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拜”诗人方干
◇方干像...
◇方干像
方干 (809—888) ,字雄飞,“睦州诗派” 的领军人物之一,睦州桐庐人,祖籍新定 (今浙江淳安),后迁居桐庐白云源 (今浙江桐庐芦茨乡)。章八元之外孙。父名肃,举进士。幼从父学,喜吟咏。徐凝一见,大为器重,授以诗律,遂从其学诗。姚合出守杭州,方干带着诗作前往拜谒,因干兔唇(缺唇) 貌丑,姚合颇为轻视,及至坐定阅卷,大为惊叹,以客礼款待数月。凡有登山临水,优游赏景之举,无不携之同往,宾主唱和甚欢。懿宗咸通年间,屡次赴试,皆因貌丑不第,遂隐居会稽鉴湖,以诗酒自娱。咸通末,浙东观察使王龟知其耿直有才,欲向朝廷举荐,推荐他去谏署任职,后王龟病卒,事竟无成。方干与段成式、吕述、于兴宗、李群玉等交游唱和,与郑仁规、李频、陶详为三益友。方干终身不仕,以诗闻名江南,人谓 “官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方干死后,门人私谥 “玄英先生”。昭宗光化三年 (900),韦庄奏请追赐进士及第,有 《玄英集》 八卷传世。方干为人质朴多礼,见人辄三拜,时人戏称之为 “三拜先生”、“方三拜”。后来,遇到良医,将缺唇补好,但年岁已大,也失去了入仕的兴趣,再也没有去参加考试。
◇严子陵钓台 陈松林 作
方干相貌虽然丑陋,但却有一颗玲珑的诗心。“干之为诗,浸肌涤骨,冰莹霞绚,嘉肴自将,余隽不吮” (王赞 《元英先生诗集序》) ,“其秀也,仙蕊于常花; 其鸣也,灵鼍于众响”(《韵语阳秋》 引孙郃语),宋尤袤编的 《全唐诗话》,选录方干诗数首,并对方干作出很高的评价: “干为诗如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齐梁以来,未之有也。” 四库馆臣引何光远 《鉴戒录》 评语称: “干为诗炼句,字字无失,咏系风雅,体绝物理。” 论曰: “盖其气格清迥,意度闲远,于晚唐纤靡俚俗之中,独能自振,故盛为一时所推。”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见方干诗思超群,不为时俗所拘,其诗名能传遍江南,获得时人的推崇,是有其独特的魅力的。
方干一生未仕,但不能说他就没有求仕的愿望,这一方面是世俗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生计问题。为了求仕就必须与官员和社会各界交游接触,以诗干进亦以诗干名,他留下的三百多首诗里,咏物寄怀和交游投赠之作占了相当大的篇幅。由于交游面广,因此,他的诗作中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也就很广,成为后世研究晚唐社会的极好资料。
方干晚年移居会稽,但他一直怀念着家乡,思乡之作有很大的比重,如 《思桐庐旧居便送鉴上人》、《送乡中故人》、《忆故山》 等等,其《送乡中故人》 诗云:
少小与君情不疏,听君细话胜家书。
如今若到乡中去,道我垂钩不钓鱼。
“独上高楼望,蓬身且未宁。” (《忆故山》) 方干对家乡的山水草木充满热情,他的许多广为传颂的名篇佳句都是描写家乡景物之作,如写七里泷风光的 《暮发七里滩夜泊严光台下》:
一瞬即七里,箭驰犹是难。
樯边走岚翠,枕底失风湍。
但讶猿鸟定,不知霜月寒。
前贤竟何益,此地误垂竿。
方干隐居的白云源,就在七里滩头严光钓台对岸,他对这里的景物十分熟悉,因此,他写七里滩也就特别到位,“一瞬”、“箭驰”、“风湍” 皆极言水势之湍急,桅杆傍着青山而走,躺卧在船舱中,就像是在枕着湍急的水流在睡觉,猿鸟、霜月为苍翠的七里泷点缀了原始和凄清的气氛,将七里泷的特色一一点出,成为古今写七里泷的名篇。
