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中道 知行合一》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恢复中道 知行合一下面一段“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是很麻烦的一段话。我们学道,都想有道,都想这个身体、这个肉做的机器长生不老,即使不能长生不老,起码像老子那样活他一两百岁,还特别健康,无病无灾...
《和于天道 以德润身》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和于天道 以德润身今天讲的第十三章,首先就谈身。我们现在人,很怕被人瞧不起,通常是想我要有一个好的身价,我说你要卖身吗?为什么自己的身要有价?应该是2010年,我们一个同学问我,你出去讲课多少钱?我现在出去一次至少两万。我说我很少有机会...
《和光同尘 海纳百川》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和光同尘 海纳百川无论是儒释道你看哪一家,不在人民当中去践行的话,他不会最终成道和了道,因为人道尽,天道反。再高明的人——太虚大师出关以后,那偈语大家可能也都知道,因为你旅游都能看到,叫“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合道而兴 悖道而亡》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合道而兴 悖道而亡我们看第三章开篇,其实是第二章连续下来的,已经有人这么分章,我们就暂时顺着他来。他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什么意思?这个国家不要好人了?不提倡做好事了?不是这样。我们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天时呢?是国家提倡市场经济,可是市...
《含德之厚 全德不亏》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含德之厚 全德不亏看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含德之厚,比...
《国家治理 个人修为》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国家治理 个人修为下面这四句就来了,“圣人之治”就是“虚其心”哪。我们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不虚心不行,不虚心一定是不真诚,得不到真东西。因为上善若水,大道似水,她往低处流。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在上古的时候道在高人,全都是圣...
《贯通圆觉 贵在心门》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贯通圆觉 贵在心门那看下一章,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请问大家什么是“谷神”?因为在座好多人年龄比我大,生活经历比我丰富,见识也比我广,很可能我所说的全是废话,但是我想请问一下,什么是“谷神...
《贯通无界 圣人无为》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贯通无界 圣人无为上一讲开篇我们就主要介绍了《道德经》通解这个讲座的来源。最初我是在一个叫观莲书院的私家书院里面,给五个小孩子讲《道德经》。逐渐地消息传开,有一些学生跟家长朋友们知道了,询问说能不能扩大听众范围,也希望来听。这个机缘在2...
《管理时应 不敢妄为》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管理时应 不敢妄为“常使民无知无欲”,有人说这是愚民政策,但是,孔子他老人家有那样一句话,叫“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国王发动大家干活的时候,领导人发动属下做事情的时候,要遵照时令、遵照天时,把握时机,不能破坏他正...
《管理秘诀 管好自己》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管理秘诀 管好自己我现在要写的书是《中国经典经济学》的姊妹篇《中国经典管理学》,出自《易经》,出自《黄帝内经》,出自中国的《道德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素书》等中华经典,尤其是《管子》。在这里一句话把中国的经典管理学告诉大...
《古今融通 天人合一》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古今融通 天人合一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结论,原来和我们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这个思想贡献,说的竟然是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就知道,我有一种责任,要把它传遍世间。古今中外在这一点上就打通了,就相合了,因为它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大家知道,广义相...
《非人不遇 非真不授》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非人不遇 非真不授这个冬天,我本来就是应该闭门静思己过的。但是,冬至之前的一些现象让我感觉到,我还是出来讲两句吧。希望人间太平,希望人们幸福。就是因为有这个心念,所以就不揣冒昧地惊扰了大家的周末静修。可是,如果这个道理不传递出去,《道德...
《反求诸己 自性圆满》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反求诸己 自性圆满昨天我讲《论语》的时候,现场想起一句话,可能在这个现场里也讲过,就是“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你在自己家里、办公室里,任何一个地方,心里有一个善念,都帮助我们跟遥远地方的人相连,总有一天会汇...
《反对刻苦 快乐学习》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反对刻苦 快乐学习学习《道德经》的理由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对在座各位同仁会有大利,对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会有大利。上一周讲《论语》的时候,开篇我就说,如果我们在学习中不能学到利益,不能学到快乐,我们学它干什么?!我是一个坚决反对刻苦学习的人...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今天我们的预告,至少要涉及第二十一章和第四十章的内容,其实只是一个代表。大家看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
《德能立本 整容不孝》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德能立本 整容不孝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祖先积了大德的民族,历代都有大德出现,教化民众。例如,这个时代就有大德出现,像南怀瑾先生为延续文化传统坚持了大半辈子,他为了能有传人,急得做梦的时候大哭,就因为怎么还没有堪称法器的徒弟出现。再如郭明义...
