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经典诗词赏析/项鸿祚《减字木兰花》原文、解读、注释

项鸿祚《减字木兰花》原文、解读、注释

项鸿祚【作者简介】项鸿祚(1798~1835年):字莲生,原名继章,改名廷纪。清代词人,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文人祚薄,哀动词坛。鸿祚一生,颇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被誉为“西湖双杰”。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四卷。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阑珊心绪①,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②。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项鸿祚

【作者简介】

项鸿祚(1798~1835年):字莲生,原名继章,改名廷纪。清代词人,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文人祚薄,哀动词坛。鸿祚一生,颇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被誉为“西湖双杰”。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四卷。

减字木兰花

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阑珊心绪①,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②。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注释】

①阑珊:哀残。这里用来形容人物情绪。

②残夜:夜将尽。

【评解】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词。先写了春夜闻歌的寂寞愁绪,然后又写了听到繁笙脆管,隔墙传来,使人难于入梦。结句“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含蓄地透露了作者“一枕新愁”辗转反侧的忧郁情怀。这首小令细腻地刻画了作者当时的心境。意境优美,通过词将一幅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

清平乐

池上纳凉

水天清话①,院静人消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②,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注释】

①清话:闲谈。

②桃笙:指竹席。据说四川闽中万山中,有桃笙竹,节高而皮软,杀其青可作簟,暑月寝之无汗,故人呼簟为桃笙。

【评解】

这首词描绘了夏天夜晚在庭院荷塘边乘凉的情景。上阕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下阕表达了作者乘凉时的心情。感叹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就要到来。抒发了作者当时的心情,闲适中亦微含愁意。作者精准地抓住了刹那间的愁情,营造了一种清幽的意境。

太常引

客中闻歌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①、风凄雨凉。

杨枝飘泊②,桃根娇小③,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注释】

①者:同“这”。

②杨枝:唐诗人白居易侍妾樊素,因善歌《杨柳枝》得名。

③桃根:晋代王献之妾桃叶之妹。

【评解】

这首词曲折有致,一波三折。先在上阕写了杏花开,燕子飞的大好春光,然后突然转为了“风凄雨凉”;下阕写柳飘桃小,独自思量,继以“刚待”折入“箫声过墙”。最后三句的意思与李清照的《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正同。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