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9日星期四
首页/人物传记/葛洪《《抱朴子·内篇》中的养生之道》

葛洪《《抱朴子·内篇》中的养生之道》

三、《抱朴子·内篇》中的养生之道1.养生的理论《抱朴子·内篇》从宇宙本体论的高度来论证长生久视的思想。所谓“长生久视”就是生命的永久和具有超人的智慧,能洞察时势的变化,它是道教神仙的核心内容之一。葛洪认为“玄”或“气”是宇宙的本源,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玄”或“气”产生的,这与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最后一位自然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约前570年~前526年,图2-9...

三、《抱朴子·内篇》中的养生之道

1.养生的理论

《抱朴子·内篇》从宇宙本体论的高度来论证长生久视的思想。所谓“长生久视”就是生命的永久和具有超人的智慧,能洞察时势的变化,它是道教神仙的核心内容之一。

葛洪认为“玄”或“气”是宇宙的本源,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玄”或“气”产生的,这与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最后一位自然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约前570年~前526年,图2-9)在对待自然界方面的观点是高度一致的。而葛洪的“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这个观点又将自然界的本原推及到人自身,这就高于阿那克西米尼甚至整个古代希腊自然哲学学派,因为葛洪在寻求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与古希腊自然哲学学派只关心自然是完全不同的,又与古希腊其后苏格拉底、柏拉图(前427年~前347年)、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的人文转向不同,他似乎想将两种研究路径统一于养生。所以,葛洪认为养生重在行气。此外,他认为人体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精神对肉体有统率作用,但又依附于肉体,只有依靠肉体才能存在。因此,他主张形神兼修,“内修形神,使延命愈疾;外攘邪恶,使祸害不干”。

图2-9 阿那克西米尼

阿那克西美尼,古希腊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学者,阿那克西曼德(前610~约前545年)的学生。他继承了泰勒斯(前624~前547或546年)、阿那克西曼德前两位米利都学派自然哲学家的传统,进一步解析到自然的基本元素是气,气稀释成了火,浓缩则成了风,风浓缩成了云,云浓缩成了水,水浓缩成了石头,然后由这一切构成了万物。

《抱朴子·内篇》从人为什么会生病死亡,来说明养生为什么能强身健体、长命百岁。它认为健康是长寿的前提,人会生病的原因在于风寒暑湿的伤害。人所以有死亡的原因,在于欲求、百病、毒恶、邪气、风冷等的伤害,因此人如果能避免风寒暑湿的伤害,“内养形神”,外祛邪祟,就可以长生成仙。具体的做法是“令正气不衰,形神相卫,莫能伤也”以及“倘若导引肢体,运行气息,收回精蕴,弥补大脑,饮食有法度,起居中有节制,合理服用药物,神思守住一点,依天理,守禁忌,随身佩带符节玉玺,远离伤生害理小人,如此便可通达,并可以免除上述六种危及性命之害”。

2.养生之术

《抱朴子·内篇》所提到的养生之术主要有行气导引、守一和服食还丹金液、服食药饵等。但具有科学价值或部分具有科学价值的只有行气导引、服食药饵。

守一方法无论是理论依据和操作方面都很难做到,从葛洪对守一的论述即可见一斑。守一分为“守真一”和“守玄一”两种,“守真一”就是存一守真,使人神相通,能辟蛟龙恶兽、魍魉毒虫和兵刃之害。“守玄一”即守体内之神,比起“守真一”较为容易,但必须先斋戒百日,守一具有分身散形,自见身中三魂七魄,接见天灵地祇,役使山川之神的神奇效果。这一方法说得太玄乎和复杂了,学术界还有些研究者对此不断地加以解读,认为其有科学性,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

葛洪认为服食还丹金液可以长生。他所说的“还丹”即由丹砂(HgS)炼得的产物。烧炼丹砂时,其中所含的硫(S)变为二氧化硫(SO2),并游离出水银(Hg),水银与硫化合成黑色的硫化汞(HgS),硫化汞在密闭器内调节温度,便成为赤色硫化汞。这一变化过程称为还丹。“金液”即用化学方法制得的金(Au)溶液,或类似金溶液的药金(铜合金)溶液。葛洪之所以认为“还丹金液”为仙道之极,乃由五谷养人,草木之药愈疾,脂之养火不灭,铜青(亦名铜绿,即铜器上所生的绿色物。市上常用醋制铜,使生绿,收取晒干入药)涂脚不腐等联想、类推的结果。从思想方法的角度而言,葛洪的理论明显地犯有机械论和非类比附的错误,人体与无机物之间并不存在直接摄入和转化的关系,实践上难以取得成效,并且对人类极具危害。中国古代很多帝王就是服食丹药而亡,如晋哀帝司马丕、唐太宗李世民、唐穆宗李恒、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南唐烈祖李昇、明仁宗朱高炽、明世宗朱厚璁(嘉靖皇帝)、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等。

