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星期五
首页/人物传记/《公孙弘》人物资料,《公孙弘》传记

《公孙弘》人物资料,《公孙弘》传记

公孙弘(前200—前121)西汉葘川国地川(今山东寿光)人。杂咏一百首之公孙弘(宋)刘克庄极力排舒黯,联翩去不回。惟应刀笔吏,时得到翘材。公孙弘,字季,一字次卿,被封平津(今盐山县)侯,是汉武帝时平民封侯的布衣宰相。公孙弘家庭贫穷,少时靠放猪、做狱吏谋生。西汉前期,士人的仕途大致有三:一是做郎官。家有中等财产(初指汉币十万元以上,汉景帝改为四万),自备车马服...

公孙弘

(前200—前121)

西汉葘川国地川(今山东寿光)人。

杂咏一百首之公孙弘

(宋)刘克庄

极力排舒黯,

联翩去不回。

惟应刀笔吏,

时得到翘材。

公孙弘,字季,一字次卿,被封平津(今盐山县)侯,是汉武帝时平民封侯的布衣宰相。

公孙弘家庭贫穷,少时靠放猪、做狱吏谋生。西汉前期,士人的仕途大致有三:一是做郎官。家有中等财产(初指汉币十万元以上,汉景帝改为四万),自备车马服装生活费,可以到京师做郎官,等候朝廷使用。二是在本郡做小官吏,财产不限。三是大官府指名征召。

建元元年(前140),汉武帝“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当时,公孙弘已六十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

元光五年(前130),朝廷复征贤良文学,淄川国复推公孙弘。公孙弘推辞说:“臣已尝西应命,以不能罢归,愿更推选。”但淄川国的人坚决推荐他,他应荐后就做了太常(学官)。汉武帝下诏策对,连续提出几个问题:“天人之道,何所本始?吉凶之效,安所期焉?禹汤水旱,厥就何由?仁义礼智,四者之宜,当安设施?属统垂业,物鬼变化,天命之符,废兴何知?”公孙弘对出了著名的“治国八策”,大意是以能任官,则能各负其责;去无用之言,则办事能办成;不做无用器物,则赋敛节省;不夺百姓农时,不妨害百姓人力物力,则百姓富裕;有德有功者提拔,无德无功者退位,则朝廷受尊重,群臣明退让之礼;罪行处罚得当,则奸邪行为停止。贤德奖赏得当,则臣子尽心尽力。以此为治民之本,又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民本思想。汉武帝对公孙弘精彩的对策非常赞赏,将他“擢拔为第一”,拜为博士。按照汉惯例,以列侯为丞相,而公孙弘无爵位。于是汉武帝下诏:“以高城(西汉时盐山县称谓)的平津乡六百五十户封公孙弘为平津侯。”汉代拜相封侯自此始。这样,公孙弘就由一介布衣一跃而为显赫的宰相。

公孙弘为人谈笑风生,知识渊博。他常说:人主存在的问题在于心胸不开阔,自以为是,不能广泛听取属下的意见;大臣存在的问题是不够节俭,追求奢华,不能廉洁从政。他虽位至宰相,却不慕富贵,不求荣华。公孙弘被招为贤良首要之后,率先垂范,步行上班。开用东阁招纳贤才,使其出谋划策。生活上他自己盖布被,吃米饭,只是一个肉菜而已。薪俸常常用来接济朋友,虽然“家无所余”,却赢得士人的爱戴,“以此贤之”。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