《德本财末 善财利生》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德本财末 善财利生从西方经济学的学科上来讲,提出“德本财末”这个观念,绝对是创新。因为以前天地之间的西方经济学没有这种表达。但是从我们的文化传统上来说绝对是传承,没有任何创新。所以我敢说,如果这个主旨、这个公理错了,那么中华传统文化五千...
《得以富贵 必修荣华》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得以富贵 必修荣华“以阅众甫”,有人说阅人无数,老子也等于表达这句话,“以阅众甫”。“甫”在古代表示男人的意思,这个“甫”就杜甫这个“甫”,表示男人的意思。那以这个词来表示,在一个宗法社会,以男性为主的社会,代表所有人,阅人间万象嘛。就...
《道无可道 得无可得》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道无可道 得无可得如果有书的话,请翻开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可道”的意思,就是我们谈论的这个道之...
《道生万物 德聚众宝》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道生万物 德聚众宝我四年来也是这么过来的。突然之间,我们从学校外聘的合作者翻脸,跟我们的校长讲,说我跟刘力红老师学习是学习法轮功去了,说我把四万块钱的公款拿家去了,领着一帮人到我们学校财务处去查账,疯狂到如此地步。这是什么?欲置你于死地...
《道家养生 二十要诀》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道家养生 二十要诀大家在座的是不是有练太极拳的?最近听到一个相对可靠的说法,就是奥运会要把太极拳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那国际奥委会就要调查这个项目,说得提供一个报告,怎么来的?什么历史?那自然要从创这个拳的祖师开始,就调查张三丰,起码生平...
《道法自然 以柔克刚》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道法自然 以柔克刚我们现在,要反其道而行之,大家先看第四十章,就是第二十一章还没讲完呢。看第四十章,也非常简单: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反者道之动”,我们现在如果是一个消耗的状态,那就是凡人,凡夫俗子。可是如...
《道不离人 人人本具》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道不离人 人人本具问题不在于老师有没有德,是不是明白人,问题是你的心里是什么样的。如果你把天下所有人都看成圣人,恭喜你,你当下成圣人了!明白吗?我们有人心,所以我们看周围的人全是人,谁决定的?我们自己那个心决定的。再重复一遍,你看周围的...
《大道汜兮 其可左右》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大道汜兮 其可左右三十四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大道汜兮”,等于是说对于我们上一讲第二十五章和第五十二章一句话...
《纯净内心 智者养生》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纯净内心 智者养生“两精相抟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什么是精神魂魄?跟自己的五脏六腑什么关系?好好琢磨琢磨。所以南怀瑾先生说:“你五脏六腑不健康,是不可能健康的,这是物质基础。”“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我们自己对自...
《传统文化 头头是道》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传统文化 头头是道所谓真正的实相是,整个世界,你的人生变化,不过是我们心里含藏的那个种子立体的播放。不明白,把这句话记住:整个世界,你的世界是你心内含藏的那个种子,早已经编写好的剧本,你自己的播放;它的屏幕就是我们整个世界,包括我们自己...
《传道授业 待人待时》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传道授业 待人待时所以以前我不明白,后来我明白了。不明白什么?我说既然是达摩祖师都到中国来,他是西天二十八祖,二祖是洛阳的一个地主家,现在换句话说他家里有福德,他可以念书,他把中国的经典全部读通读透了,思想上有一个结没打开,有一个问号没...
《吃亏是福 功不自居》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吃亏是福 功不自居上一讲我们说把第一章、第二十五章、第五十二章三章合起来,解说的是宇宙人生生发的原始道理,老子他老人家在这三章当中,把天地是怎么生来的,人怎么生来的,然后世间的思想跟万物怎么生来的,彼此之间有什么连带关系,怎么效法的都已...
《诚全而归 德全不危》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诚全而归 德全不危请翻到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常思己过 常修己行》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常思己过 常修己行接下来最后一段,“见小曰明”。我们通常心念太粗了,也许你们都是我前辈子的老师,今天故意来教我,让我到这里来报告,你们以听讲者的身份坐在这里。可是我要跟在座的各位老师报告,如果我们心念不那么粗,我们就接近了“明白”,观察...
