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示信伐原》
晋文公示信伐原
№ 042
晋文公率兵攻破温地,杀了王子带等人。周襄王闻晋军大捷,对晋文公大加犒赏,并赐阳樊(今河南济原县东南)、温(今河南温县)、原(今河南济原县北)、攒茅(今河南修武县)四邑给晋国,“晋于是始起南阳(今河南西北位县、济原一带)”。原本是周卿士原伯贯的封邑,周天子夺其邑与晋,原伯贯不服,晋文公辗转伐原。
周天子将阳樊、温地、原、攒茅赐封给晋文公,文公自是感激不尽,但这四邑是否听从周天子号令,归顺晋国还是个未知数。晋文公亲自送周襄王回到洛邑,领赏受封后,班师回国。途中,晋文公兵分四路,使魏犨前往阳樊,颠额前往攒茅,栾枝前往温地,文公自己带着赵衰等人亲自前往原地。原地本是原伯贯的封邑,原伯在王子带变乱中兵败被俘,周襄王怨其无功,于是夺其邑与晋侯。晋文公担心原伯因此心有怨气,所以亲自前往。
春秋战国时期的酒容器。此酒容器是公元前6到公元前5世纪初的中国青铜代表作,当时中国青铜器铸造正处于鼎盛和转变时期。
这边颠颉至攒茅,栾枝至温地,两地的周朝守臣听说晋军平定王子带之乱,已护送天子回洛邑,群情高昂。城内守将没有丝毫抗拒,大开城门迎晋军入城,还备以酒食犒赏晋军。攒茅、温地不动一兵一戈主动臣服,不过另一边阳樊、原地却没有这么好说话。阳樊守将苍葛坚决不迎晋军入城,魏犨性急,暴跳如雷威胁道:“如果早早臣服,我不会动一兵一卒。如若不听劝告,待我攻破城池,定将屠杀全城!”
苍葛率领城中军民,持械登城,向魏犨喊话:“堂堂周天子所剩土地屈指可数,晋国还要接受四邑,与趁火打劫有何异?昔日文王、武王以仁义之德统领华夏,以武力令夷狄降服。我与晋侯同为王臣,阳樊又是京畿重地,这城内中人,不是王族就是贵戚。晋侯怎好以武力相挟?”魏犨被苍葛说得无言可对,不敢贸然下令攻城,于是派人速去报告晋文公。
晋文公接到魏犨急报,知道他遇到了麻烦。了解阳樊的情况后,他随即修书一封,遣人带给苍葛。晋文公在信中称周天子赐四邑之地,他不敢违天子之命。如果阳樊人愿意回到洛邑追随周天子,他不会加以阻拦,是去是留,请阳樊人自行决断。魏犨接到晋文公书信,即刻放缓进攻,将书信差人转给苍葛。苍葛看到书信,很快下令全城,“愿归周者去,愿从晋者留”。之后,苍葛带着大半之人迁出阳樊,阳樊得以收服。
春秋时期的铜鱼钱(长度8厘米左右)
原伯贯听说苍葛弃城而去,心里大惊,即命人封锁消息,并对外宣称:“晋军包围阳樊,阳樊城破失守,城中平民尽遭屠戮。”原地之人闻讯,又惊又恐,对晋军更加厌恶,守城之心愈加坚定。
晋军攻城不下,赵衰向晋文公建议,原地人所以不愿降服,定是因为不能取信晋侯。如果让他们相信晋侯守信守义,则原地不攻自破。晋文公按照赵衰的计策,命全军将士准备好三天的食粮,并向城中原人宣告:如果三日攻原未果,当即退兵而回。
三天很快过去,晋文公稳如泰山。到这晚夜半时分,有原城之人偷偷从城墙之上垂绳而下来到晋营,向晋文公报告,称城中已有传闻说阳樊之民并未遭屠戮,原伯贯欺人,所以大家商议明晚私自打开城门,迎晋军入城,晋文公拒绝了来人的好意,坚持自己的三日之约。军中又有人劝文公多留一天,夺取原城。
文公说:“国君的诚信,是国之宝物,民之所依。如果多留一日,寡人将失信于民,即便得了一城,以后又如何再取信于民呢?”第二天黎明,原人见晋军果不食言,解围撤兵。大家争相奔告,称晋侯为有道之君,城中之人纷纷自行垂绳而下,追随晋军。原伯贯阻拦不住,只好打开城门放行。晋文公带着大军走到半路,原伯贯派人送来了降书。晋文公随即掉转车马,折回原城。
之后,晋文公仍对原伯贯以王室卿士之礼相待,将其迁往别地,令赵衰为原大夫,兼管阳樊;以郤溱为温大夫,兼守攒茅。
【中国历史知识小词典】
古代城池
我国古代的城市布局中,城与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城通常指由城墙所圈起来的建筑以内部分,池一般是城墙之外的护城河。护城河作为城郭的屏障,保护城郭免遭破坏。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交通条件。一个完整的城池必然少不了城墙、城壕、月城、城门、城楼等组成部分。城墙是用来防御外敌入侵的主体建筑,有内外之分,内城墙为城,外城墙为通常称为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