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作品影响与艺术特色
认识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后改名朱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 出生于江苏东海。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文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6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作品影响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引》“: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叶圣陶《朱自清新选集序》“:每回重读佩弦兄的散文,我就回想起倾听他的闲谈的乐趣,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不故作高深而情趣盎然。我常常想,他这样的经验,他这样的想头,不是我也有过的吗?在我只不过一闪而逝,他却紧紧抓住了。他还能表达得恰如其分,或淡或浓,味道极正而且醇厚。”
艺术特色
一、浓郁的抒情色彩
朱自清的作品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在那些偏重于叙写身边琐事、儿女情长的散文中,都通过娓娓动人的叙事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情意化”,质朴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此获得另一番抒情的“声色”。
二、清新、 自然、优美、典雅的艺术语言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 自然、优美、典雅的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富于音乐美、诗美的同时,也兼有朴实无华、蕴藉腴厚的美。作者追求的是另一种美,这就是用词的朴实和口语化。他曾说“用笔如舌”是文章的极境,也曾说富有“说话风”的作品“读了亲切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