《常行正真 是名为人》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常行正真 是名为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要通过“人”,什么“儒”家、“道”家、“佛”家,首先回到“人”家。回到人家就是探求这个“人”是怎么样的,你才能够很容易地进来。我看到《天地八阳经》当中的论述(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是后半夜凌晨三点,那天...
《不言自得 代有传承》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不言自得 代有传承非常感谢主持人,对于中国原创的经典,自己绝不敢说有什么研究、心得,有些时候“心得”就是一个方便的说法,其实就是跟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修学过程当中可能修对了的地方,也可能存在不足和错误的见解。中华民族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民族,在...
《编筐窝篓 重在收口》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编筐窝篓 重在收口尊敬的各位同胞,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我们接着学习《道德经》,也是本年最后一讲。为什么是最后一讲?是无意当中发现这个数对上了。从第一讲开始,第一讲我也是穿着这个褂子来的,有开始,就有结束,所谓编筐窝篓,重在收口嘛。怎么...
《版本选择 观其要旨》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版本选择 观其要旨学习《道德经》一定会涉及版本问题,因为版本太多了。我们现在依据考古学的结果,所谓权威的版本,一个是郭店楚简版本,再一个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版本,写在帛上的甲乙本;第三个就是现在大家通行的那个《道德经》版本。我跟大家推荐...
《把握根本 长生久视》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把握根本 长生久视今天,我给大家拿来的东西比较多,都是跟我直接有关的。最近要出书,有一本书名叫《中国传统经济学智慧》。我就请了一个老爷子题写书名,这个大家能看清楚吧?后面能看清楚吧?底下写的是黄埔老人。老爷子姓赵,上海的,黄埔军校的老校...
《《素书》智慧 直接应用》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素书》智慧 直接应用《素书》大家知道,就是黄石公传给张良的,使张良由一个刺杀秦始皇不成的勇士或者叫莽夫,成为“汉初三杰”之一,帮助刘邦在处于劣势、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最终能够取得政权,建立了汉家天下。而且它这里面被认为是道家的学术、道家...
《“有”“无”之常 妙不可言》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有”“无”之常 妙不可言据说在最近这个时代,国外的宗教在中国宣传得也挺厉害,甚至要在我们儒学的发源地,就是曲阜那个地方要建一个教堂,最后海内外的华人群起攻之,这事最后不了了之了。他们有一个经典叫《创世纪》,大家知道吧?就是说明世界怎么...
《“道”“易”印证 反照内心》道德经理解 道德经2023.04.04 “道”“易”印证 反照内心接下来这一段跟八卦有关。“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我记得上一讲大家说过,我对八卦的理解是悟出来的,悟到整个八卦是活的,所以我以后不学了。脑袋叫乾卦;腹部是坤卦;震卦是脚底,双脚;我...
学习《道德经》的六点收获 道德经2023.04.04 学习《道德经》的六点收获我学习《道德经》三十多年,总会遇到一些朋友问:你花几十年的工夫研习《道德经》,那它到底给你带来了什么收益呢?看来,也不仅仅是“商人无利不起早”,大部分人要花精力去学东西之前都会先问能得到什么。说起老子和《道德经》...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经2023.04.04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因为《道德经》所享有的盛誉,一方面很多人为之着迷和自豪,但另一方面很多人又觉得它读起来艰涩难懂。那么,《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呢?关于《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梳理。第一...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道(注:“道”者,其一是言说、描述;其二是道路,即能够通达之路径;其三是对人自身、社会和自然进行学习、认识、实践的方式方法之途径;其四是宇宙之初——无始之始,是宇宙自然之所以产生、存在的根本。“道可道非常道”中三个“道”,皆涵盖...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解语】天生地载的自然规律,消长生杀,于万事万物皆无亲无疏,却无物不在其造化之中,呈现和谐的自然运化状态;就像是祭祀者对...
