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9日星期四
首页/人物传记/《刘元震 刘元霖》人物资料,《刘元震 刘元霖》传记

《刘元震 刘元霖》人物资料,《刘元震 刘元霖》传记

刘元震 刘元霖刘元震(1541—1621)刘元霖(1556—1614)明直隶河间府任丘陈王庄(今属任丘市)人。刘元震,字元东,号复斋,官至礼部左侍郎。刘元震是河南按察佥事刘勃的长子,自幼俊秀端方。十三岁考入县学读书,精通诗、书、礼、乐、易、春秋。撰为文章,论理深雅,主司惊奇,推为当代神童。刘元震与同乡李汶,自幼一起学习玩耍,二人先后考入县学,同为诸生,后结为...

刘元震 刘元霖

刘元震(1541—1621)

刘元霖(1556—1614)

明直隶河间府任丘陈王庄

(今属任丘市)人。

刘元震,字元东,号复斋,官至礼部左侍郎。

刘元震是河南按察佥事刘勃的长子,自幼俊秀端方。十三岁考入县学读书,精通诗、书、礼、乐、易、春秋。撰为文章,论理深雅,主司惊奇,推为当代神童。刘元震与同乡李汶,自幼一起学习玩耍,二人先后考入县学,同为诸生,后结为金兰之好。李汶性格直爽,胸怀高远,常与元震及其弟元霖共同切磋文章。一日忽然叹息说:“吾邑诸生三百,眼底不见一人。”元震听了凑趣地说: “依我看,只有一人。”李汶会意,二人抚掌大笑。后来三人同朝为官,都是任丘八大家的显赫人物。

隆庆四年(1570),元震考中举人。明春京都会试,又考中进士,殿试二甲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撰写六部奏章、诏书、会典。皇帝喜文藻,常命元震题扇、撰铭、题诗赞、写对联等。元震才学渊博,所作无不雕篆精美,皇上非常满意。至万历朝又修嘉靖、隆庆两朝实录,连任六年,深受奖励。转侍读、充经筵讲官。又转迁庶子,补日讲,直起居注,官居近禁,是为皇帝服务的差使。万历皇帝十岁登基,元震侍讲。他善于结合词旨旁征博引,高容契合,深入浅出,画龙点睛。有时声音洪亮,有时语调低回。把文章讲得出神入化,深得皇帝赞赏。

万历二十三年(1595),上命大学士张位任主考,开科会试。元震为考官,衡文取士。试后,元震撰有《会试录后序》,评论当时士习之非,吏治之坏,深中时弊。众誉为名论,为当时舆论所重。后来主持国子临事,国子临为国家最高学府,贡士出身为选官正途。常有位高任重之士,出于其门。入临学子很多是皇族贵胄或高官子弟,所以时有越轨言行。元震据情深讲礼法二章。他说:“礼养有素,法治未然。”你们学得礼,虽有些素养,但对于法,就未必能懂得。礼是有一定的规范的,谨慎于法则必须勤学于礼。并写了两张条幅,挂在醒目地方以作惩劝。他奏请皇帝批准,各学校中年青品学行兼优的,每年选入国子监一人(拔贡)。从此很多英才纳入国学,济济人才实根于此。

当时太子尚未册定,群臣奏请。因皇后不良,王贵妃生长子常洛,郑贵妃生次子常洵。郑贵妃得皇帝宠幸,想册立常洵为太子。但废长立幼是祸乱的根由,所以久而不决。元震深知其情,进《请豫训皇储疏》奏请立嗣以长,以定国本。他引经据典、陈述利害,情词切切,万历帝为之感动。晋礼部左侍郎兼事府事,掌东宫诸官代号,辅导太子。作庶常馆讲官培育庶吉士,勤苦尽力,孜孜不倦。出其门下者,如刘一璟、孙如游、何宗彦等先后入客为宰相。每当元震开课,庶吉士们清理衣襟,端正座位,争先恐后。元震讲书,将事理条条敷陈,援引古今明白切直,不顾文章忌讳,不顾语言的避讳。旁边的太监不停以目示意,元震视而不见,照讲不顾。有同僚劝说你才华出众,性情刚直,如果稍能委婉随和,可以拜相。元震笑言不能扭曲天性,众皆喟叹。

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侵入朝鲜,中国援救失利。朝中遂有封倭之说,即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退兵朝鲜。元震极力反对,他认为是丰臣秀吉的缓兵之计,千万不可听信,而应该厉兵秣马,以胜顽敌。后来封倭失败,兵连祸结,七年不止,元震的意见得到了验证。那时西北边陲吃紧,警报频传。李汶已升为兵部左侍郎、左副都御史、三边总督,向元震辞行,并问边防之计。元震郑重要求他驾驭将士要推诚抚恤,使之精神鼓舞,则人自效力。李汶赴任边防,在外十二年取得极大成功。

朝廷为增加税赋,议行矿税。当权者问刘元震,元震断言不可。当权者说:“这是皇上的意思。”元震很坚决地说: “即使皇上,也有顺从的,也有不可听从的。在朝为官应敢冒犯雷霆,进行谏止。”元震上疏《论矿税为苛政》极言其为害国害民之策。后来矿税推行二十年,宦官从中渔利,假传圣旨,在全国招摇撞骗,导致富者倾家荡产,贫者卖儿卖女,国家动荡不堪。这时,元震父母已寿八十。元震上奏皇上,请假回家,孝养双亲。皇上不允。连请十余次,因此病倒,不能上朝。皇上这才答应,奉旨事见。

