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星期五
首页/人物传记/《颠覆史官的评论》辽景宗皇后萧燕燕传记

《颠覆史官的评论》辽景宗皇后萧燕燕传记

23 颠覆史官的评论在变态皇帝辽穆宗的统治下,明智的大臣们生怕祸及自身,都尽量少说话、少办事。萧思温应该是这些人的代表。对于这段时期的萧思温,后代史官在《辽史》中写道:“时穆宗湎酒嗜杀,思温以密戚预政,无所匡辅,士论不与。”责备萧思温为什么不在辽穆宗酗酒嗜杀的时候加以规劝。这些责备似乎不无道理。可是,怎么规劝呢?辽穆宗那样的情况,旁人能规劝得了吗?恐怕不只是...

23 颠覆史官的评论

在变态皇帝辽穆宗的统治下,明智的大臣们生怕祸及自身,都尽量少说话、少办事。萧思温应该是这些人的代表。

对于这段时期的萧思温,后代史官在《辽史》中写道:“时穆宗湎酒嗜杀,思温以密戚预政,无所匡辅,士论不与。”责备萧思温为什么不在辽穆宗酗酒嗜杀的时候加以规劝。这些责备似乎不无道理。

可是,怎么规劝呢?

辽穆宗那样的情况,旁人能规劝得了吗?恐怕不只是萧思温无法规劝,所有的人都没有办法。

当时似乎只有三条道路可选:要么谋反被镇压,要么隐忍,要么跟着做坏事。所以即便对于权威史料,我们也应该带着自己的头脑去做判断。因为史官们的有些说法,明显是旁观者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评论。

《辽史·穆宗本纪》中,萧思温的名字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应历十一年(961年)三月二十二日,我们无法从史书中看出萧思温当时是南京留守还是侍中,但可以知道,在这最后一次亮相中,萧思温以天上老人星出现为由,请求辽穆宗行赦免之事——这不就是一种劝谏吗?

然而,自此以后,萧思温基本上就销声匿迹了,史书中再见到他的名字已是八年之后辽穆宗即将死去之时。而这八年,正是萧燕燕早期成长的时期,是其价值观、人生观逐渐定型之时,是其进入政坛的长期准备时期。

可以想到,萧思温当时的状态必然对萧燕燕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做一些进一步的推想:

第一,担任南京留守时丢失关南之地,并被视为非常懦弱地不敢迎战,不仅使萧思温本人的形象受损,而且背上了骂名。从南京留守到侍中,萧思温的实权明显降低了;《辽史·穆宗本纪》中没有他的信息,也可以看出他在朝政中没什么作为;有可能他参与核心政治的事务已经很少;也有可能他所担任的“侍中”只是一个虚职,而他自己也已经蛰伏起来。

第二,萧思温毕竟是皇亲国戚,地位依然很高,潜在势力依然不小,而且依然能接触到辽穆宗。他也依然在密切地关注着朝廷的动态,能随时获知朝政中微妙的变化。

第三,在辽穆宗酗酒无度、滥杀无度、无法自控的时候,向来谨慎的萧思温更加谨慎了。

辽代鹰嘴瓷器(萧太后河文化馆藏)

第四,对于熟读史书、有着丰富历史经验的萧思温,基本上能看到辽穆宗的最终结果,所以将希望寄托在辽穆宗死后,暗中结盟,为自己的东山再起、洗去往日黑锅做准备。

第五,作为后族成员,再加上自己的三个女儿一个比一个优秀,堪称人中之凤,萧思温必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培养和训练三个女儿身上。当然,也会分精力培养他的养子。在这个过程中,萧燕燕必然经受过一些历练,只是史书中没有任何记录,无法推想。

第六,萧思温不仅培养自己的儿女,而且关注年轻一代的才俊,因为未来是他们的。他更是在宗室成员中寻找最值得辅佐的新的明主。耶律贤因此进入他的视野。

耶律贤是辽世宗的长子,父亲被察割刺杀后,没有子嗣的辽穆宗很关心耶律贤,甚至将他当自己的儿子看待。耶律贤年长后免不了会关心国家大事,然而有一次,当他与韩匡嗣谈论时势时,有位名叫耶律贤适的大臣阻止了他。耶律贤马上悟到如此大谈时势,终究会给自己惹祸,从此不复多言,这样才避免了辽穆宗对他的怀疑。也许正是这一点,耶律贤让萧思温刮目相看,将其结为亲密的联盟。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