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星期五
首页/经典诗词赏析/《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原文、背景故事、赏析

《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原文、背景故事、赏析

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说到唐诗,不提大雁塔是不行的。大雁塔在当时的文化...

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说到唐诗,不提大雁塔是不行的。大雁塔在当时的文化中心长安,也是当时诗人们经常聚会的地方,唐诗中有关大雁塔的诗有三四百首,各种史书和笔记上记载的,在大雁塔的诗人聚会也有几十次。

其中最为有名的诗人聚会是五位诗人同登大雁塔,共同赋诗,颇有一点“赛诗会”的味道,这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盛事。这件盛事发生在天宝十一年,也就是公元752年的秋天。杜甫约上了朋友高适、岑参、储光羲和薛据,来到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的慈恩寺,登上寺内的大雁塔,眺望长安的大好秋光,还留下了一组脍炙人口的诗篇。这次文学聚会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到了清朝,诗人王士禛感叹说,“每思高、岑、杜辈同登慈恩塔,高、李、杜辈同登吹台,一时大敌,旗鼓相当,恨不厕身其间,为执鞭弭之役!”意思说,我要是早点出生,参加这次聚会,就算给五位前辈端茶倒水,跑腿服务也好啊!

天宝六年,也就是747年,唐玄宗下诏征集文学艺术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京都候选。杜甫对这次考试原本抱很大希望,但因为李林甫宣称“野无遗贤”,应征的举人在考试时无一人及第。

天宝十年,也就是751年,正月初八到初十,朝廷要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太庙和天地。杜甫趁机向皇帝献上了“三大礼赋”。玄宗读后,颇为欣赏,让他到集贤院待制,令宰相考试他的文章,杜甫因为这次一个人的专场考试大大风光了一回,但同样是因为李林甫从中作祟,考试后便再无下文。

屡次考试不及第和经济困境,使得杜甫开始深刻地观察这个社会,752年,他写出了著名的《兵车行》,他的诗风开始了明显的转变,逐步走向了抑郁顿挫,博大深刻。

杜甫虽然穷困潦倒,但他为人朴实忠厚,加之也是名门之后,还是有不少朋友帮助他。高适和李白是好朋友,据说也是他介绍杜甫认识了李白。储光羲和薛据都是杜甫的世交,他们的先人和杜审言、杜闲都是朋友。岑参和他的二哥岑况,经常和杜甫一起郊游赋诗。这些朋友也都一直在经济上帮助着杜甫。

这一天,杜甫邀请他们来登塔赋诗。当时的长安城处于它历史上最显赫的时代。北边有渭水,南边有终南山,东西是八百里秦川,城中万户人家,楼台锦绣,街上车水马龙,好不热闹。五位诗人登高远眺,看到这一番繁华美景,诗意大发,但感受各不相同。

五位诗人当时题的诗,可惜薛据的诗失传了,其余四位的都保存下来了。按照当时文人聚会的惯例,写诗的顺序一般从资历由低到高排列,但是最后一个写诗的总是邀请者自己。这样杜甫就让其中最年轻的,时年38岁的岑参第一个出场。

岑参是有名的边塞诗人,曾经两次从军到过西域,塞上风沙和军中的历练,让他的诗歌中充满了苍茫的浪漫主义色彩,因此他的诗作一出笔就显得气魄雄伟,我们来看前八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诗人一开始先把塔的气势、气象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夸张手法描绘了一番,接下去就写他在四顾中的所见所感:“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有一点“欸乃一声山河绿”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味道。山川美景和大雁塔的雄伟壮阔相映成趣,简直就如同鬼斧神工雕刻出来一般,并不是人力所能为之的,其中的“五陵”“万古”等词的使用,都可以显示出诗人的胸怀广阔。这可能也是他曾经终日与苍野大漠相伴所造就的胸襟吧。诗人在这里描写完典型的关中秋色之后,再以个人的抒情作为收束:“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大意是,我现在已经能够领悟清净的佛理,并且我做人素来信奉行善施道这一个准则。这次我发誓,将来一定要辞官归隐侍奉佛法,因为我发现佛学的确能够给众生带来无尽的好处。通过这几句,诗人不仅把诗歌的主题和大雁塔本身所带有的浓厚佛学气息联系了起来,也抒发了自己“大爱”的胸襟,并表明了自己对佛学的领悟和信奉,非常高明。

岑参的这种写法先写景再抒情,是登高诗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写作方法,储光羲和高适的诗也是采用了这种方法,用大半的篇幅来描绘寺塔和眼前景色,到了结尾的时候再抒情。

储光羲是著名的田园山水诗人,他的诗风和王维一样,多有出世的思想。当时他在朝做监察御史,是个比较大的领导,想法可能和血气方刚的岑参不大一样。他的诗中有一股安静恬淡的风格,有一点像王维,后人常常把他和王维放在一起比较。他是这样写的:“金祠起真宇,直上青云垂。地静我亦闲,登之秋清时。苍芜宜春苑,片碧昆明池。谁道天汉高,逍遥方在兹。虚形宾太极,携手行翠微。雷雨傍杳冥,鬼神中躨跜。灵变在倏忽,莫能穷天涯。冠上阊阖开,履下鸿雁飞。宫室低逦迤,群山小参差。俯仰宇宙空,庶随了义归。崱屴非大厦,久居亦以危。”

一年后,储光羲奉命出使辽东,和安禄山接触,发现他有反叛的意思,却只是悄悄写在诗里,不敢给别人看。安史叛军攻陷长安,他被迫做了伪官。官军光复以后,他被发配到了岭南,他的诗很有意境,但是由于晚节不保,历史的评价也不高。

