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9日星期四
首页/聊斋志异/聊斋志异《寄生附》解读、赏析

聊斋志异《寄生附》解读、赏析

寄生附王寄生字王孙,是大名府的名士。因他在襁褓中就能认出父亲,父母认为他天生聪慧,很钟爱他。他越长越英俊,八九岁就能写文章,十四岁进了郡学,王寄生常常要自己选择配偶。父亲王桂庵有个妹妹叫二娘,嫁给秀才郑子侨,生了个女儿叫闺秀,聪慧美貌天下无双。王孙一见,心里非常爱慕。时间长了,王孙觉也睡不着,饭也吃不下。他的父母极为忧虑,苦苦追问,他才说了实情。父亲就找了媒...

寄生附

王寄生字王孙,是大名府的名士。因他在襁褓中就能认出父亲,父母认为他天生聪慧,很钟爱他。他越长越英俊,八九岁就能写文章,十四岁进了郡学,王寄生常常要自己选择配偶。父亲王桂庵有个妹妹叫二娘,嫁给秀才郑子侨,生了个女儿叫闺秀,聪慧美貌天下无双。王孙一见,心里非常爱慕。时间长了,王孙觉也睡不着,饭也吃不下。他的父母极为忧虑,苦苦追问,他才说了实情。父亲就找了媒人到郑家去说亲。郑秀才是个性格拘谨规矩的人,认为姑表亲不利婚嫁,就拒绝了。王孙得知后,病更重了。母亲没办法,就暗自委婉地向二娘致意,只求闺秀来看一下,安慰一下自己的儿子。郑秀才知道了,更加生气,说出了不好听的话。到此,父母都绝望了,只能由他去了。

本地有户大姓人家姓张,五个女儿都很美,最小的叫五可,比几个姐姐更出色,正在找女婿,还没有人家。一天,上坟的时候,五可在路上遇见王孙,从车中看到后,回去就告诉了母亲,她母亲明白了她的意思,找来媒婆于氏,略微透了些意思,媒婆就来到王家。当时王孙正病着,媒婆知道后,就笑道说:“此病我老婆子能治。”芸娘问她缘故。媒婆就传达了张家的意思,并极为夸赞五可的美貌。芸娘很高兴,就叫媒婆去问王孙。

媒婆进去后,抚慰王孙,告诉他这事。王孙摇头说:“治得不对症,怎么办?”媒婆笑着说:“治病得看医生好不好,只要好,本来请叫和的名医而叫作缓的那个名医来了,这也行了;认定一个人非他不行,直到要死了还是等着,不也太傻了吗?”王孙唏嘘说:“只是天下的医生,没有超过和的啊。”媒婆说:“怎么见识这么小?”媒婆就把五可的容貌颜色头发皮肤,神情体态,连说带比画地描绘形容了一番。王孙又摇头说:“婆婆算了吧!这是我心意中的姑娘。”于是王孙翻身对着墙,不再听了。媒婆见他志向不变,就走了。

一天,王孙在重病中,一个婢女突然进来说:“你所想的人来了。”王孙高兴极了,一骨碌起来,急忙走出房子,而那姑娘已经在院子里。仔细辨认,却不是闺秀,只见她穿着松花色的细褶绣裙,两只小脚微微露在外边,就是仙女也不过如此。王寄生拜问姓名。姑娘回答说:“我就是五可。你是一个非常有深情的人,但只钟情闺秀,让人心里不平。”王孙道歉说:“生平没有见到过你,所以眼里只有闺秀,现在我知道自己错了!”于是王孙就发誓和五可定情。正在双手相握情意绵绵时,刚好他母亲来抚慰他,猛然醒来,原来刚才是场梦而已。回想梦中情景,五可姑娘的音容笑貌就像在眼前一样。自己思量:五可果真和梦里的一样,何必再去求那难以得到的呢?王孙就把梦告诉了母亲。母亲为他改变心思而高兴,急着要找媒人。王孙担心梦得不准,就托邻居一位向来和张家熟悉的老太太找个借口去亲眼看看五可。

老太太到张家时,五可正病着,手支着下巴靠在枕头上,婀娜缔美的姿态,能倾倒一世的人。老太太走近问她:“姑娘得的是什么病呀?”姑娘用手摆弄着衣带,默然无语。她母亲代答道:“不是病,近日来和父母斗气罢了。”老太太问为什么。她母亲说:“好多家来提亲,都不愿意,一定要像王家寄生那样的才嫁。因为我这做母亲的劝得她太急,就故意不吃饭已经好几天了。”老太太笑着说:“姑娘若许配了王郎,真是玉人成双了。他如果看到五可姑娘,恐怕又要憔悴死了!我回去就叫他请媒人来,怎么样?”五可阻拦说:“姥姥别这样!恐怕人家不同意,更添些笑话来!”老太太毅然地以必成为己任,五可才露出笑容来。

老太太回去到王家说了情况,和那媒婆说法一样。王孙详细询问了五可的衣着和鞋,也和梦中的一样,非常高兴。他心里虽然踏实了一些,但终究不能放心他人的话。过了几天,病渐渐好了,王孙就悄悄地把姓于的媒人找来,商量要亲眼见见五可。于婆婆很为难,就暂且应承一声走了。过了很长时间也不来,正要去找她问问,于婆婆忽然开心地来了,说:“想法有机会实现了。五姑娘一直有点小病,每天叫婢女扶着到对面的院子。你到那里藏起来等着,五姑娘行动迟缓,你可以仔仔细细地看个清楚。”王孙很高兴。

