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历史故事/汗出沾背(汗出洽背、汗流浃背)

汗出沾背(汗出洽背、汗流浃背)

汗出沾背(汗出洽背、汗流浃背)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弥留之际,“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说完,就与世长辞。可以说,刘邦的遗言在汉初政治中发生了极为重要的...

汗出沾背(汗出洽背、汗流浃背)

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弥留之际,“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说完,就与世长辞。

可以说,刘邦的遗言在汉初政治中发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刘邦说“安刘氏者必勃”一句,尤为重要。

周勃出身贫寒,公元前209年参加了刘邦领导的丰沛起义,他勇敢善战,驰骋疆场,戎马半生,战功赫赫,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周勃的功劳簿明确镌刻着:随刘邦参加征战十次,共俘虏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二千石各三人。自己单独统军破敌二军,克城二座,平定五郡七十九县,生俘丞相、大将各一人。

刘邦死后,吕后称制,按照刘邦遗嘱,周勃担任太尉一职。据《汉书·外戚传上》载,八年之后,吕后“病犬祸而崩”。此时,陈平、周勃等人发动宫廷政变,铲除诸吕,迎立代王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恢复了刘氏的皇统,验证了刘邦生前“安刘氏者必勃”的政治预见。

应该说,周勃之于汉文帝,有再造之恩,在这场宫廷政变中周勃的功劳最大,于是论功行赏,周勃功第一,晋升为右丞相,陈平功次之,封为左丞相。尽管如此,周勃仍然有不安全感。一方面,是他觉得自己的行政才能远不及陈平,另一方面,又担心功高震主,伴君如伴虎,毕竟以臣子的身份血洗吕氏家族,对任何一位皇帝而言,都不会毫不介怀的。

《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有一天汉文帝想了解一下国家与百姓的事情,于是他就把右丞相周勃找来,问他:“全国一年之中要审理、判决的大大小小案件一共有多少件?”周勃一听愣了一下,低着头,回答汉文帝说“不知道”。文帝又问:“那么全国上下每年收入和支出的金钱又是多少?”周勃还是回答不出来,急得“汗出沾背”,一身冷汗多得把脊背的衣服都弄湿了。作为第一丞相,竟然一问三不知,实在羞愧难当。汉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陛下若问审理案子的事,有廷尉;问钱粮的事,有治粟内史。”汉文帝又问:“照这么说了,每一项工作都有负责管理的,那么请问,你管理什么呢?”陈平回答说:“我的责任就是管理各位大臣。陛下您不知我才能低下,任命我担任宰相。宰相的责任是,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文帝听了点点头,对陈平的回答十分满意。事后周勃感到非常羞愧,觉得自己不如陈平,于是借着生病想回家乡养老的理由,辞去右丞相的官职。陈平一人担任丞相。第二年,陈平就去世了,汉文帝又任命周勃担任丞相,十个月后,汉文帝就以列侯就国须丞相带头为理由,下令周勃罢相就国,从此,周勃就离开京城回到了自己的封地——绛(今山西曲沃东)。不久,汉文帝取消了太尉一职。

从汉文帝对周勃的任命和安排上,可以看出他对周勃的复杂心理。周勃是刘邦时代的军功大臣,素受先帝信任,长期担任太尉之职,根基雄厚。尽管周勃在剪除诸吕、迎立代王刘恒一事上立有头等大功,但毕竟与长期在代地的汉文帝之间缺乏深厚的感情联系和足够的相互信任,只有解除周勃的兵权,汉文帝才能彻底放心,才能杜绝周勃凭借手握重兵而再次闹宫廷政变。

周勃从汉文帝对自己罢相就国的态度上,感觉出汉文帝对自己的忌惮。功高震主、卸磨杀驴,是宫廷中随时可能上演的“桥段”。越想越怕,他的疑惧从此就没有打消过。

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载,回到封地后,周勃总是小心翼翼地待人接物,时刻提防着朝廷的暗算。每当河东郡的守尉巡行来到他的地盘时,周勃总是害怕猝不及防被诛杀。因此,每次出见郡守、郡尉时,他常常全身披挂,连家人也手持兵器,如临大敌一般。

可能是这种过度敏感的举措传到了汉文帝的耳朵里,又恰巧有人上书汉文帝诬告周勃谋反,汉文帝便派人把他抓入大牢里。要不是周勃的儿媳汉文帝之女出面营救,这位驰骋疆场的风云人物就得死在监狱之中。当他从监狱走出之后,深有感触地说:“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周勃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后,安度晚年,于汉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病逝,谥为武侯。

