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6日星期日
首页/名著导读赏析/《雅述》(是什么书_内容主旨介绍)

《雅述》(是什么书_内容主旨介绍)

明代批评理学的著作。上、下篇。明王廷相(生平见《慎言》条)著。在“理气(道器)”的关系上,否定了程朱的“理在气先”。认为元气是世界的本原,是造化之本,元气之上没有主宰,“道”只能以元气为本,指出:“愚谓天地未生,只有元气。元气具,则造化人物之道理即此而在,故元气之上无物,无理。”(《上篇》)元气是浑沌未判之气,因“不可知其所自,故曰‘太极’;不可以像名状,故...

明代批评理学的著作。上、下篇。明王廷相(生平见《慎言》条)著。

在“理气(道器)”的关系上,否定了程朱的“理在气先”。认为元气是世界的本原,是造化之本,元气之上没有主宰,“道”只能以元气为本,指出:“愚谓天地未生,只有元气。元气具,则造化人物之道理即此而在,故元气之上无物,无理。”(《上篇》)元气是浑沌未判之气,因“不可知其所自,故曰‘太极’;不可以像名状,故曰‘太虚’耳”(同上)。以“理根于气”的观点阐明了“一理”和“万理”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气一则理一,气分则理分(同上)的正确命题。宇宙万物皆由元气而生,故它们具有共同的规律;但具体事物间的气的结构不尽相同,故它们各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一般规律寓于特殊规律,而绝无超出特殊规律的一般规律。把理的常、变建立在气的常、变的基础上,对宋儒所讲的理的凝固性提出了挑战。认为气既有聚散,则气之道、气之理也就有变化,指出:“或谓气有变,道一而不变;是道自道,气自气,歧然二物,非一贯之妙也。”(同上)进一步用这一思想反对程朱把“理”看作“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形而上学历史观。认为历史是变化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有不同的“理”,指出:“以其情实论之,揖让之然后为伐放,伐放之然后为篡夺。井田坏而阡陌成,封建罢而郡县设,行于前者不能行于后,宜于古者不能宜于今,理因时致宜,逝者处刍狗矣,不亦朽敝乎哉!”(《下篇》)

认识论上,正确地阐明了“心物(知行)”关系。认为必须首先依靠感官与外界接触,有所见闻才能得到知识,“物理不见不闻,虽圣哲亦不能索而知之“(《上篇》)。“心”只是感觉和思维的器官,本身并没有知识,是“虚灵”的,“知觉者,心之用;虚灵者,心之体”(《上篇》);“心”是在内的,物是在外的,“神者在内之灵,见闻者在外之资”(同上)。指出真正的知识是思考与见闻的结合、内与外的结合所产生的,“夫圣贤之所以为知者,不过思与见闻之会而已”(同上)。否定了人有“德性之知”,不承认不学而知、不学而能。认为“知”有“天性之知”和“人道之知”。指出:“婴儿在胞中自能饮食,出胞时便能视听,此天性之知、神化之不容己者。余因习而知、因悟而知、因过而知、因疑而知,皆人道之知也。父母兄弟之亲,亦积习稔熟然耳。”(同上)“天性之知”即人的生理本能,是后天通过实践获得知识(人道之知)的基础。指出“知”有一个不断积累深化的过程,“夫神性虽灵,必借见闻思虑而知,积知之久,以类贯通,而上天下地,入于至细至精,而无不达矣。虽至圣莫不由此”(同上)。感性知识须经心灵的反复加工才逐步形成真理性的知识。据此,书中对当时的学风予以了抨击,指出:“崇朱者以讲论为真诠,守陆者以禅定为要轨,终身畔于圣人之学而不自知,由之各相沿习,误天下后学,至于今尚然。”(《上篇》)

人性论上,反对朱熹把性和气割裂开,指出:“人具形气而后性出焉……人有生气则性存,无生气则性灭;一贯之道,不可离而论者也。”(《上篇》)在人性善恶问题上,认为人性本善,现实中人性之所以有善恶之分,是由于气本身有清有浊、有粹有驳决定的。把人性分为“人心”和“道心”。前者是“情欲之发”,后者是“道德之发”(《上卷》),二者同得之天赋,皆由气质决定,但这种天赋人性并非指先天存在的道德观或天理,而是指人的自然本能和领悟道理的能力。认为人性有三个层次:善性、恶性和中人之性。善性存于气质清粹、情欲之心淡薄、道德之心颖悟的人;恶性存于气质浊驳、情欲之心放纵、道德之心愚钝的人;中人之性介于二者之间。反对“复性”说,指出:“性之原本未尝污坏,何复之有!”(《下篇》)

《雅述》收在《王氏家藏集》中,有明嘉靖十五年刻本及清初刻本,还有一明刻本,名为《王浚川所著书》,与《家藏集》编排不同。近人侯外庐等据明嘉靖刻本略作考订,编入《王廷相哲学选集》中,有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本和中华书局1965年版本。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