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星期五
首页/历史故事/鱼肠藏剑

鱼肠藏剑

鱼肠藏剑吴越两国所在的江苏、浙江一带,在春秋时还是蛮荒之区,人口稀少,土地未辟;其人民开化程度虽低,但勇敢善战。吴的国君姓姬,其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史称吴太伯。吴的基业传到了吴王寿梦手上,吴国开始强大起来,开始和南方大国楚国攻伐、争强。从太伯立吴,到吴王寿梦当国,经过了十九世。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二子馀祭,三子夷眜,四子季札。四个儿子中,以四子...

鱼肠藏剑

吴越两国所在的江苏、浙江一带,在春秋时还是蛮荒之区,人口稀少,土地未辟;其人民开化程度虽低,但勇敢善战。

吴的国君姓姬,其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史称吴太伯。吴的基业传到了吴王寿梦手上,吴国开始强大起来,开始和南方大国楚国攻伐、争强。从太伯立吴,到吴王寿梦当国,经过了十九世。

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二子馀祭,三子夷眜,四子季札。四个儿子中,以四子季札最为智慧多才、贤能得众,寿梦临死前,传下遗训:死后由四子季札继承王位。但是这一遗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因为季札坚决不接受,最后只好立长子诸樊为吴王,摄行国事,待一年丧期过后,诸樊再次让位给四弟,但是季札还是坚辞不就,国人无奈,长子诸樊只好继续任国君,“传位以贤”的遗训就此搁浅。十三年后,诸樊病危,眼看大限已近,诸樊下令,死后将吴王之位传给二弟,二弟死后传三弟,三弟死后传四弟,只有这样,才能将王位确保传给四弟,实现父王的遗训。

从此,吴国放弃了以前的“父死子继”的王位继承法,采用了“兄终弟及”法,但是对于这一王位继承法中诸多关键问题,并没有进行明晰的规定。诸樊死后,二弟馀祭继位;馀祭死后,三弟夷眜继位。待到夷眜死后,该四弟季札继位了,可是季札坚决不接受,该谁接,他也没有个明确表态。国人一致认为季札贤德,一定要把王位传给他,但季札为了躲避继承王位,竟然逃跑了。

这下,国王的王位该传给谁,就成了大问题。最后,经过激烈争论,由老三夷眜的儿子继立的意见占了上风,他们的理由是:吴国实行兄终弟及的传位法,最后要传给老四季札,可是老四季札不接受,他不仅逃位了,而且断送了“兄终弟及”法。那么,王位继承只好恢复先前的“父死子继”法。现在老三夷昧死,王位应该由他的儿子继立。于是夷昧的儿子堂而皇之地当上了吴王,史称吴王僚。

吴王僚登基,引起了一个人的极大仇视,他就是老大诸樊的儿子公子光。在他的心中,吴国实行兄终弟及,待四叔死后,王位该传到他们这一辈,自己当然是下一任吴王的首选,四叔不接受,更应该传给自己。现在废除了这一做法,改成了“父死子继”,吴王僚成了大赢家,自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揣摩公子光的内心想法是这样的:“如果我父当初采用父子相传,哪里还会有你父子的份。你们父子也太不厚道了。”但是吴王僚在众臣的拥戴下,登上王位,独揽大权,公子光势单力弱,敢怒而不敢言,只好忍气吞声,等待时机。

为了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王位,公子光秘密地积聚着力量。他不动声色地延揽各种人才,谨慎而积极地进行着推翻吴王僚的阴谋。

公元前514年,公子光终于如愿以偿,杀死了吴王僚,当上了吴国的国君,帮助他实现梦想的是楚国亡臣伍员。

伍员,也叫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他的父亲伍奢为楚平王太子建的太傅。因受太子少傅费无极谗害,伍奢和长子伍尚均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则死里逃生,逃出楚国,经历千难万险,来到了吴国,流浪街头时受到吴王僚的收留。他向吴王僚献上伐楚之计,但是并没有引起吴王僚的重视。于是伍子胥退而耕于野,以待时变。

伍子胥窥知时任大将之职的公子光负有大志,不会久甘人下,于是一方面秘密广交志士,结为心腹,以图大事,勇士专诸就是其中一位;另一方面努力向公子光靠拢。公子光知道伍子胥怀有血海深仇,胸有复仇大志,又智勇双全,便主动嘘寒问暖,深挚接纳,很快二人便成了莫逆之交。

专诸,是吴国堂邑人,英武有力。据《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从楚国流亡到吴国途中,恰逢专诸与人决斗,“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其妻一呼即还。子胥怪而问其状:‘何夫子之怒盛也,闻一女子之声而折道,宁有说乎?’专诸曰:‘子视吾之仪,宁类愚者也?何言之鄙也?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子胥因相其貌:碓颡而深目,虎膺而熊背,戾于从难。知其勇士,阴而结之,欲以为用。遭公子光之有谋也,而进之公子光”。

意思是说:伍子胥看见专诸正要跟很多人打架,妻子出来叫他,他马上就乖乖回家了。伍子胥很奇怪:一个万夫莫当的大侠客,怎么会怕一个女人?于是便赶上前去询问原因,专诸告诉他:能屈服在一个女人手下的人,必能伸展在万夫之上。看来,专诸是一个典型的怕老婆的丈夫,有人说“惧内”一词就始于专诸。伍子胥知道专诸是一位敢于赴难的勇士,就与之结交,并且把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

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待他。士为知己者死,为了帮助公子光夺回王位,专诸做好了效死的准备。他对公子光说:“鱼生活在深渊之中,最终却能到渔人之手,是因为它迷恋香饵。刺杀国王就必须接近他,而要接近他就必须投其所好。”他问吴王僚有什么嗜好没有,公子光回答说,他最大的嗜好是“好味”。

专诸又问:“那么,他最喜欢吃什么呢?”

