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星期四
首页/名著导读赏析/《四书集注》(是什么书_内容主旨介绍)

《四书集注》(是什么书_内容主旨介绍)

宋代理学权威著作。全称《四书章句集注》,又名《四子》。十九卷。南宋朱熹编注。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号考亭、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福建南剑龙溪县(今南平),居于建阳。十九岁中进士,做过五任地方官,均不久于职,六十五岁时任朝廷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任职仅四十天,因得罪权贵韩侂胄被免职还乡。他大半辈子孜孜于学术研究和教育...

宋代理学权威著作。全称《四书章句集注》,又名《四子》。十九卷。南宋朱熹编注。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号考亭、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福建南剑龙溪县(今南平),居于建阳。十九岁中进士,做过五任地方官,均不久于职,六十五岁时任朝廷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任职仅四十天,因得罪权贵韩侂胄被免职还乡。他大半辈子孜孜于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曾先后复建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修建武夷精舍、沧州精舍,并亲自主讲,门生、问学者数以千计。朱熹生前并不得志,政治上屡遭排挤,学说也被弹劾为“伪学”。死后九年,朝廷才为他和他的学说恢复名誉。宋理宗时,以祀孔庙,此后历代都有追赠,学说被奉为“正学”。

《四书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和《孟子集注》七卷。《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引用二程、程门弟子及其他人的说法较多,故称“集注”。以这样的次序排列四书,是有深意的。朱熹认为《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对于初学者来说,它比六经、语孟更迫切,《中庸》则是“孔门传授心法”。二者一是学习为人之道德的入门,一是儒家相传的思想方法原则,所以要首先学习。

朱熹对四书都作了一定的整理。对《大学》,还区分了经的部分和传的部分,并重新编排了章节,自补了阙文。在文字训诂上,朱熹自称:“某所解语、孟,和训诂注在下面,要人精粗本末,字字为咀嚼过。”(《年谱·宁宗庆元三年》)他对文字的诠释,不斤斤于名物、制度、字义的孤立繁琐考证,而注重于从整体上去探求,把握原书的思想体系。

《四书集注》最重要的地方是它对原书义理的阐释、发挥。书中发挥了儒家思想,论述了道、理、性、命、诚、格物致知、仁义礼智等哲学范畴及其关系。既辨析精微,又和人伦日用紧密相联。如论“诚”。“诚”是《中庸》中提出的重要概念,论述它的文字达八章之多。朱熹把“诚”解释为天理的属性,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如对“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一句,朱熹解释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又如对“不诚无物”一句,解释道:“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故必得是理,然后有是物。”

因为是以义理解经,其目的是在于藉此以宣传自己的思想,因此,注释并不完全忠实于原著,更多的是发挥自己的理解,甚至把理学家特有的许多概念、思想强加给原书。最典型的是朱熹对《大学·格物传》的补写。《大学》中对“格物致知”的释文在流传中佚失了。朱熹认为圣人的思想中有其固有的内在逻辑,把握了这个逻辑,那么,即使原文佚缺了,我们也可以根据圣人的意思把它补出来。于是他补道:“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此谓知之至也。”其实,这分明是朱熹自己的认识论思想的总纲。

朱熹还在《四书集注》中发挥了自己“仁政”的政治思想,对于《论语》“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一段,解释道:“民富,则君不致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也。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又如对《孟子》“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一段的解释:“一夫,言众叛亲离,不复以为君也。《书》曰:‘独夫纣。’盖四海归之,则为天子;天下叛之,则为独夫。所以深警齐王,垂戒后世也。”这里有同情人民,抑止暴政的思想。

《四书集注》花费了朱熹后半生的主要心血。他先是收集关于四书的各种注解,择其精要者编成“精义”、“要义”、“集义”,然后从中选出他认为正确的编入《集注》,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观点,再作“或问”,来阐述他之所以如此注解的理由,解答别人有可能提出的疑问。正如他自己所说,对四书“四十余年理会”、“毕力钻研、死而后已”。在去世前一天,他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的注。

《四书集注》为历代学者所重视,为之而写的注解、论说难计其数。此书特别受历代统治者推崇。元延祐年间,复科举,以该书试士子,明清科举考试,亦以该书为准。由此成为天下士子必读之书,统治中国思想界六百余年。此书也受到颜元、王夫之等非正统儒学的思想家的批评,颜元《四书正误》说朱熹注经“好插入己意”,致失经书本旨;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对朱熹“知先于行”,“理能生气”的思想提出批评。

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知漳州,首次刊印该书,后又多次修改,定本在朱熹去世后刊刻于江西兴国,今均已不见。现存较好的版本有《四部备要》本(1957年中华书局重新排印),明嘉靖年间广东崇正堂刊本,清嘉庆十六年(1811)吴县吴英、吴志忠父子校勘本。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