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之变》
沙丘之变
№ 007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东南一带去巡视,随他一起出行的有李斯、赵高及儿子胡亥。没想到在巡视的路上,秦始皇一病不起,到了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已病入膏肓,几天后便命归黄泉。然而,一代帝王的灵柩还没有入土,就发生了改变秦国命运的宫廷政变——沙丘之变。
公元前210年是秦始皇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出巡,他从前一年冬季出发,渡过钱塘江,到了会稽郡,再向北到了琅邪(今山东省胶南市)。到了夏天,才踏上归途。由于旅途辛苦,加上天气炎热,秦始皇感到身体很不舒服,在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南)病倒了。随从的医官给他看病、进药,都不见效。秦始皇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便命令赵高写好诏书交给公子扶苏,让扶苏赶快到咸阳参加葬礼。然而,书信都已封好,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
秦朝陶土女俑。从这件陶俑像中,可看出秦人的习俗、妇女的发式和衣饰等装束。这座陶俑在造型艺术上,写实而逼真,能真实地反映当时的情况。
此时,只有赵高、李斯、胡亥以及五六个亲信宦官知道秦始皇去世,其余群臣都不知道。李斯与赵高商议,先不要发丧,避免引起内外大乱。沙丘离咸阳不远,等到了咸阳再公布皇帝的死讯。于是,他们把秦始皇的尸体安放在一辆通风凉爽的车子中,百官奏事及进献饮食还像往常一样,宦官就假托皇帝从车中批准百官上奏的事。
赵高深知,秦始皇在临终前要把诏书交给扶苏意义重大。秦始皇有很多儿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他刚毅而武勇,有思想,有谋略,是一个可担大任的治国之才,朝廷上下都很推崇他。而秦始皇在病中能够立扶苏为太子,符合传统宗法制中“以长立嗣”的原则,也能使军队稳定。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他虽然深得秦始皇的宠爱,不过,按照宗法制“立长不立幼”的原则,皇位候选人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胡亥。况且,胡亥无才无德,在朝廷毫无威望。可如今,扶苏正在北方与大将蒙恬镇守边境,而胡亥就在身边。于是,赵高便扣留了书信和印玺,决定酝酿一场宫廷政变。
赵高对公子胡亥说:“皇帝去世了,没有诏书封诸子为王而只赐给长子扶苏一封诏书。长子到后,就登位做皇帝,而你却连尺寸的封地也没有,这该怎么办呢?”胡亥说:“父亲临终既未下命令分封诸子,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赵高说:“并非如此。当今天下的大权,无论谁的生死存亡,都在你、我和李斯手里掌握着啊!希望你好好考虑考虑!”胡亥明白了赵高的用意,但还有几分疑虑,担心丞相李斯会反对。赵高看出了胡亥的担忧,主动请命去与李斯商议。
赵高把始皇的尸体放在遮阳通风的车里,让文武百官照常在车外奏事,每天的饮食由内侍端到车里去。
此时,李斯大权在握,是秦朝朝廷之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赵高知道说服李斯非常重要,便找到李斯,单刀直入地说:“现在皇上的遗诏和玉玺都在胡亥手里,要决定哪个接替皇位,全凭我们两人一句话。您看怎么办?”李斯吃了一惊,说:“为人臣子怎能说出这样的话?”赵高又说:“如果扶苏继位,以他和蒙恬的关系,你的丞相之位恐怕不保啊。”这句话正说中了李斯的要害,他最担心的就是扶苏继承皇位以后,自己保不住丞相的位置。于是,他就同意了和赵高、胡亥合谋。三人假造了秦始皇的诏书,立胡亥为太子;又伪造了一份赐给长子扶苏的诏书,让扶苏自尽。
最终,到达咸阳后,三人才宣布秦始皇死去的消息,全国举行丧葬,并且假传秦始皇的遗诏,由胡亥继承皇位,这就是秦二世。
【中国历史知识小词典】
沙丘
沙丘在历史上是一个著名的地方,据《史记》记载,商纣王曾在沙丘大兴土木,增建苑台,设酒池肉林,狂歌滥饮,通宵达旦,其荒淫奢侈程度骇人听闻。战国时期,沙丘为赵国属地,赵王又在这里设离官。公元前295年的沙丘之乱,使一代英主赵武灵王的生命在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