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7日星期一
首页/名著导读赏析/《扬州画舫录》(是什么书_内容主旨介绍)

《扬州画舫录》(是什么书_内容主旨介绍)

清扬州城市风土记。十八卷。清李斗编撰。李斗(生卒年不详),字艾塘、北有。江苏仪征人。幼失学。及长,好游览山水。曾三至广西,七游闽浙,一往豫楚,两上京师。后退居扬州,与一时学者阮元、焦循、汪中、凌廷堪等相往还。尤致力搜罗地方文献,将平日耳闻目睹之事一一记下,积三十年而编成《扬州画舫录》。另有诗歌传奇之作,合编为《永报堂集》三十三卷。《扬州画舫录》仿《水经注》之...

清扬州城市风土记。十八卷。清李斗编撰。李斗(生卒年不详),字艾塘、北有。江苏仪征人。幼失学。及长,好游览山水。曾三至广西,七游闽浙,一往豫楚,两上京师。后退居扬州,与一时学者阮元、焦循、汪中、凌廷堪等相往还。尤致力搜罗地方文献,将平日耳闻目睹之事一一记下,积三十年而编成《扬州画舫录》。另有诗歌传奇之作,合编为《永报堂集》三十三卷。

《扬州画舫录》仿《水经注》之例,将扬州城区分为草河、新城北、旧城北、城南、城西、小秦淮、虹桥上下东西、冈东、冈西、蜀冈等地区,分别记其沿革、交通、园林、寺庙、名胜古迹、运河等,并附及有关之地方风俗、工艺、商业、戏曲、人物轶闻、庭园建筑等。另附二十来幅扬州景色图。所记内容,皆当时郡县志及汪应庚《平山堂志》、程梦星《平山堂小志》、赵之璧《平山堂图志》等所未及者。故在扬州城市史研究方面,有着特殊的价值。

扬州在清代地居运河枢纽,盐业甲于天下,手工业、商业发达,乾隆帝六次南巡都曾至此,一度十分繁荣。书中所记情况,对考察十七、十八世纪中国特别是东南一带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具有相当典型的意义。如卷一记黄金坝一带的水产交易及鱼的腌制情况和扬州染布工艺,卷四谈重宁寺佛像的制作用料、上色等工艺方法,述紫砂茶壶的制作源起和名家;卷十七“工段营造录”关于当时园林楼台亭阁等建筑工程技术的详细记载,保存了许多可贵的资料,反映出清代建筑工艺及经济发展水平。

在风俗方面,此书的涉及面也颇广。如卷一记扬州的浴池之风,从公共澡堂的创始,到各类澡堂的名称、大小规格、内部设施和各项服务项目,皆有具体叙述,可见当时的城市澡堂规模形式已和今日相似。记茶肆酒楼的各种地方风味点心的种类如烧饼、糟窖馒头、灌汤包子、春饼、稍麦、维饺、菜饺、油镟饼、甑儿糕、松毛包子,以及卷四记乾隆下江南时其随行官员禁卫享用的“满汉全席”等菜肴名目,则反映了当时各阶层饮食的风尚。卷六、卷十一记扬州市民的宗教习俗、节令活动、民间游艺等,如清明、中元节的扫墓,婚丧习俗,服饰舆马,五月的竞龙舟,民间的饮茶、制糖、盆景插花艺术、养花鸟鱼虫、耍猴、竿戏、饮剑、壁上取火等惊险杂技,挂灯风筝的制作,以及牙牌、叶格博奕游戏等,内容丰富多彩。对城中富贵之家的奢侈生活习俗也有相当披露。如卷六记扬州大盐商生活起居,“动辄费数十万”,食每餐备席十数类,用马日费数十金,挥金如土,并故作各种惊人之举,竞奢斗侈。卷十一又说“城内富贵家好昼眠”,每晚则“燃烛治家事,饮食燕乐,达旦而罢,复寝以终日”,已趋畸形。

书中有关戏曲音乐方面的记载,也很值得注意。卷五中整卷记戏曲事,不仅录下了焦循《曲考》所记的元明清杂剧、传奇目一千一十三种,还增入了《曲考》所无的杂剧四十二种、传奇二十六种和叶广平《纳书楹曲谱》所载而前所未备的二十二种。并详尽记载了扬州城内梨园戏班各种脚色名目、行当、各流派代表人物的演唱特色、演技,以及各项戏剧道具、伴奏的名目等,由于作者熟悉戏曲艺术,所记又多亲见,许多材料十分细微生动。卷十一还记载了清唱的各派特点和时行的十番鼓、笛、箫、三弦、琵琶演奏情况,民间小唱的时尚及方式,评话说书的艺人姓名、轶事、技艺等,都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各卷还记载了大量人物事迹简历和遗闻轶事,涉及的阶层甚广,有官僚、学者、书画家、戏子、艺人、妓女等,有不少材料,不见于他书,足资参考。

书写成后,颇受时人赞赏,阮元称其“考索于志乘碑版,咨询于故老通人,采访于舟人市贾,其裁制在雅俗之间。洵为深合古书体例者”(《扬州画舫录》序)。

有乾隆六十年(1795)自然盦初刻本、同治十一年(1872)方濬颐重印本和1960年中华书局断句排印本。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