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星期五
首页/人物传记/《室昉进献《尚书·无逸篇》》辽景宗皇后萧燕燕传记

《室昉进献《尚书·无逸篇》》辽景宗皇后萧燕燕传记

48 室昉进献《尚书·无逸篇》统和元年(983年)的一天,儒家经典《尚书·无逸篇》被摆在辽圣宗面前,这在当时是一件新鲜事。呈献这一经典的人物,是辽朝枢密使兼政事令室昉。《辽史》记载,室昉年幼时便谨厚笃学,长期潜心学习,不出外户达二十年之久,乃至熟知礼仪、精通文史,成为辽朝罕见的饱学知礼之士。辽太宗时,室昉被任命为知制诰,总礼仪事;辽世宗时,被任命为南京留守判...

48 室昉进献《尚书·无逸篇》

统和元年(983年)的一天,儒家经典《尚书·无逸篇》被摆在辽圣宗面前,这在当时是一件新鲜事。

呈献这一经典的人物,是辽朝枢密使兼政事令室昉。《辽史》记载,室昉年幼时便谨厚笃学,长期潜心学习,不出外户达二十年之久,乃至熟知礼仪、精通文史,成为辽朝罕见的饱学知礼之士。辽太宗时,室昉被任命为知制诰,总礼仪事;辽世宗时,被任命为南京留守判官;穆宗朝,累迁翰林学士;保宁年间,兼任政事舍人,辽景宗数次咨询古今治乱得失,室昉均奏对称旨,被改任南京副留守。在南京期间,室昉审案合理,决狱平允,因政绩迁升为工部尚书。此后又是一路高升,不仅担任枢密使的重要职务,而且还有很多兼职,并监修国史,堪称辽朝第一文臣。

辽景宗驾崩后,室昉以年老为由,请求解除自己的兼职,萧太后没有允许,以此表明对室昉的器重。这个方向标,也表明萧太后对文教的重视。

室昉的兼职中,其中一项是担任辽圣宗的老师。室昉既然感受到萧太后的深意,便琢磨如何回报。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将《尚书·无逸篇》呈献皇帝,作为上谏。此文内容如下: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三四年。”

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民无或诪张为幻。’此厥弗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不啻不敢含怒。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不永念厥辟,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

周公曰:“呜呼,嗣王其监于兹!”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周公说:“唉!君子立身行事,不可以贪图安逸享受。先知道耕地种田的艰难,然后再安逸,就会明了老百姓的苦衷。看那些老百姓,他们的父亲勤劳于农事,他们的儿子却不知道农事的艰难,只是贪图安逸。又粗鲁又自大,乃至于侮慢他们的父母说:‘你们都是跟不上时代的旧人了,什么都不懂。’”

周公说:“唉!我听说过去的殷王中宗,庄严恭让,有敬畏心,自己揣度天命,治理民众时也是心怀警惧,不敢有丝毫荒废疏懒。所以,中宗治理国家达七十五年。到了殷高宗治国的时候,由于他当太子时曾在外行役、劳作,所以爱护百姓。等他在位后,常保持沉默,三年几乎不说话。要么不轻易说话,而一旦说话,则所说的话非常合理。他也不敢荒废自安,而是很好地安顿着殷朝的国事。下至百姓上至大臣,都没有什么怨言。于是高宗治理国家达五十九年。到了祖甲,他认为替代兄长做国王是不义之举,于是逃亡民间,甘于当普通百姓。等他即位后,因为熟知民间百姓所依靠的是什么,所以能够保护惠及百姓,不敢轻慢无依无靠的弱势群体,于是,祖甲治理国家三十三年。自此以后,在位的殷王,生来就安逸。生来安逸,就不知道农事的艰难,不了解老百姓的劳苦,只是沉湎于享乐之中。从此以后,这些殷王没有能长寿的,有的在位十年,有的七八年,有的五六年,还有的只有三四年而已。”

周公说:“唉!只有我周太王、王季,能够严格自律,心怀敬畏。文王穿着老百姓的衣服,从事开荒种地的农活,和美恭敬,心中总想着保护百姓,惠及鳏寡之人。从早晨到中午,从中午到下午,忙得没有余暇吃饭,以求万民和谐。文王不敢在游逸享受中有所沉湎,使归附的各邦国首领也能正身供奉。文王接受天命时已是中年,但他在位达五十年之久。”

周公说:“唉!从此以后继嗣的周王,一定不要沉溺于观览、安逸、游玩、田猎,不可以只让万民供奉。不要这样讲:‘今天要纵情享乐。’如果这样,就不是民众的榜样,就没有遵从上天的命令,这样的人就会有罪愆,就会受到诅咒。不要像商纣王那样,受到外界的迷惑,自乱其德,把酗酒当做德行!”

周公说:“唉!我听说:‘古代的人,还能互相劝导告诫,互相爱护恩惠,互相教益训诲,老百姓没有互相欺诈互相诱惑的。’不听从这些老话,而是按照自己的主张,随意变动先王的政治法律乃至于大大小小的法令。老百姓就要么内心怨恨,要么口头诅咒了。”

周公说:“唉!殷代中宗、高宗、祖甲以及我周文王,这四个人堪称富有智慧的先导。当有人告诉他们:‘有人抱怨你责骂你。’他们就会自己更加敬守德性。如果他们有了过错,就会说:‘这确实是我的过错。’真是不敢含有任何嗔怒之心。不如此做,人们就会互相欺骗互相作假,说老百姓怨你骂你,你就相信了,就会像这样:不能从长远考虑国家的法度,不能敞开心胸,乱罚无罪之人,杀死无辜之人。如果这样,民众的怨恨汇合起来以后,就会集中在你的身上。”

周公说:“唉,周王你一定要以此为鉴呀!”

这篇文章是周公以自己的治政经验,并从商周以往帝王的成败兴亡为借鉴,教诲小皇帝不要贪于安逸,而要顺天勤政,胸怀宽广,敬慎安民,作万民的榜样。这一经典中的治国之要,深合萧太后心意,教诲辽圣宗用心学习、经常揣摩其中的深意,还特地郑重地嘉奖了室昉。

此后,室昉更加效忠于萧太后与圣宗皇帝。史称:“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度修明,朝无异议。”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