元震乡居二十年,天启年间选官共推元震为首,圣旨宣召时,元震已经逝世。赠礼部尚书,谥文庄,赐御碑。

刘元霖,字元泽,号用斋,官至工部尚书。

刘元霖是刘勃次子,自幼品貌端正,聪敏过人,用功良苦,能写一手好文章。万历七年(1579)中举人,次年中进士。报选吏部,授河南安阳知县。安阳风土习惯,骄横、傲慢、好斗,时常因小事触犯法律,案件多,难治理。元霖赴任后,了解民情,认真理政。他小节不究,小过宽恕,教育为主,因此安阳县面貌一新。因有政绩,升吏部文选司主事,掌天下官吏的升降调迁。元霖履新,咨询元震,元震说:“处危险境地,只要提高警惕,处处小心谨慎,一定能够转危为安的。你怎么不回想一下,当年治理安阳的历史经验。细心大胆,是能胜任的。”元霖受到兄长鼓励,毅然赴任。首先振纲纪、明法治,对是非功过认真考量,不受外界干扰。所提拔任用官吏,多是才华出众,品格高尚人士。因事调迁者亦皆心服,士子敬佩。任吏部主事八年,清廉尽职、政绩卓著者得提升重用,贪污腐败、苛政害民者都加以罢免法办。又所选用的官员,多为当时在德才方面深负名望的人,“绅士翕然归之” 。迁督回夷馆,管理接待来京的少数民族人士。

不久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奉旨巡抚浙江。浙江省诸路繁杂,更有海汛为灾,兵帅的给养和纺织制造尤为繁杂难办。元霖到任,首先把握主要环节,激扬正气,肃清吏治,风气为之一新。浙江兵饷每年不足,驻军纪律松弛,是一支散漫不整,毫无战斗力的队伍。元霖叹息说: “老百姓空着锅底,兵卒倒像娇生惯养之子。怎能使百姓饿着,养活这些骄兵悍卒呢。于是核实名额,精简人员,对一些人浮于事的兵员,给以妥善处理。削减额外兵饷15000余两,这样每年兵饷都绰绰有余。当时海氛不靖,有时倭寇出没,掠夺沿海百姓。元霖布警戒,建哨卡,监视敌情。元霖对人们说:“必须提高警惕,以防意外,否则我是寝食难安的”。兵部下令调天津军官到浙省带兵,调浙省军官到蓟州带兵。元霖说:“将军不熟悉兵士,如何战胜敌人,建立功业呢?”后来倭寇侵扰,都是浙江的将官带兵将倭寇驱逐。这时倭寇内讧,元霖乘机用兵突击,大败倭寇。元霖据实战情况编写《兵务》六条,并绘制沿海堞垣、水寨等海防图以供兵部参考。兵部以此作为军令,命令海防驻军,必须照此执行。

矿税事起,内臣来浙催税,浙人惊恐。元霖上奏说:“浙江以数万两银两以供织造,以百万银两以供军饷,负担已经够重,怎么又以矿税来残害百姓?”建议皇上罢免,不报。船舶征税事起,很多太监以此为肥差假借皇上旨意,纷纷拥入浙江。他们敲诈勒索,为非作歹,妄自动用省中库藏解运省府余盐,并提议纺织制造归内监管理。种种劣行,使元霖忍无可忍,下令不论有无圣上旨意,一律停止,太监们这才不敢妄动。又以时政拂民,调停无策之状,急以“停止矿税”之疏奏请,论证矿税害国害民之结果,太监贪婪无度种种罪状。疏奏直言不讳,敢犯雷霆之怒,有古谏官之风。元霖巡抚浙江共计八年,上为国家筹划,下免百姓之忧,精心经营,细心计划,节约银两以百万计。父母年老,几次奏请终养,不得应允。不幸讣音传来,父亲病没,回家丁忧三年。

万历三十二年(1604)入朝,授工部侍郎。历任代工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兼工部尚书,工部尚书并署都察院都御史。工部属下设有虞衡清吏司、都水清吏司,两司经营广泛,往往与内务府重叠,如山水、园林、鸟兽、花木等等。太监为博得皇上欢心和部员胥吏勾结起来,每年兴建很多项目,所需费用多得惊人。元霖把这些项目全部裁除,贪婪的太监们敢怒不敢言。福王常洵是万历帝的宠儿,在文武百官谏阻下没当上皇帝,封为福恭王,建藩洛阳。他大婚花银两三十万,建宫邸花银两二十八万。赐庄田四万顷,河南肥沃土地不够,以山东湖北土地来补。皇帝又遣太监为税使、矿使将搜括来的明珠异宝不下亿万全部赐与福王。当开始建宫邸时皇帝下诏大兴土木,木材的运输要经四川、湖南、贵州三省,花费巨大。元霖坚持不办,并连疏上奏。奏疏中有:“搜括还外府,以征摧为经费,勿徒取诸民也。”皇帝无言以对,只好作罢。

元霖每遇兴办工程,必选有才干人员专门管理,月查岁考,保证了工程质量,杜绝了跑冒滴漏。元霖治理河流,开挖河道,厚培堤防,疏通水流,杀落水势。严防奸猾官吏利用河堤决口,虚报冒领治河银两,严惩贪污和失事的官员。从此,奸胥滑手不敢为非。

元霖为官三十余年,为国为民昼夜操劳,尽心尽力。卒赠太子太保,赐葬。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