道德经《第五十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解语】宇宙自然中万事万物无不顺应着消长循...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注:覆:篆文从襾(yà,一正一反相蒙覆),復声(“復”兼表往复之意)。本义为翻转,引申为掩藏...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解语】智者圣人内怀真性、蕴德至厚,就好...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注:祭(jì):甲骨文。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注:普:篆文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使我介然(注:介然:介,甲骨文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注:径:篆文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解语】令有道者谨存于心而不可轻忽违背的至明之理:即践行于自然之道,必须时刻警觉而不得...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以此。天下多忌(注:忌:金文,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人自化;我好静,人自正;我无事,人自富;我无欲,人自朴。”【解语】现素抱朴的自觉...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解语】道不可思议,任何的方式方法与描述皆不是道。见证了根本...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啬(注:啬(sè):甲骨文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解语】若想呈现人的身心整体性与和谐安定的生存状态,所展现的思想言行都...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又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解语】宇宙自然生成之始,即无始之始的虚无之道。...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其政闷闷,其人醇醇;其政察察,其人缺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注:妖:借表“袄(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曜。【解语】如果对于社会秩序的维系,不外求倚仗于形式上的手段和方法来约...
道德经《第四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深乎万物宗(注:宗:甲骨文,解其忿(注:忿(fèn):篆文其光,同其尘。湛常存。吾不知谁子,象帝(注:帝:象形字。甲骨文。【解语】道之净寂蕴涵动之态势,因此而生有。宇宙万事万物自然生生运化不息、实而不减之性,是...
道德经《第四十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解语】道孕化了天地自然,其阴阳相推、动静相合、天地相依、神谷相随而彼此互易合化,物极必反而周行不殆,此为道冲虚之机所呈现的混然整体的生生不息之性、造化无穷之势;虚寂而善下无为,...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注:寒:金文。清净以为天下正。【解语】道体虚寂灵明而无处不在,道用冲虚不盈而妙应无方。因此合道者生命活动的展现视之好像有所亏缺,正是因其虚怀无碍,而不...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解语】声望名誉与自我身心整体的生命存在相比,何者更亲密,更息息相关呢?人生命存在的本身与物质利益相比,何者更重要,更宝贵呢?偏执于...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是以知无为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解语】道用至柔而不择不宰,万物至坚却无不于其中顺随其周环不息之常而运化发展;道体虚无净寂而灵明,能够兼容遍透循环往复不止的自然运化规律。...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解语】不执著于出门所了解和掌握的自然与社会的理论知识和人生经验,不执著于各种感官功能对各种事物的不同形式与现象的觉受感知;只有这样才能认...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天下有道,却走(注:走:金文粪;天下无道,戎马(注:戎马:戎,甲骨文莫大于可欲,祸(注:祸:篆文从示(祭祀或神主),咼(ɡuǎ)声(“咼”兼表摧残之意)。《说文》:“害也,神不福也。”《释名》:“毁也,言毁灭也。”本义为因不当的...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注:注:篆文之。【解语】智者圣人没有固有的观念,不会执著于主观意愿去分辨事物;因其虚怀若谷,...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解语】无始之始的虚寂——非动非静而又即静即动,其蕴涵...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解语】学习各种理论知识,经历各种人生经验,需要通过对事物形式和现象与日俱增的观察思辨来丰富认知,这样才能形成人认识自然及社会的一切...
道德经《第十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注:柔:篆文除玄览(注:玄览:览,篆文;爱(注:爱:金文能无为;天门开阖能为雌;明白四达能无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注:玄德:玄,根本的,生生循环、妙化无方之性。德,甲骨...
道德经《第十一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注:用:甲骨文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解语】三十条车辐共同安插于一个车毂制成车轮,正是因为各条车辐和毂失去了各自原有的个体特性,进而形成了一...
道德经《第十五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注:识:本字为“戠”(zhī,标志、记号),金文写做为之容。豫若冬涉川,犹若畏(注:畏:甲骨文,俨(注:俨(yǎn):金文,涣若冰将释(注:释:篆文若朴,混若浊,旷(注:旷:篆文能浊以静之徐清,...
道德经《第十四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注:其下不昧:下,隐也。昧,金文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注...
道德经《第十七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注:誉:篆文之。信不足,有不信。由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谓我自然。【解语】智者圣人就是这样合道如一的——所呈现的生命活动自然而然、平平常常,没有道与非道的概念和分别;其次,人通过自身实践而明了道之义理,...
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注:公:甲骨文,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注:殁(mò):篆文本为“没”,俗改“氵”为“歹”,从...
道德经《第十九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注:寡:金文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观念和行为;消损因感官心意的执著而对事物产生的过度谋求和占有的贪念。这样才能于内清净涵敛,于...
道德经《第十二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解语】人眼有视觉功能,如果人执著于视觉功能所反映的事物印象,那么就不可能如实整体地映现事物的本然原貌。人耳有听觉功...
