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因势利导
围魏救赵,因势利导
战国初期的魏国,势力强大,攻城略地,所向披靡,难有对手,史称魏国独霸中原时期。据《战国策·齐策五》记载,魏国一度达到如此强盛:“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其强而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经过一年的鏖战之后,赵国形势危急,都城邯郸被围,史称“邯郸之难”。无奈之下,只好向齐国求救。
救还是不救,齐国君臣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以邹忌为代表的一方认为不救为好,因为魏国实力强大,齐军不是对手,弄不好会引火烧身,得不偿失;另一方面则认为,救援为上,唇亡齿寒,魏国一旦打败赵国,胜敌而益强,他的军事实力和大国威望会增加一个量级,下一个对手恐怕就轮到了齐国。到那个时候,齐国就更难以与魏国为敌了。当然,主战的一方建议,最好是待魏军攻破邯郸之后,齐军的救兵刚刚赶到。那时,魏国经过大战之后,人困马乏;赵军也是消耗殆尽,奄奄待毙,齐军出兵可以收到“赵破而魏弱”的效果。经过权衡,齐王选择了出兵救援。
齐威王打算任用孙膑为主将,孙膑辞谢说:“受过酷刑的人,不能任主将。”于是就任命田忌做主将,孙膑做军师,坐在带篷帐的车里,暗中谋划。
田忌受命,率齐国大军解邯郸之围,救赵于存亡之际。他本想率领救兵直奔赵国,孙膑说:“想解开乱丝的人,不能紧握双拳生拉硬扯;解救斗殴的人,不能卷进去胡乱搏击。要扼住争斗者的要害,争斗者因形势限制,就不得不自行解开。如今魏赵两国相互攻打,魏国的精锐部队必定在国外精疲力竭,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你不如率领军队火速向大梁挺进,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正当空虚的地方,魏国肯定会放弃赵国而回兵自救。这样,我们一举解救了赵国之围,而又可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效果。”田忌一听,果真是一条妙计,他按照孙膑谋划排兵布阵,静待魏军来临。
齐军出兵救赵的消息很快传出,赵国人得到了讯息后,信心大增,拼死力战,等待援兵。魏国人也得到了讯息,他做好了待齐军远来疲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齐军于邯郸外的准备。但是,事情并没有像赵、魏两军想的那样发展。
几日过后,魏国探知消息,齐军出兵后没有径直北上邯郸,反而南下袭取魏都大梁。此时,庞涓大惊失色,此次攻赵,强兵锐卒,几乎空国而出,留守国都者,多为羸弱之众,焉能抵御齐军的进攻,而一旦大梁有失,身为魏国上将军,岂不成千古罪人。于是,他匆忙纠合部众,急速回兵。
此时,虽攻取邯郸,指日可待,但是相比大梁安危,邯郸已没有那么重要。魏军一撤兵,邯郸之围自然解除。而魏军回兵至桂陵(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便与事先设伏的齐军发生激战,结果魏军被打得大败。这一战史称桂陵之战。这就是“围魏救赵”的由来。
“围魏救赵”被列为三十六计之一,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围魏救赵需要注意的是,一是攻其所必救。齐国围攻的是魏国都城,国都是一个国家的腹心和象征,断不可失。若不是国都大梁,庞涓可能先攻下赵之邯郸,再回兵救援,这样就达不到效果。二是化被动为主动。按照常规思维,赵之都城邯郸危在旦夕,要解围必须兵发邯郸,这样一来,齐国要长途跋涉,一旦到达赵之邯郸,将卒疲惫,魏国可以以逸待劳,打齐国一个措手不及,这样齐国很可能品尝败果,齐国不仅不能解赵之围,反而可能引火烧身。但若齐国改变思路,选好伏击地点,提前埋伏在魏国都城大梁周围,等待魏军回救,这样就化被动为主动,魏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正好打魏军一个猝不及防。《孙膑兵法》有一篇《擒庞涓》,专门记载整个战争过程。《擒庞涓》记载:庞涓带甲八万,而孙膑同样带甲八万,也就是说,在兵力上双方是旗鼓相当。想要胜敌,必须斗智。
就大国关系而言,有一句话讲得很直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用在韩赵魏三晋关系上,再恰当不过。十三年后,公元前341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率领十万大军前去救援,田忌、孙膑同样运用“围魏救赵”之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急忙率师撤离韩国回魏,这就是“围魏救韩”的故事。人们都知道“围魏救赵”一事,很少注意到“围魏救韩”的故事。事实上,“围魏救赵”与“围魏救韩”在战略战术上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当魏军回师之时,齐军已经越过魏国边界,攻入魏国腹地。魏军为了雪“桂陵之战”的耻辱,很想给齐军还以颜色。于是派太子申和庞涓率十万大军迎击齐军。一场旗鼓相当的恶战就要展开。
孙膑对田忌说:“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意思是: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兵被称作胆小怯懦,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应着这样的趋势而加以引导。这里“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就是“因势利导”的由来。因,就是循、顺着的意思;势是趋势之意;利导,就是向有利方向引导。“因势利导”就是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
孙膑继续对田忌说:“《兵法》上说:‘用急行军走百里和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折损上将军;用急行军走五十里和敌人争利的,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队。命令军队进入魏境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灶。”庞涓行军三日,齐军节节败退,魏军紧追不舍。表面上看,魏军占据上风。庞涓特别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国境内才三天,开小差的就超过了半数啊!”于是放弃了他的步兵,指挥轻装精锐的部队,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当晚可以赶到马陵。
马陵的道路很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适合埋伏军队,是兵法上所谓的典型的“险”“隘”地形。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边,约定说:“晚上看见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亮树干上的字,上边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不接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智穷兵败,就拔剑自刎,临死说:“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齐军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后世社会上流传着他的《兵法》——《孙膑兵法》。
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也是巧借地利战胜敌人的经典战例。《孙子兵法·地形篇》讲:“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在这方面,显然孙膑深得其要,而庞涓却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