第二天早早地就去了,于婆婆已经先到了。叫他把马系在村里的树上,领他到临街的一间屋子里,安排好坐的地方,把门关上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婢女果然扶着五可出来了。王孙就从门缝中看她。来到门前时,于婆婆故意指着云彩树木让五可看,使她能慢些走。王孙因此看得很仔细很清楚,激动得发抖难以自持。一会儿,于婆婆来了,说:“能不能替代闺秀?”王孙表示很感谢就回来了,告诉父母,要他们请媒人求婚。可等媒人去了,五可已经订婚了。王孙太失意了,后悔气闷得要死,立刻又病了。父母也更加忧虑,责备他自己把事情耽误了。王孙无话好说,只是每天喝一些米汤。连着几天,他瘦得皮包骨头趴在床上,比以前更严重。

一天,于婆婆突然来了,吃惊道:“怎么病得这样厉害?”王孙哭了,说了实情。于婆婆笑道:“痴公子!以前人家找你来,你却故意推却;现在你求别人,就一定能如意吗?但即使如此,还能够使上劲。要是早和我商量,就是许配给京城的皇子,也能夺来给你。”王孙高兴极了,求于婆婆想办法。于婆婆就叫他家写好求婚书派仆人去,约好第二天在张家等。父亲王桂庵怕太唐突被拒绝。于婆婆说:“前面已经和张公说好了,只是拖后几天,才突然悔约;况且五可许给人家,还没有婚书为凭。谚语说:‘先做的先吃。’还有什么可犹豫的!”王桂庵就依了她的主意。第二天,就派了两个仆人去,并没有什么阻碍,多多地犒赏了两个仆人让回来了。王孙的病顿时好了。从此后再也不想闺秀了。

当初,郑秀才拒绝了这一婚事,闺秀很不高兴;又听到张家的婚事成了,心里更加压抑忧郁,就病了,精神和身体一天比一天糟。父母问她,不肯说。婢女看出她的心意,就悄悄告诉她父母。郑秀才知道了,发怒不给她治病,任凭她去死。二娘生气地说:“我侄子也不差,干吗守着那老陈规,害死我的娇女儿!”郑秀才气愤地说:“生下这样的女儿,还不如早死,免得给人留下笑柄!”因此,夫妻两个人也闹翻了。

二娘和女儿讲,如果仍嫁给王孙,就等于为妾。女儿低头不语,意思像是很情愿。二娘和郑秀才商量,郑秀才更加愤怒,一切都由二娘,把女儿置之度外,不再管了。二娘爱女心切,要兑现自己的话。女儿很高兴,病也渐渐好了。二娘打听好王孙迎亲的日子,到了那一天,以侄子结婚为理由要回去。天未亮,就派人跟哥哥要仆人和车马。王桂庵对妹妹最为友爱,再加上两个村子离得较近,就用准备迎亲的车马先去接二娘。车马一到,二娘就把闺秀打扮好送到车上,并派了两个仆人和两个老妈子护送。车马来到王家门前,用毡铺地将闺秀接了进去。当时,鼓乐手都已经召集来了,郑家的仆人就叫他们吹打起来,一时间人声沸腾。王孙跑出来看,见一个姑娘用红头帕蒙着头,吓坏了,想跑,被郑家的仆人挟持着要他交拜。王孙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就拜了堂。拜完后,两个老妈子扶着姑娘,径直到了新房,这才知道是闺秀。这时,全家上下都乱了套,不知如何是好。天也渐渐晚了,到了正式迎亲的时候,可王孙不敢去张家迎亲。王桂庵就派仆人去告诉张家这一情况。张家发怒了,就要和他们断绝关系。五可不愿意,说:“她虽然先到,但没有订婚等程式,不如仍让他们来迎亲。”她父亲采纳了,就告诉来的人。来人回去说了,王桂庵还是不敢这样做。家里人聚在一起谋划,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没有办法好想。张家人等了好长时间,知道不来了,就也用车马把五可送了来,王家又连忙把另一间屋子布置成新房,让五可住。王孙周旋于两人之间,走来走去不知怎样才好。他母亲在中间调停,让两人按年纪论大小,两人都答应了。可等五可知道闺秀比她大一点儿,她要叫闺秀为姐的时候,却显得很为难。等到三天后一起见公婆时,五可见闺秀风采动人,不自觉地尊她为姐姐。从此后,两人总算定了长次。但是王孙的父母依然担心时间长了不能彼此相容,但两个人没有闹过什么别扭,衣服鞋袜换着穿,相亲相爱像亲姐妹一样。

王孙问五可当初拒绝提亲的原因。五可笑了,说:“没别的,就是报复你对于媒婆的拒绝。还没见过我,心里只有闺秀;等你见到我以后,我也想略微报复一下你,看看你对我和闺秀的态度怎么样。假使你只为她害病,而不为我害病,那我也就不强求你接纳我了。”王孙笑着说:“这报复也太惨了!然而不是于婆婆,哪里能一睹你的芳容呢!”五可说:“是我自己愿意见你,于婆婆能做什么。经过房门的时候,岂不知道里边有人虎视眈眈吗?梦中已经彼此相许了,为什么还不相信呢?”王孙吃惊地问:“你怎么知道?”五可说:“我在病中梦见到了你家,以为是妄想;后来听说你也梦到我,才知道魂魄真的到了这里。”王孙觉得奇怪,就讲了梦境,哪天哪时都相符。

父子二人的良缘,都是因梦而成,也算是离奇的情缘了。所以一并记下来。

异史氏说:“父亲痴情,儿子又几乎为情而死。人们所说的情种,就是说的王孙这样的人吧。没有善于做梦的父亲,怎么能生出这为爱离魂的儿子呢!”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