在汉代历史上,与“汗出沾背”意思相同,但表述略有不同的还有“汗出洽背”“汗流浃背”,其中以“汗流浃背”最为常见。

“汗出洽背”发生在西汉昭宣更代之际的丞相杨敞身上。

据《汉书》的《霍光传》《杨敞传》记载,霍光,是汉武帝的托孤重臣,辅佐八岁即位的汉昭帝执政,威势很重。霍光身边有个叫杨敞的人,行事谨小慎微,颇受霍光赏识,升至丞相职位,封为安平侯。其实,杨敞为人懦弱无能,胆小怕事,根本不是当丞相的材料。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夏四月,年仅二十一岁的汉昭帝驾崩于未央宫,霍光与众臣商议,选定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作继承人。谁知刘贺继位后,经常宴饮歌舞,寻欢作乐。霍光听说后,忧心忡忡,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大司农田延年秘密商议,打算废掉刘贺,另立贤君。计议商定后,霍光派田延年告诉杨敞,以便共同行事。杨敞一听,顿时吓得“汗出洽背,徒唯唯而已”。杨敞的妻子,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女儿,颇有胆识。她见丈夫犹豫不决的样子,暗暗着急,趁田延年更衣走开时,上前劝丈夫说:“此国大事,今大将军议已定,使九卿来报君侯。君侯不疾应,与大将军同心,犹与无决,先事诛矣。”杨敞在房里来回踱步,却拿不定主意。正巧此时田延年回来,杨敞夫人告知田延年,她丈夫愿意听从大将军的吩咐。田延年听了后高兴地告辞走了。田延年回报霍光,霍光十分满意,马上安排杨敞领众臣上表,奏请皇太后。第二天,杨敞与群臣谒见皇太后,陈述昌邑王不堪继承王位的原因。皇太后立即下诏废黜刘贺,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君,史称汉宣帝。

“汗流浃背”的故事还发生在东汉末丞相曹操身上。《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记载:

自帝都许,守位而已,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议郎赵彦尝为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其余内外,多见诛戮。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执刃挟之。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这段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东汉末年,汉献帝是被军阀董卓拥立的傀儡皇帝,其后董卓倒行逆施,火烧洛阳,挟持汉献帝西行,后来,关东组成讨伐董卓的联军,董卓死,其部下李傕、郭汜作乱,待二人被除后,天下大乱,军阀混战,皇帝成为少人问津的多余人。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时任兖州刺史的曹操接受谋士建议,迎接汉献帝刘协入驻洛阳。刘协赐曹操节钺,标志着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时代开始了。随后曹操胁迫刘协迁都到许,改称许都。

汉献帝迁都许昌后,依然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徒守虚位,值宿警卫侍兵,没有一个不是曹操的旧党羽和姻亲密戚。议郎赵彦曾经向献帝出谋划策,曹操怀恨把他杀了。其余内外不和曹操一条心的,多数遭到诛戮。曹操后来因事入殿中谒见汉献帝,汉献帝极端愤怒,因说:“你假使能够辅助我,那么就希望你优厚相待;否则的话,就希望你恩爱相加把我抛弃。”曹操闻言,大惊失色,磕头求出。旧有的规矩,三公官领兵朝见圣上,要让虎贲侍卫执锐利武器左右相挟。曹操退出之后,顾盼左右,汗流浃背。自此以后,曹操再不敢这么朝见圣上了。

汉献帝其实也不甘心做傀儡,但是,大汉皇统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纵使有心杀贼,但无力回天。汉献帝的皇后伏皇后曾经给父亲写信,要求父亲伏完设法诛杀曹操,后来事情败露,曹操派御史大夫郗虑、尚书令华歆二人率兵入宫逮捕伏皇后,伏皇后紧闭门户藏匿墙壁中,华歆伸手将伏皇后牵出。当时汉献帝在外殿,引郗虑于座。伏皇后披发赤脚徒步而行,哭泣着经过汉献帝面前告别说:“不能再使我活下去吗?”汉献帝说:“我也不知我的性命还能延续到何时!”伏皇后回头望着郗虑说:“郗公!天下难道有这样的事吗?”于是曹操将伏皇后下于掖庭暴室,幽禁而死;所生二皇子,都被鸩杀。伏皇后在位二十年,她的兄弟及宗族株连死者百余人,她母亲盈等十九人流放到涿郡。一个皇帝连自己的妻子都不能保护,眼睁睁看着被人强掠迫害,由此可以想象汉献帝自己的处境。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lishigushi/202303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