厚。

采莲曲 (二首录一)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少女的罗裙同荷叶一样是绿色,荷花紧紧靠着她们的面颊盛开,她们已经同荷花混为一体,在池塘中看不见了,直到听到她们唱歌的声音,才知道有人从荷丛中来了。这是人同大自然、诗画音乐融为一体的杰作。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