高适这时50多岁了,刚刚中举,也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那里做幕僚,很不得志。他年轻时到边塞游历,写出了颇有气势的边塞诗,当时名气很大,经常和李白等一批诗人饮酒作诗。他写道:“香界泯群有,浮图岂诸相。登临骇孤高,披拂欣大壮。言是羽翼生,迥出虚空上。顿疑身世别,乃觉形神王。宫阙皆户前,山河尽檐向。秋风昨夜至,秦塞多清旷。千里何苍苍,五陵郁相望。盛时惭阮步,末宦知周防。输效独无因,斯焉可游放。”

高适的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有一种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力量,这时的他,又多了一点悲凉和沧桑。后来,高适参加了平息“安史之乱”的战争,又迎来了自己的创作高峰,平叛以后,做了节度使。

薛据和王维是同榜的进士,他在当时担任大理寺司直,有点像现在处理信访的官员。杜甫和当时的王维、刘长卿等诗人在诗中都盛赞薛据的诗。但他为人低调,从不露头角。这也许是他留存诗篇较少,登大雁塔诗也失传了的原因吧。

一般来说,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的不同,以及对社会局面看法不同,都会在诗作中体现出来。

杜甫当时不满40岁,和高适、储光羲、薛据几位年过半百的朋友相比,实实在在是一个晚辈。他最后一个动笔,一开始,就不像他们那样常规化的大篇幅写景,而是写出了在登临大雁塔中涌现出来的个人也是时代的感慨:“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这是说,大雁塔如此雄伟,就像一个特别高大的标志性建筑横空出世,跨越苍穹,秋风强劲,一点也不停息地吹过来。我在这种景色当中登高,却不像有些胸怀旷荡的人那样会感到赏心悦目,反而充满了忧思,感慨万分。我仔细思索后才领悟到,佛教之所以建筑这样的高塔,是要使人把思想伸到很深很远的虚无地方的。你们看,这首诗开头就不同凡响,杜甫不是一心向佛,而是表述了自己对于塔、佛教和它们之间关系的理解。

说完这些,杜甫才转回过头来说登塔。“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这六句,就讲了登塔的经过和途中的景色。他们几个人在大雁塔里面曲曲折折地来回穿行,那时候塔的里面可能没有灯光,应该是比较幽暗的,他们来到顶层以后,视野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就仿佛看到天上的北斗星挂在当门口,又好像听到了银河的流水声。这就是让人感到意外的丰富想象力,也是非常优秀的夸张用法,因为那是在白天。他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就是想用这种形象的手法来说大雁塔顶之高,仿佛能与天相接。“羲和”这两句是点出时节,杜甫又用了拟人的手法,说由于太阳神的御前侍卫不停地鞭策着白日,让时光快速流转,一年的秋天不觉又到来了。这一节,就把登塔的过程、看到的景色和秋天的时令都一下子交代清楚了。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表面上看,这几句好像是杜甫描写从塔顶俯视地面的景色,但是如果和其他几位的诗一比,问题马上就来了,别人都在描绘眼前的大好河山,杜甫却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场面,秦山破碎,泾渭难分,连皇城也迷蒙一片,这是什么意思?其实很明显的,他是在借景来做比喻,表现出自己对当时社会和政治局面的深切忧虑,这样来表现呢,是比较含蓄的。

再往下看,慢慢地就接近杜甫的真实意思了。“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虞舜”,应该是指唐太宗,过去的明君,“苍梧”就是苍梧山,是舜的安葬地方,这里是指昭陵,也就是唐太宗的陵。“惜哉瑶池饮,日宴昆仑丘”说的是周穆王西游到了昆仑山,和西王母在瑶池中日夜宴饮,国家大事都不管了。这不就是在说唐玄宗和杨贵妃吗?当时杜甫不能也不敢直接说,就用了这样的典故。写到这里,就点出了最后点题的四句:“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自古贤人君子多远离朝廷,而小人则贪恋权位,两者都是各自为谋啊。

这首诗,从眼前所见的景色发散,又转回来以眼前的事作为结束,一收一放,没有极高的文学功力和见识是做不到的。它不是一味赞美大好河山,而是忧国忧民,把眼光放得更为长远。这一年是安史之乱前三年,社会矛盾已经非常突出,表面的繁荣已经漏洞百出。杜甫和高适、岑参等人同是登高作诗,即景抒情,但是在思想上所能够达到的层面却明显不一样。

岑参登大雁塔,看见四周苍茫的景色,觉得参悟佛理更好,因而打算辞官遁入佛门,他后来也确实这样做了。储光羲也差不多,他深感宇宙的空虚,悟到寂灭的意义。所谓“了义”,即世界寂灭的道理,觉得现实中很不安全。这种心态和他后来安史之乱时做了伪官可能有些联系。高适发了一点牢骚,认为官太小,说了不算,无从施展抱负,最好还是游山玩水罢了。高适后来的发展,这时还看不出来。但不管怎么说,他们说的都是他们个人。

杜甫就不一样了。他有政治头脑,他透过当时社会表面的繁荣,看出社会背后潜在的忧患,这也说明他始终关切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这一点就和其他几位完全不同。一首好诗,仅是文采好还不够,还要能够体现出深刻细腻的感情与情怀,这才能被称作好诗。可以说,当时还是布衣的杜甫登上高塔,也登上了自己思想的高峰。我认为,了解老杜,可以从这首诗开始。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