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历史故事/《容闳与中国留学生》

《容闳与中国留学生》

容闳与中国留学生№ 059容闳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他终身矢志于“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同趋文明富强之境”。在这个理想的激励下,他先后积极投身于曾国藩、李鸿章发起的洋务运动,发起并促成清政府派遣120名幼童留学美国。也正是由于容闳的努力,清政府派出了首批留学生,这些人后来逐步成为中国各界的知名人物和科技骨干,为中国近代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

容闳与中国留学生

№ 059

容闳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他终身矢志于“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同趋文明富强之境”。在这个理想的激励下,他先后积极投身于曾国藩、李鸿章发起的洋务运动,发起并促成清政府派遣120名幼童留学美国。也正是由于容闳的努力,清政府派出了首批留学生,这些人后来逐步成为中国各界的知名人物和科技骨干,为中国近代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世纪后期,中国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要富国强兵、振兴国家,就必须学习和掌握西方先进的科技。因此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就成为最佳的选择,而推动清政府外派留学生的,就是近代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容闳。

容闳看到祖国的贫穷落后与美国的繁荣强盛之间的巨大落差,使他萌生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劝说清政府向美国派遣留学生,让更多的中国青少年能像自己一样到美国接受先进的教育,学成后报效祖国,使中国变得强大起来。

1854年,容闳怀揣他的“留学计划”,毅然回国。当时,绝大多数官员夜郎自大,他们把学习西方看作是“以夷变夏”,臭骂西方科技是“奇技淫巧”,对容闳的建议不理不睬。

容闳(左)1847年初赴美学习,三年后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他开启了中国留学事业,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丁日昌(右)中国清末洋务运动的爱国革新家,又是中国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梅州客家八贤之一。

正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事情有了转机。1863年,经人介绍,容闳认识了当时权倾朝野的曾国藩。容闳接手的第一件事,是为曾国藩到国外采购机器设备,并出色地完成了此项任务。后来,容闳深得曾国藩赏识,他适时地向曾国藩提出了自己酝酿已久的“留学计划”。曾国藩很感兴趣,就叫他起草一道名为《挑选幼童赴泰西肄业章程》的奏折,约上李鸿章、丁日昌一起签名上奏朝廷。

1872年,中国首批30名赴美留学幼童在上海轮船招商总局合影。清政府送幼童往美国留学,是容闳1868年初向清政府提出的教育计划。

第二年,清廷答应把派遣留学生的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同意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任命陈兰彬、容闳为正、副监督。按照“留学计划”,留学生所需经费由海关支付,学生年龄从10岁到16岁,招生名额为120名,分四批派遣,每批30名,毕业后一律回国,安排差事。

1871年,容闳等人就开始张罗起招生的事情。可是,当时老百姓把到外国去当做流放,没人愿意冒这个风险。容闳不得不去相对开放的香港,才招满30个幼童。

第一批留学生先被安排在上海进行中西文训练,并做一些出国前的准备。1872年8月,他们在陈兰彬带领下,前往美国。一直到1875年10月,清政府如期派出四批120名幼童赴美。

这些幼童年龄较小,适应能力较强,他们很快就融入了异国的生活中。经过几年的留学生活,有些学生感到留长辫子不方便,就偷偷剪掉;有些学生对体育锻炼很感兴趣,就脱掉长袍,在运动场上奔跑了起来。

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行为,但陈兰彬却横竖看不惯。他横蛮地要求留学生每天早晨要面朝东方向皇帝磕头,严禁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容闳对他的做法感到不满,这时国内的一些守旧分子也借题发挥,从中作梗。于是,清政府在公元1881年下令撤回全体留学生,容闳经办多年的“留学计划”就这样半途而废了。

【中国历史知识小词典】

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的学术思想的传入。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在这一时期,西方的哲学、物化、医学、生物、地理、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