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6日星期日
首页/名著导读赏析/《荀子》(是什么书_内容主旨介绍)

《荀子》(是什么书_内容主旨介绍)

先秦哲学的集大成著作。又名《孙卿子》、《荀卿子》,战国末期荀子所著。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曾游学于齐。齐湣王末年(约前285)适楚。齐襄王时(约前279)返齐,三为稷下学宫“祭酒”(学长)。秦昭王四十四年(前266),应秦昭王聘入秦。对秦国改革后的新气象,他给予“治之至也”(《荀子·疆国》)的评价,但又指出“...

先秦哲学的集大成著作。又名《孙卿子》、《荀卿子》,战国末期荀子所著。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曾游学于齐。齐湣王末年(约前285)适楚。齐襄王时(约前279)返齐,三为稷下学宫“祭酒”(学长)。秦昭王四十四年(前266),应秦昭王聘入秦。对秦国改革后的新气象,他给予“治之至也”(《荀子·疆国》)的评价,但又指出“秦之所短”是“无儒”,并对秦昭王的“儒无益于人之国”的问题进行了答辩。对秦急剧变革和兼并战争所造成的内外紧张局势深怀隐忧。他从儒家立场出发,提出用“节威反文”的和缓方式实现统一的建议,没有被秦国统治者采用。后回赵国,曾与楚将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前,他认为“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议兵》)。后又赴楚国,受春申君委任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韩非、李斯尝为其弟子。

《荀子》一书,经秦火后,藏于汉秘府,名《孙卿书》,当时共存三百二十二篇。经刘向整理校定,去其重复的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汉书·艺文志》著录名《孙卿子》。唐代杨倞为之订正注解,把三十二篇分为二十卷,改名为《荀卿子》,简称《荀子》。今本《荀子》即是经杨倞重新编排的。

《荀子》仿《论语》体例,始于《劝学》,终于《尧问》,系统性、思想性较强。在自然观、认识观、历史观、伦理学、逻辑学等一系列哲学问题上都作出了贡献。

荀子对“天人”之辩的总结,突出地表现在他提出了唯物主义的“明于天人之分”(《天论》)的论点,认为自然界(天)和人各有不同的职分,自然界的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同上)。荀子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这突出地反映在他“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上,反对放弃人为而思慕天的自然命定论,使自然无为的道家思想与人道有为的儒家学说在较高的理论思维水平上得到统一,发展了唯物主义关于主观能动性的思想。

荀子通过对名实问题的总结,综合吸取稷下学派和后期墨家的理论成果,批判改造了庄子怀疑人类认识能力的不可知论和孟子片面夸大“良知良能”的先验论,全面考察了人的主观思维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反映客观实际的认识能力问题。他提出“制名以指实”(《正名》)的论点,肯定了客观存在的事物是第一性的,而名称(概念)则是第二性的,是用来摹写和指称客观事物的。对于认识过程中的“知”与“行”的关系,荀子也作了较正确的阐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儒效》)荀子在这里达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他既指出了“知”指导“行”,又肯定“行”高于“知”。荀子还批驳了惠施、公孙龙等人的诡辩,克服了他们的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从而对逻辑思维的矛盾本质有了初步的正确认识。他指出,为要发挥名称的“辨同异”的职能,就须考察名称有同异的缘故和制定名称的主要关键。在考察名称有同异的缘故时,他既指出形、色、声、臭等感性现象的千差万别,又指出人的理性能进行比较、概括,共同约定名称以交流思想。在考察制定名称的主要原则时,他既指出了名实要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形式逻辑原则,又指出共名与别名具有互相推移、转化的关系。荀子还说:“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正名》)认为名实的关系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名称要以实在为转移,名言作为社会现象,是历史地约定俗成的。这些都说明,荀子既看到了逻辑思维的“静”,也看到了逻辑思维的“动”,因而他在一定意义上突破了形式逻辑的界限,有了辩证逻辑的思想萌芽。

在社会历史观方面,荀子提出了“明分使群”的命题,揭示了人区别于动物而自觉组成社会群体的特殊能动性思想。他看到,人们一方面在物质利益上产生利害冲突,另一方面由于职业分工又需要互通有无。这种经济利益的依存关系,使人们处于“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的矛盾之中,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明分使群”(《富国》)。人能结成社会组织,是因为人有“分”,即一定的分配制度的社会分工;人之所以能实行“分”,是因为有“义”,即一定的政治、法律和道德规范的保证和约束。

荀子“明分使群”的思想,认为人生来有欲求,因此,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于孟子创立的“性善说”,提出了一种以性恶论为基础、以“礼”为核心的伦理学说。荀子认为,人性是先天而生、不学而能的,顺人性发展,就会出现暴乱,这就需要用“礼”即道德去约束这种人性。这就是荀子在伦理学上的著名论题——“化性起伪”。“性”指天然生就的自然禀赋,“伪”指人为,要通过学习才能得到。正因为人性这一原始材料是“恶”,所以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接受圣人制定的礼义法度的教育和规范,从而加工为“善”。“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性恶》)这就是荀子“化性起伪”的过程。

荀子适应封建大一统的历史趋势,在对先秦诸子进行全面批判总结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对先秦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的理论贡献中也包含着严重的历史局限性。他强调天可制,人能群,但把征服自然、组织社会的主体归之于少数的“圣人”、“君子”;他强调“化性起伪”,但把维护封建等级的“礼义法度”永恒化为“百王之无变”的“道贯”。但他作为先秦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对韩非、王充、柳宗元、刘禹锡乃至近代的严复、章太炎等人,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除唐杨倞的《荀子注》外,清王先谦的《荀子集解》汇集清代学者的训诂考订成就,内容翔实;梁启雄的《荀子简释》综合诸家校释成果,尤重“简易、简明、简要”;另有章诗同的《荀子简注》、熊公哲的《荀子今注今释》等。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