千峰榭乃睦州郡中名胜,宋代范仲淹和陆游的诗文中都提到过,并被绘入南宋初年的 《严州图经》。对于千峰榭的建造年代,地方志上仅说建于唐,但不知道建造的确切时间,因此,方干的《题睦州郡中千峰榭》 就成为描写千峰榭的第一首诗,也是千峰榭建于唐代的有力佐证。诗云——
岂知平地似天台,朱户深沉别径开。
曳响露蝉穿树去,斜行沙鸟向池来。
窗中早月当琴榻,墙上秋山入酒杯。
何事此中如世外,应缘羊祜是仙才。
睦州府衙建有后院,古人称之为郡圃。圃者,园圃也,原指菜园子,称官衙后院为郡圃,含有重农的思想,意在提醒官吏们不要忘了以农为本,要重视农业,但发展到后来,种菜只是个陪衬甚或幌子,其中已建满亭台楼阁,栽满花草树木,专供官员们公余游宴赏乐的了。这从宋代 《严州图经》 中的子城图中可以得到证明。郡圃中有桂馆、潺湲阁、木兰舟,并挖有莲池,甚至开凿了专门供官衙酿酒用的酿泉。千峰榭建在子城 (保护郡衙的小城,应该是围墙一类的建筑,但十分坚固,否则上面是无法建亭的) 之上,是郡圃中最显眼的建筑物,传统的严陵八景中就有“千峰古榭”一景,可知其影响之大。
榭,指台上盖的高屋,宋玉 《招魂》 篇有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之句,可知先秦时即已有榭,并大都临山而建,千峰榭正包含了这些传统的文化元素在里面,因此方干写千峰榭会有“平地天台” 之句,又因建在内衙,故又有 “朱户深沉” 的感觉。二、三两联“曳响露蝉穿树去,斜行沙鸟向池来。窗中早月当琴榻,墙上秋山入酒杯”,历来为人们称道。
《侯郎中新置西湖》 和 《陪胡中丞泛湖》 二诗是写睦州西湖的。据南宋 《严州图经》 记载,睦州西湖浚筑于唐懿宗咸通年间,为刺史侯温所筑,但没有更多的史料,方干这两首诗遂成为记载严州西湖的诗史,为我们描画出了一幅生动而鲜活的新开西湖的画面:
远近利民因智力,周回润物像心源。
菰蒲纵感生成惠,鲸鲔那知广大恩。
潋滟清辉吞半郭,萦纡别派入遥村。
砂泉绕石通山脉,岸木粘萍是浪痕。
已见澄来连镜底,兼知极处浸云根。
波涛不起时方泰,舟楫徐行日易昏。
烟雾未应藏岛屿,凫鹥亦解避旌幡。
虽云桃叶歌还醉,却被荷花笑不言。
孤鹤必应思凤诏,凡鱼岂合在龙门。
能将盛事添元化,一夕机谟万古存。
——方干《侯郎中新置西湖》
西湖之水来自城北的乌龙山,原是一条汇入新安江的溪流,后积潴成池,侯温加以疏浚扩大,用以蓄水溉田,成为一方水利,也成为一处风景。因位于城西,故名西湖,“砂泉绕石通山脉”,道其来水之源,“潋滟清辉吞半郭”,状其水面之宽足可当半座州城。凫鹥鲸鲔写其禽鱼,菰蒲荷花写湖中之草木,桃花岸木乃沿湖景色,成为一处游人仕女争相游赏的名胜了。
大约三十多年后,晚唐大词人韦庄流落到今浙西,在睦州、婺州、衢州一带漂泊,在睦州也逗留了一段不短的时间。晚年入蜀之后,身居高位的他,回想当年在浙西一带的漂泊生涯,写下了一首感情深挚的诗——
睦州江上水门西,荡桨扬帆各解携。
今日天涯夜深坐,断肠偏忆阿银犁。
——韦庄 《忆小女银娘》
可知西湖一旦形成,便成为州城名胜,“荡桨扬帆各解携”,游人仕女,纷至沓来。当年,韦庄曾带着宠爱的小女儿银娘到湖山游赏。西湖的风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到晚年还常常想起。爱女银娘也许遭到了什么不幸,或夭折,或离散,以致美好的时光成为伤心的回忆,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
睦州西湖至今犹存,为 “天下三十六西湖” 之一。新近已疏浚修整一新,重建了宝贤书院和牌坊亭阁,望着 “桃叶歌”、“荷花笑” 的美丽风光,红翠满目,风送荷香,就不由人想起一千多年前方干写下的 “远近利民因智力”、“一夕机谟万古存”的诗句来。仿佛看到瘦削的诗人穿过一千多年的时空隧道,拈着白髭须,笑盈盈地临风而立,凭栏欣赏西湖的风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