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9日星期六
首页/人物传记/《李允则》人物资料,《李允则》传记

《李允则》人物资料,《李允则》传记

李允则李允则(953-1028)北宋太原府盂县人。李允则,字垂范,曾任瀛州知州、沧州知州。李允则是济州团练使李谦溥之子,小的时候因才华出众而闻名,后来以祖荫补为衙内指挥使,改左班殿直。因为李允则的叔叔李谦升与赵匡胤是布衣之交,他的祖母阎氏当时也对赵匡胤很好,赵匡胤称帝后常接老太太到宫中叙旧,所以李氏家族与赵氏皇族的私交甚深。...

李允则

picture

李允则

(953-1028)

北宋太原府盂县人。

李允则,字垂范,曾任瀛州知州、沧州知州。

李允则是济州团练使李谦溥之子,小的时候因才华出众而闻名,后来以祖荫补为衙内指挥使,改左班殿直。因为李允则的叔叔李谦升与赵匡胤是布衣之交,他的祖母阎氏当时也对赵匡胤很好,赵匡胤称帝后常接老太太到宫中叙旧,所以李氏家族与赵氏皇族的私交甚深。

太平兴国七年(982),北宋从幽蓟一带撤兵,并开始在静戎军设置榷场,李允则被任命掌管榷场之事。回京之后,又奉命出使河东路,审判刑狱案件,这些都是原来未能解决的案件。又出使荆湖路,考察官吏之政绩,与转运使一同检查钱帛、器甲、刑狱之事,之后被提升为阁门祗候,负责治理、疏通京师附近各河道,首创了水门和郑州水磨。

至道三年(997)八月,西川戍卒刘旴领导士兵起义,军变被平定后,招抚使上官正上书要求在西川修筑城墙,宋真宗一时决定不下来,即派李允则与王承絗、阎承翰一起前往察勘。他们回京后,向宋真宗汇报说西川没有城的话,确实难以防守,最好还是按照上官正的意见修筑城墙。李允则等又上书说,如果部队分散了则势力被削弱,战事发生时无法调度应急,请将军队集结起来,驻扎在关键、险要之地,这也便于军事物质的供给。高溪州蛮族人田彦伊入侵,皇上派李允则到辰州,与转运使张素、荆南知府刘昌言一起讨论拒敌的方略。李允则认为对待蛮族不足以用兵,就把他们都招降了。

宋真宗任命李允则为供备库副使、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并嘱咐他:“我担任开封府尹的时候,毕士安曾对我说起你的家世,所以现在把湖南交给你去掌管。”李允则上书请求废除不当税种,百姓负担减轻多了。他激励农民克服懒惰,开垦山田。湖南两次发生饥荒,李允则先放赈后报朝廷,严防饥民饿死。第二年干脆以自己家里的财产作抵押开仓放粮。陈尧叟任湖南安抚使,百姓将李允则的政绩一一列举上报,要求他留下来,陈尧叟将此事上奏朝廷。宋真宗将李允则召回京师,与他接连讨论了三天,最后说:“毕士安真没有看错人哪。”

咸平四年(1003),李允则迁任洛苑副使、沧州知州。李允则在州内到处巡视,看到沧州乃战略要地,而饮水甚缺,军民无心守卫。于是,他立即着手整治、疏通浮阳湖,修葺营垒,开挖水井。不久,契丹兴兵来犯,老少之人都入住营垒而用水却不缺乏,又凿冰代炮,攻击敌人,契丹只好撤退了。宋真宗又召李允则回京,对他说:“以前有人说你凿井修屋是劳民伤财,等到现在契丹来侵犯时,才知道你这乃是防患于未然啊。”

景德二年(1005),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双方罢战讲和,两相修好,李允则即调任瀛州知州,他上书说:“朝廷已同意与契丹议和,即要选择好镇守边关的将领,谨守盟约,对于那些认为不应当与契丹议和的人,请都罢去。”真宗说: “这也是我的意思。”迁任西上阁门副使。何承矩任河北缘边安抚、提点榷场,在他病时,皇上令他自己择人代理公务,他上书请让李允则知雄州。

他在雄州任上,以保护东岳祠名义暗修瓮城加强防备,捕间谍,扩屯田,广交通,与民生息。他勤政惠民,清正廉洁,为官多年,却“身无兼衣,食无重羞,不畜资财”,且“平易近人,洞知人情,善抚士卒”,守河北边境20多年,为巩固边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允则晚年定居京师,有从契丹逃回的人,都让他们住在自己家里。天圣六年(1028)李允则去世。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