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5日星期六
首页/名著导读赏析/《通鉴纲目》(是什么书_内容主旨介绍)

《通鉴纲目》(是什么书_内容主旨介绍)

纲目体通史。五十九卷。南宋朱熹撰。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授泉州同安县主簿。孝宗淳熙时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光宗时,除秘阁修撰,知漳州、潭州。宁宗初,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因上疏斥责韩侂胄,被罢出朝。生...

纲目体通史。五十九卷。南宋朱熹撰。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授泉州同安县主簿。孝宗淳熙时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光宗时,除秘阁修撰,知漳州、潭州。宁宗初,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因上疏斥责韩侂胄,被罢出朝。生平以授徒讲学、著书立说为职志,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贡献。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宋名臣言行录》,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多种。

《通鉴纲目》主要据司马光《资治通鉴》增损隐括而成,其书起讫,一依《通鉴》之旧,始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终于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写作原因有二:一是因《通鉴》卷帙繁多,难得要领,不便阅读,而《通鉴目录》、《举要历》,则详不能备首尾,略不可供检阅,故欲另编一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史书;二是鉴于《通鉴》正统名分观点还不够强,在“义理”上有所未尽,因而欲严格按照儒家的纲常名教思想,重加编排,以供取鉴。如朱熹自己所说:“表岁以首年,而因年以著统;大书以提要,而小注以备言;至其是非得失之际,则又辄用古史书法略示训戒,名曰《资治通鉴纲目》。”(《朱文公文集》卷二十二)在体例上,仍以编年的形式叙事,但每事皆分为纲要和细目两部分。纲为提要,顶格大书,模仿《春秋》之经;目则低格分注,用以详叙细节,模仿左氏之《传》,故称为《纲目》。纲为朱熹自定,颇寓褒贬之意。分目细注,由其门人赵师渊等写成。朱熹《与赵师渊书》云:“此书无他法,欲其纲谨严而无脱落,目欲详备而不烦冗耳。”(《御批资治通鉴》卷首下)经此改编,此书卷帙仅为《通鉴》的五分之一,而且,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确有简要通俗的特点。纲目体的创立,是《通鉴》之后编年体史的又一发展。其次,重在书法,意在褒贬。《纲目凡例》共分统系、岁年、名号、即位、改元、尊立、崩葬、篡贼、废徙、祭祀、行幸、恩泽、朝会、封拜、征伐、废黜、罢免、人事、灾祥等十九门。门下有目,目下有类,凡一百三十七条,详细规定了书法义例,核心思想是效法《春秋》,极力宣扬正统观念和纲常名教思想。朱熹《自序》说:“岁周于上而天道明矣,统正于下而人道定矣,大纲概举而鉴戒昭矣,众目毕张而几微著矣。”由此出发,他把《通鉴》所记之史事,凡不符合正统观念的,一律予以改定。如司马光作《通鉴》,主张不别正闰,据其功业之实而书之,三国史事以曹魏年号系年,《纲目》则黜魏年而系汉统,改以蜀汉为正统。又武后改国号为周,《纲目》则记唐中宗之年,而书帝在某地,以仿《春秋》书鲁昭公为三桓逐出后居乾侯之例。同时,朱熹嫌《通鉴》一书在维护封建礼义道德、名分等级等方面尚不够,通过设凡起例和史事的评论,在《纲目》中更大大增加了这方面的比重,全书处处充斥着“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忠孝节义等纲常名教的政治说教。正如贺善评论说:《纲目》一书,其“大要不过辨名分,正纲常,以示劝戒尔”(《资治通鉴纲目书法序》)。

虽然此书史料价值不高,但因其思想内容比《通鉴》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加以叙事简要,所以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赏识。南宋尹起莘评论说:此书“莫不有系于三纲五常之大,真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先圣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者也”(《资治通鉴纲目发明序》)。宋元以来,多有为此书作注或采用此体著书者。为之作注的主要有七家:南宋尹起莘的《发明》,刘友益的《书法》,均以发挥义旨为主;元代汪克宽的《考异》,以辨正文字为主;王幼学的《集览》,徐昭文的《考证》,明代陈济的《集览正误》,冯智舒的《质实》,均以训释名物为主。明弘治年间黄仲昭校刊本,始以七家注文散入原书之内,仍为五十九卷,是为后世流传的形式。采用此体撰写通俗史书的,如明代商辂奉敕编写《资治通鉴纲目续编》,接叙宋元史事;其后南轩又作《资治通鉴纲目前编》,起于上古,止于三家分晋。明末刻本多以三书合刻,而以陈仁锡评阅本最为流行。清代对此类书尤为重视,康熙帝以金履祥《资治通鉴前编》取代南轩之书,在陈仁锡评本基础上更加评定,编成《御批通鉴纲目》,乾隆时又敕撰《通鉴纲目三编》,专述明代史事,从而形成了贯穿古今的“纲目体”史书。在封建社会后期,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纲目》一书曾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科举考试策论也概以此书为准,实际上成为钦定的政治历史教科书,其影响十分深远。作为一种通俗而简化的史书体裁,它与纲目体诸书多便于初学入门者了解历史知识,在体裁上也有一定地位。但它除便于初学者外,并无多少史料价值可言,又因充满了封建思想观点,故自明末清初以来,便有一些学者对它提出批评。顾炎武即对世人多习《纲目》不满,认为朱熹改编的《纲目》,“必不如《通鉴》”(《亭林诗文集》卷二)。章太炎更批评“尊《纲目》为圣者,村学究之见耳!”认为作编年史“只可效法《通鉴》,不可效法《纲目》,此不易之理也”(《史学略说》上)。民国初年以后,这种纲目体裁便被淘汰。

初刻于宋嘉定十二年(1219),由门人李方子据朱熹稿本参定刊行。《纲目凡例》则由门人王柏于咸淳元年(1265)刻于金华,先是单本别行,不久与正文合刻在一起。自元明至清,版本众多。较通行的有《通鉴纲目全书》本和《资治通鉴纲目》四编合刻本等。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