行气主要关涉体内元气的新陈代谢,其方法众多,主要是“胎息”。“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练习行气要循序渐进,首先以鼻吸气,然后闭气,以心默数数至120,再以口徐徐吐之。在吸入和吐出时,都不能使自己的耳朵听到气体出入的声音。其要求是将鸿毛放在鼻口之上,在气体出入之时,以鸿毛不动为准。要尽量延长吸气后到开始吐气的时间,逐渐练习到能数1000,就算掌握了胎息之法。行气的时间,应当在每天的半夜到日中这段时间,这段时间是天地“生炁”之时;从日中到夜半这段时间行气是无益的,因为这段时间是天地“死炁”之时。练习行气有一些禁忌,如不要饱食,不要吃“生菜肥鲜之物”,不要忿怒,否则令人“气强难闭”,或因气乱而导致咳嗽。胎息的训练,有利于强化和改变呼吸功能,起到调节整个身体机能和平衡身心的效果。现代学者研究认为,“胎息是调整人体血脉、腑脏乃至全身关窍、毛孔的内节律,使之和谐有序而出现的体呼吸现象,是修道者多年进行人体科学探索取得的实验成果。这也被众多武侠小说认为其是修炼内功中的真气运行,可见武侠小说家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例如金庸先生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在蒙古得到马钰传授的就是行气法门。

同时,行气必须辅之以导引(体操之类)之术,进行必要的身体锻炼。导引,一作“道引”,在古代也被称为“屈伸之法”“俯仰之术”或“堰仰之方”。因为人们主要是以屈伸、俯仰等动作来模仿动物的肢体活动的。导引在养生诸法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但在导引的方法上,却是各具巧妙的;在理论上,也是各言其是的。“行气不懈,朝夕导引,以宣动荣卫,使无辍阂”,人便可以肢体柔和,血脉流畅,病去身健。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图2-10),乃是了解中国导引发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导引图》中有彩绘的四十四个各种人物做各类导引的形象。每个图像均为一独立的导引术式,图侧并有简单的文字标出名目。这幅《导引图》充分反映了当时导引术式的多样性。从导引的功能方面看,既有用于治病的,也有用于健身的。从肢体运动的形式看,既有立式导引,也有步式和坐式导引;既有徒手的导引,也有使用器物的导引;既有配合呼吸运动的导引,也有纯属肢体运动的导引,此外,还有大量模仿动物姿态的导引。当今体操中的一些基本动作,在《导引图》中大抵也能见到,也可以说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体操图样。

图2-10 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

行气导引之术,剔除其宗教信仰色彩,其气功、按摩之类的方法,对于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后世体育卫生事业的发展都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服食药饵方面,《抱朴子·内篇》有部分是正确的,也有部分是极其有危害的。葛洪列举了金丹、黄金、白银、五芝、曾青、雄黄、云母、松柏脂、地黄、重楼等金石草木药物,认为服之皆可出病养性、身安延命、役使万物、飞行长生。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仙药》中尤其详细地记载了五芝的种类、形状、生长环境、采服方法及功效。就《抱朴子·内篇·仙药》所载各药饵的药性而言,服食实际效果并不在于长生不死,飞升成仙。

其中菌芝为灵芝草菌科生物,自古以来被视为“瑞草”“神草”,具有起死回生之功效,例如《白蛇传》中白蛇为救许仙盗去南极仙翁的灵芝,就是对这一药性的夸大认识,其实它的主要成分为核苷类、多糖、呋喃类、生物碱、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按现代中医学的观点,菌芝只是具有较高的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药用价值与强身健体的功效。

葛洪发现并利用这一菌科生物,乃是医学史和食品史上的一大贡献,如现在市场上的银耳(含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17种氨基酸等)、蘑菇(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灰分、硫胺素、烟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也属菌类。菌科生物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而且拥有食疗价值。

关于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草木药,葛洪《抱朴子·内篇·仙药》还列举道:“玄中蔓方、楚飞帘、泽泻、地黄、黄连之属,凡三百余种,皆能延年,可单服也。”现代中药证明:泽泻主含泽泻萜醇A、B、C,发挥油,树脂等,是利水消肿、渗温、泄热的良药。地黄有生、熟之分,都主要含锌醇、二氢锌醇、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黄连含小檗碱、黄连碱等多种生物碱,并含黄柏酮、黄柏内脂等,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葛洪所记的各种药饵及其药性,应当引起现代医学和科学的重视,以期进一步揭示药物健身祛病的化学机理,避免不当服用的危害。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