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历史故事/《靳辅治黄河》

《靳辅治黄河》

靳辅治黄河№ 021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一条不断带来灾害的大河。从很早以前开始,治河就是历朝历代政府的一项重要公共职能。明末清初,兵荒马乱之际,治理黄河的大事自然是无人问津。结果,本来就很容易发洪水和改道的黄河更是泥沙淤塞,频繁泛滥成灾,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康熙帝掌握国家大权以后,逐渐注意到这些事情,并开始把治理黄河的事情提到重大议程上来。清朝初期,...

靳辅治黄河

№ 021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一条不断带来灾害的大河。从很早以前开始,治河就是历朝历代政府的一项重要公共职能。明末清初,兵荒马乱之际,治理黄河的大事自然是无人问津。结果,本来就很容易发洪水和改道的黄河更是泥沙淤塞,频繁泛滥成灾,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康熙帝掌握国家大权以后,逐渐注意到这些事情,并开始把治理黄河的事情提到重大议程上来。

清朝初期,黄河一发大水,滚滚河水铺天盖地而来,不仅周围百姓的房屋和田地被淹没,就连运河上的运输都被阻塞了。黄河河道在江苏淮阴清口以下到入海口,严重淤积,河道、运道均遭严重破坏,漕运不通已成了清王朝的心腹之患。当时虽正在讨伐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割据势力,军用浩繁,但康熙帝仍毅然下了治理黄河的决心。

1677年,康熙帝调时任安徽巡抚的靳辅为河道总督,拉开了大规模治理黄河的序幕。靳辅,字紫垣,汉军镶黄旗人。靳辅出任河道总督之日,正是黄河、淮河泛滥严重之时。靳辅到任不久,即由其幕僚、得力助手陈潢陪同,对黄、淮两河及决口、灾区进行实地勘查,详细了解河情水势、堤防状况、水患灾情,并沿途向有实践经验的人求教。经过两个月的实地调查研究,靳辅对河道、运道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提出了一套周密的治河方略上书给皇帝。

靳辅提出,必须把黄河、运河、淮河视为一体,通盘治理。在治河技术上,除了承袭前人筑堤等方法以外,他又提出了放淤固堤法。把大量泥沙引进河岸的低洼地区造田;开引堵决法,使决口不堵自灭,以及测水法、减水坝等新办法。

康熙帝觉得靳辅的治河方略既大胆又合理,很快批准了,并调来成千上万的工匠、役夫,日夜施工。靳辅每天亲临工地监督:民夫们先在黄河下游挖河300里,这样,不仅疏通了河道,而且把挖出来的黄河土筑坝,填堵大小决口,使河水安然入海。然后,他们又在河南等地黄河中游河岸修筑堤坝,成功地控制了周围河泽湖泊进入黄河的水量。随后,靳辅在淮河和运河先后动工,或堵决口筑堤坝,或开河挑河改运口,把运河入黄河的河口由地势低的地方改到地势高的地方,结果长年淤积在扬淮地区七州县的洪水退出了,运河的漕运也畅通无阻了,漕船行经黄河的航程缩短了十分之九,既安全又迅速。

在清代瓷器上绘制的西王母图案

然而治河的花费是国家的一项主要开销,过去治河成绩不大的原因主要是治河官员的贪污腐败。靳辅为官清廉,除应得的俸禄外,治河公款分文不取,治河中的大小开支,都一笔一笔详细记载,因此得到了治河民工和两岸百姓的一致称赞。尽管靳辅治河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直隶巡抚于成龙等人却说他用钱太多,于成龙本人十分廉洁,深得康熙帝的信任。

尽管靳辅的治河办法踏实可行,康熙帝也认为靳辅和陈潢治河有功,但靳辅还是被免职了。其原因是治河是一项长期工程,其成效不是一时就能显现出来。尽管靳辅四年以后再次被起用,但不久就病死了。在这之后,大臣王新命、于成龙、张鹏翮相继任河道总督,但基本上遵循了靳辅的治河方略。

靳辅死后50年内,黄河没有出现严重的水患。百姓们怀念他,纷纷传说他是“河伯再生”,还为他建立了祠堂,靳辅留下的《靳文襄公奏议》《治河方略》,陈潢留下的《治河述言》都成为我国水利史的名著,受到后人的重视。

千年以来,黄河一直是北方,尤其是中原地区的灾难之源,每次黄河泛滥,都会淹没大量良田。

【中国历史知识小词典】

影响深远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靳辅提出的黄、淮、运统筹治理,全面规划,源流并治的主张,没有得到彻底实现。他的治河方略及其实践在中国古代水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他之后一些重要的治河人物,如张鹏翮、齐苏勒、嵇曾筠、高斌等,都沿用他的主张,直到今天,靳辅治河的方略及其实践,对水利工作者仍有借鉴和启迪意义。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