公子光回答:“最喜欢吃炙鱼。”

于是专诸告别公子光,来到太湖,访求名师,学做炙鱼(即烧鱼),经过三个月时间勤学苦练,得到了师傅的真传,炙鱼厨艺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堪称一绝,于是他静静地等待着公子光的命令。

据《吴越春秋》《左传》记载,公元前516年,楚平王死了。这年春天,吴王僚想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时候,派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盖馀(也有写作“掩馀”)、烛庸率领军队包围楚国,派延陵季子出访晋国,用以观察各诸侯国的动静。楚国出动军队,断绝了吴将盖馀、烛庸的后路,吴国军队不能返回。

这是一个绝佳的时机。伍子胥劝说:“时不再来,不可失也。”于是公子光会见专诸说:“当此之时,不求何获,时不可失!况且我是真正的王位继承人,应当立为国君,季子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啊。”专诸说:“吴王僚是可以杀掉的。他母老子弱,两个弟弟带着军队攻打楚国,楚国军队断绝了他们的后路。当前吴王外困于楚国,而国内没有正直敢言的忠臣,这样吴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公子光以头叩地说:“我公子光的生命,也就是您的生命。”言外之意:您身后的事都由我负责了。

公子光、伍子胥、专诸定好刺杀吴王僚的计谋后,交给专诸一把奇特的宝剑,成书于东汉时期的《越绝书》明确指此剑为“鱼肠剑”,但是《史记·刺客列传》中并未直言此宝剑之名,仅以“匕首”称之。按照《越绝书》记载,鱼肠剑大有来历。当年,铸剑大师欧冶子曾为越王铸了五柄宝剑。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制成了五口剑,分别是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和巨阙。鱼肠剑既成,相剑本领犹如通灵的薛烛被请来相剑。据《吴越春秋》记载,在薛烛眼里,“鱼肠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后来越国就把此剑当成宝物进献给了吴国。

谋定而后动。刺杀计划隐秘而周详,三人依计而行。公子光在自己家的地下和墙壁,挖好了暗道、密室,里面布满了敢死之士。然后入宫邀请吴王僚赴宴。他说:“臣新从太湖请来一个厨师,鱼烧得特别好吃。美味不敢独享,特恳请大王莅临舍下一起品尝。”

吴王僚一方面馋鱼,另一方面借此机会和睦君臣之义、兄弟之情,便欣然应允。据《吴越春秋》记载,吴王僚应允之后,回到后宫,把公子光邀请他吃鱼的事情告诉了母亲,僚母说:“光心里怏怏不乐,心怀怨愤。这次相请,恐怕不怀好意,不能不小心谨慎。”吴王僚说:“我想辞掉了,但那样的话,隔阂会更深。何况,他是个有影响的人物,冤家宜解不宜结呀。不如去一趟,严加戒备,让他无机可乘就是了。”

第二天,吴王僚作了精密防范后,如约赴宴。他贴身穿了三重“棠铁之甲”以防身,派卫士持戈执戟、一个挨着一个从王宫直排到公子光的家门,出鞘的刀剑隐隐透射着寒光。公子光的府堂内,吴王僚端坐正中,公子光侍坐于旁,吴王僚的亲信警卫,布满庭堂,侍席卫士个个手握长枪,腰佩剑刀。厨师上菜,先在阶下接受搜身检查,然后膝行升阶,十余名手持利刀的卫士夹着前行,低着头放下菜,再膝行着被夹出大厅。应该说,防范甚严。但是,百密一疏,吴王僚做梦也没想到,危险就在眼前。

酒酣之际,公子光借故跛脚疼痛难忍,离席裹脚,躲进了提前设好的密室。一会儿,专诸手捧烧好的鱼献上来,经过了搜身、“夹送”后,膝行来到席前。鱼香四溢,吴王僚一闻到鲜美的鱼味,就忘乎所以,放松了警惕。这是今天最重要的大餐,理应放在吴王眼前正中的地方。专诸把鱼盘摆放到吴王僚面前,在电光石火之间,他从鱼的腹中抽出匕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照准吴王僚的左胸直刺进去。匕首透过三重铁甲刺了进去,刃尖从后背透出,吴王僚大叫一声,登时气绝身亡。卫士们一时惊呆了,待反应过来,戈戟齐举,刀剑乱舞,顷刻间把专诸剁成了肉泥。

这就是后来在江湖上演出了许多惊险、悲壮、离奇的故事的“鱼肠剑”或“鱼藏剑”的来历。

室内大乱,惊叫不已,这分明是专诸得手的讯息,埋伏在密室、夹壁中的卫士,蜂拥而出,骁勇难敌,将吴王僚的人手杀了个精光。

姬光乘机宣布吴王僚“背先王之约而自立”的罪状,表示自己是“权摄大位,以待季子返国”,于是自立为吴王,是为阖闾。他厚葬了专诸,封其子为上卿。

季札出使回来,吴王僚已死,季札来到吴王僚的墓前,放声痛哭,并向吴王僚“复命”,即禀报他奉命出使的情况。季札品德高尚,封于延陵,称为延陵季子。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lishigushi/2023038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