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星期五
首页/人物传记/《李中简》人物资料,《李中简》传记

《李中简》人物资料,《李中简》传记

李中简(1721—1781)清直隶任邱西郝村(今属任丘市)人。天宁寺题壁示具如上人(清)李中简残棋空六代,别墅见双林。花竹弄秋色,江山伤古心。香台初月影,禅板夜潮音。万劫回环地,真源试一寻。李中简,字廉衣,一字子敬,号文园,曾任湖广主考,提督山东、云南学政。著有《嘉树山房文集》 《李文园先生全集》等。...

李中简

(1721—1781)

清直隶任邱西郝村(今属任丘市)人。

天宁寺题壁示具如上人

(清)李中简

残棋空六代,

别墅见双林。

花竹弄秋色,

江山伤古心。

香台初月影,

禅板夜潮音。

万劫回环地,

真源试一寻。

李中简,字廉衣,一字子敬,号文园,曾任湖广主考,提督山东、云南学政。著有《嘉树山房文集》 《李文园先生全集》等。

李中简出生于仕宦之家,其高祖李魁春乃明朝贡生,举乡饮正宾(乡饮宾制度是旧时一项尊贤养老、宴饮欢聚的隆重制度。乡饮正宾档次最高,由皇帝钦命授予,是当地德高望重的人),卒后入任丘乡贤祠。曾祖李天叙,明拔贡,清初诏举贤良,任陕西平凉府通判,有“抚敌歼寇”之功,崇祀乡贤。祖父李仪古,廪贡生,选临城教谕。父李楫,字虚斋,国子太学生,候选县丞。

李中简幼时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其伯兄李中理对他督教甚严,加之他博闻强记,聪颖好学,收益良多。时顺天学政钱陈群纳为弟子,对其多有教诲和提携,在钱陈群的推荐下入保定莲池书院。乾隆九年,乡试中举,名列乡魁。在保定举行的一次观风试中,他的文章以刚劲俊秀而受到称赞,被取为超等第一。直隶学署以其品学兼优,特奖送他一方书有“一省伟人”的匾额。

乾隆十三年(1748),李中简考取二甲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院。未久,因父母相继去世,在家守制六年。乾隆二十年,守孝期满,赴京授职编修。继而升咸安宫学总裁,后典试山东任主考,入直上书房,擢升侍讲学士。乾隆二十四年,出任云南省学政,三年任满归京,仍入直上书房。他在担任云南省学政时,发现各学馆中可供学子们阅读的书籍甚少,除了四书五经外,很少见到其他书籍。为了丰富教学内容,给学子们提供更多知识,以开阔其眼界,他秉烛伏案,夜以继日,尽自己平生所学,为学子们撰成带有工具书性质的《行录》二书,为学子指点迷津。又摘选了司马迁、贾谊、韩愈等自西汉以来,直至明朝从祀孔庙的诸位先贤论著,以充实阅读内容。

李中简历来主张讲求实学,摒斥那些浮靡无用、华而不实的八股文。为了端正学风,为云南诸生撰写了《训士学行略序》一文,阐明正确的为学之道,殷殷开导,用意深远。在他看来,“明体达用,学行纯美”是办学宗旨,他殷切希望学生皆能照此原则进修,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正所谓“修之家则为良士,献之廷则为良臣。大展其所学,则为良公卿岳牧,有益于国,有益于民,有益于人心风俗。”这些论述深刻的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学教育的真精神,至今读来仍然不乏其现实意义。出于加强云南的文教事业和推行实学的考虑,李中简不止于言讲,且付诸身行。他每月按时到全省各地巡察,跋山涉水不惮劳苦。督饬各馆学、义学教习严课学生,了解诸生的学习情况。为防止教习敷衍学业,败坏学风,误人子弟,他又撰写了《饬诸生月课文》,颁发各官学、义学,敦促学官、教习认真履行教职。更为可贵的是,他以教育家的敏锐目光,洞悉云南官学和考试两项中存在许多弊端,积极思考革除旧弊,创立新法,并大胆向朝廷进言,表现出可贵的革新精神和为民请命的精神。乾隆二十六年,他接连给乾隆帝上了三道奏疏,请求在教育方面革故鼎新,在朝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三道奏疏都获得了朝廷的批准并施行。

后四年,分别典试湖南、湖北、山东等地。协办大学士、四库全书总裁蔡新叹服地说: “先生(指李中简)庞眉伟干,风度凝如。自侍内廷,持节枋文,服官中外数十年,事上接下,一以诚信,生平未尝有疾言遽色。凡见先生者,无论识与不识靡不肃然起敬。与人言,容色甚霁,款曲道故。而自诣先生欲有所陈者,微探意指,嗫嚅终席,终不敢吐而去……”李中简多年为官,对生活享乐则不甚追求,始终保持着朴素节俭的生活作风。就居处而言,简朴得令人感叹,居官多年竟未置自己的房产,曾和任国子监丞的伯兄李中理一起在崇文门外清华寺街,租了一所民宅居住。后来乾隆帝知道了他的清廉之状,敕赐园宅一处,登州知府赵怀玉感慨赋诗“僦屋屡愁生计短,赐园犹忆主恩宽”。在晚年退隐之后,曾与朋友的信中谈到自己生活的窘迫情形,信中说:“简行年六十,进取之意颓如,数年来徒以伯兄在官,兄弟相守,今孑然侨居旅食,自非长久计,欲归家则家无数椽,守株触藩,莫喻此情。”反映了他一生廉洁、不蓄私产、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嗣子李学颖在任职浙江常山县知县时,曾为当地的茶商书写牌匾,商家送他四十两润笔银,学颖因惦记二老在京清寒,将此银让人捎回,以尽侍亲之道,李中简兄弟二人甚不以为然,断然封银责子,命其将银退还商家,并回书告诫说: “汝以此金寄吾,吾非唯不喜,且倍加惊惧不安耳。”乾隆三十九年(1774),山东王伦率农民造反起义,因为王伦是他当年任山东主考官时取中的举人而受到牵连,接连被贬黜三次。但乾隆皇帝“念他平生谨慎依然赏给编修,仍命入直内廷” 。

李中简自幼做诗,早年得到诗坛巨擘钱陈群的点拨,又与沈阳戴遂堂先生讲论诗法,并不断与诗友切磋,深得写作要领。在诗论方面尊崇汉唐及宋代的诗歌传统,论者说他“于诗五古宗汉魏、盛唐,七古专学大苏”。有人把他和当时的文坛儒宗朱筠、朱珪、纪昀等人相提并论,称“先生在词馆与同里笥河兄弟及纪晓岚大宗伯齐名,相切摩一时,文誉冠冕海内”。李中简的诗文以“词洁而义宏,气充而理达”的特点与风格,广为传诵,为文人学士所崇尚,甚至被奉为楷模。其时的名士陆耀称赞说: “吾丘李廉衣先生,早负盛名,自其登第之日,闱牍一出,传诵艺林。”

乾隆四十二年,因病乞退,归隐在北京右安门内南榺草堂。从此杜门著述,潜心治学。乾隆四十六年病故。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