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注:孝慈:孝,甲骨文家昏(注:昏:篆文,有忠(注:忠:篆文,从心,从中。《说文》:“敬也。”《玉篇》:“直也。”《增韵》:“内尽其心,而不欺也。”《周礼·大司徒疏》:“中心曰忠。...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不上贤使民不争(注:争:篆文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圣人治(注:治:金文其心,实其腹,弱其志(注:弱其志:弱,即消减、损、屏息。志,篆文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注:敢:甲骨文的气血命脉,则自然充盈流畅。这样...
道德经《第三十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故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以,是果而勿强。物壮则老,谓之非道。非道早已。【解语】遵循质朴无为之道而担当国君的人,不会依仗武力争战的方式来...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不得已而用之,恬惔为上,故不美。若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者,不可得意于天下。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杀人众多,以悲(注:悲:篆文莅之;...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注:安:甲太。乐与饵,过客止。道出言,淡无味,视不足见,听不足闻,用不可既。【解语】人像这样符合虚涵万有、灵应无穷之道,来应对自然及社会中的各种事物,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也就不会破坏人与各事物间...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大道汜,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成功不名有,爱养(注:养(养):甲骨文、金文为手持鞭牧羊形,会“放牧饲养”之意;篆文...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解语】如果人致力于对事物的明察精析,以此来辨是非、分亲疏、别善恶;并以前人总结的知识和经验作为自己思维参照模式的固有的认知标准。这样只能认...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注:化:甲骨文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解语】无始永恒的道,生养万物而不有不弃,并兼容于事物的自然存在和运化之中;事物得以展现各自的属性特征,而...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有利器不可示人。【解语】事物将要发展至收敛合拢的状态时,就必然因此过渡到舒张开放的运化状态;开合有度是事物...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王侯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将知止。知止不殆。譬道在天下,犹川谷与江海。【解语】道虚寂明灵、无涯无始而又永恒常存,无法描述而又没有象状。其自然的...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
道德经《第七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解语】天时规律的运化,循环往复,无始无终;地利载物之功用,恒常发展,生生不息。天地——宇宙整体的自然运化规律,之所以能...
道德经《第七十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解语】智者圣人以身作则,其思想言行所呈现出的整体和谐的生命活动状态,是符合道德之性的。此证道之理是至简的,践行...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注:病:为“疒”(chuáng)的加旁分化字,甲骨文从人,从爿(pán,竖起的床),会“人得重病躺在床上”之意。《说文》:“倚也。人有疾病像倚著之形。”本义为重病;此义篆文...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人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解语】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因此国家以农耕为本业,顺应自然农耕生产,是可以满足国民温饱的。而人民之...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常畏死而为奇者,吾执得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希有不伤其手。【解语】人的天性原本没有祸福生死的分别,因此不会贪生而惧死。可是国家的执政者为了规范人们的思想言...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知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解语】如果人将心力逞于刚劲,则容易损精耗神,进而破坏自身与事物之间的平衡关系;像这样依...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不处。斯不见贤。【解语】道法自然,其体虚寂而其用不竭,自然运化...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人生之柔弱,其死坚强。万物草木生之柔脆,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解语】人的生命力旺盛则勃发生机,血脉畅通、气柔筋软而神明灵睿;当生命力衰竭之时,则现气滞神散、筋骨...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解语】宇宙间的事物形色各异,纷繁错杂,并且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而没有定势。对此,人只能反映宇宙大象中整体的局部、局部的整...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民不畏威,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压(注:压:“压”与“厌”(yàn)同源,篆文之因及社会混乱之源。虽然展现各种行为规范准则的协调功用,却能够顺随于人生存发展的本然需求;这样社会中的人们自然不会因压抑和约制感产生趋高避下、专营伪诈...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注:受:甲骨文,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解语】人们所能认识的天地自然间,没有任何事物的柔弱之性可以超...
道德经《第六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门,天地根。绵绵若存(注:绵绵若存:绵,篆文会“缠连的丝绵”意,《说文》:“联微也。”本义为连接细密的丝绵,引申为像丝绵一样连续不断。绵绵若存,形容连绵不绝而又微不可查,即不断之性。),用之不勤(注:不勤...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如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此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解语】合道之智慧整体观贯穿于国体...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人,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注:福:甲骨文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远,与物反,然后乃至大顺。【解语】上古合道顺德的人,并不是通过其所展现的教化,使人外求于事物...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2023.04.04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