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主要事迹简介
巴金巴金(1904年—),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有佩竿、王文慧、巴比、余一、欧阳镜蓉等29个(见张晓云、唐金海《巴金笔名考析》,1980年)。祖父李镛,曾任知州,有《秋棠山馆诗钞》。父李道河,曾任广元县知县。母陈淑芬。长兄李尧枚、二兄李尧林、二姐李尧桢、三姐李尧彩、弟李济生。...
巴金
巴金(1904年—),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有佩竿、王文慧、巴比、余一、欧阳镜蓉等29个(见张晓云、唐金海《巴金笔名考析》,1980年)。祖父李镛,曾任知州,有《秋棠山馆诗钞》。父李道河,曾任广元县知县。母陈淑芬。长兄李尧枚、二兄李尧林、二姐李尧桢、三姐李尧彩、弟李济生。
5岁,随父离成都至广元,入家塾。晚间,母亲教三兄弟按《白香词谱》吟诵,是最初的文学启蒙。10岁失母,13岁失父。14岁,进基督教青年会英文补习学校,一月后因病辍学。16岁,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同年加入“半月社”。1921年4月,在《半月》发表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署名芾甘。1921年参予创办《宣言》。1922年,主持编辑《平民之声》周刊。又在《时事新报》副刊发表《被虐者底哭声》诗十二首,是最早的诗歌作品,署名“佩竿”。1923年,与尧林相偕出川,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附中。1925年毕业,因患肺病未考大学,到上海养病与真恒等在上海成立民众社,并出版《民众》半月刊。
1927年1月,和好友卫惠林赴法国,想学法文,多读些书。1928年8月,中篇小说《灭亡》完稿。故事发生在1925年的上海,青年杜大心怀着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憎恨,向往革命,在绝望中,进行盲目的个人暗杀活动,后被捕遇害。作者说他是“病态的革命家”。有的评论者将《灭亡》归入“新写实主义”,甚至称之为“革命文学”。作品署名巴金。“我不愿用自己的真名,想到一个在法国的留学生,不久前在昂热自杀的巴恩波,就采用了一个‘巴’字,以示纪念;‘金’是那个学哲学的朋友建议采用的。‘巴金’不是我有意取的笔名,那时候我并没有想到要把自己的一生和文学联系在一起。”(唐金海、张晓林等《巴金访问荟萃》,1979—1987年,以下简称《荟萃》)书稿寄到上海,为主持《小说月报》编辑工作的叶圣陶所赏识,1929年1月开始在20卷第1期连载。巴金说:“我在沙多—吉里,一边流着泪一边写这书。……我不是杜大心,我不赞成他的道路,但我不能阻止他走自己的路,按照他的性格,最后他只能毁灭。我为他的死而哭。”(《荟萃》)
1928年12月, 自法国回上海定居。
1930年,连续写成《初恋》等10个短篇小说,连同后来的几篇,于次年编成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复仇集》。
1931年,完成《激流三部曲》之一的《家》、《爱情三部曲》之一的《雾》、《革命三部曲》之二的《新生》,和《光明集》中的十几个短篇小说,成为其创作的第一个丰收年,“从这一年开始我才开始‘正式地’写起小说来”。《家》是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931年在上海《时报》以《激流》为名连载,立即引起轰动,后由开明书店出版。1949年前出过30多版,1949年至1978年仅北京就印行15次,还曾3次拍成电影,是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家》在“五四”后广阔而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描写成都一个官僚世家内的恩与仇、爱与恨。它有近20个长辈,30个以上的兄弟姐妹,50个男女仆人,高老太爷统治着这个四世同堂的封建王国。巴金的大哥李尧枚是觉新的原型,而觉民、觉慧身上,有二哥李尧林和巴金自己的投影。《家》表现封建家族制度的罪恶,和它的叛逆者的反抗,它的主题是强烈的反封建。巴金写道:“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我要为过去那无数的无名的牺牲者‘喊冤’!我要从恶魔的爪牙下救出那些失掉了青春的青年。”(《关于〈家〉》)它教育了现代中国的几代人,许多青年是在觉慧这个艺术形象的启发下,投身革命的。半个世纪后,巴金说:“‘高老太爷’还有,还在活动,有各种各样的 ‘高老太爷’,都生在封建主义这条根上,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非反封建不可。”(《荟萃》) 1932年,完成中篇《海的梦》等,完成《爱情三部曲》之二《雨》。
1933年9月,到北平,住在沈从文家。12月,完成《爱情三部曲》之三《电》。《爱情三部曲》描写“一群青年的性格,活动与死亡”。“不过借助用恋爱关系来表现主人公的性格”(《〈爱情三部曲〉总序》)。这是巴金最喜爱的作品。本年,与鲁迅、茅盾、叶圣陶等相识。1934年,章靳以、郑振铎创办《文学季刊》,应邀担任编委,迁人三座门的编辑部,与李健吾、卞之琳、曹禺、何其芳、萧乾等青年作家来往。曾编发曹禺的话剧《雷雨》,震动剧坛。11月去日本,行前鲁迅、茅盾等曾为其饯行。
1935年8月返回上海,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并主编《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从1935年底到抗战前的不足两年时间内,《文学丛刊》就出版四集64种,抗战到解放前又出版10种。还主编《水星》、《文季月刊》,以及《译文丛书》、《新时代小说丛刊》、《文学小丛书》、《现代长篇小说丛书》等,编选和出版了鲁迅、茅盾、郑振铎、曹禺、艾芜、叶紫、何其芳、罗淑等人的作品。作为优秀的编辑家,巴金对扶植文学新人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萧乾说:“他不是拿着一个装了五号电池的小手电只顾为自己照路的人,他是双手高举着一盏大马灯,为周围所有的人们照路。”(《挚友、益友和畏友巴金》)
1936年6月,在鲁迅、黎烈文、茅盾、曹靖华等人的《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上签名,10月又在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人的《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上签名。鲁迅称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10月19日,鲁迅逝世,巴金曾为其守灵,称自己“只是他的读者和学生”。《文季月刊》编发《哀悼鲁迅先生特辑》,并以编辑部名义发表《悼鲁迅先生》。1983年10月,访问绍兴鲁迅故居,在鲁迅纪念馆留言簿上写道:“鲁迅先生永远是我的老师。”
1937年抗战爆发,与茅盾合编《呐喊》、《烽火》等文学杂志,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救亡日报》编委。1938年3月,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在八年抗战中,巴金辗转于上海、广州、武汉、昆明、成都、重庆、贵阳、桂林之间,全身心投入神圣的抗日民族解放运动。八十年代,巴金在接受访问时,曾回忆说:“当时有些人在桂林报纸上批判我。我很生气,就写了一篇《死去》。事后觉得,纠缠在这些事情上不值得;再说,我的器量也太小了。”(《荟萃》)
1938年,创作《激流三部曲》第二部《春》。出版杂文集《感想》,在前记中,第一次提出“说真话”:“我在那里面说的全是真话。而且我以为我们在这时候应该说真话。”
1939年10月至1940年5月写作《秋》。《春》和《秋》两部续篇,表现的仍然是旧家庭的衰落与新一代的反抗。而《秋》,“是一种强有力的震惊”。它鞭辟入里地描写家族之争,把人物生理的和心理的病态,扭结在一起,在艺术典型的塑造方面,有独特成就。历时10年,《激流三部曲》至此全部完稿,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三部曲充满着悲剧性,也充满着反抗性,“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力量的源泉是青春,“我始终记住: 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鼓舞我的源泉。”(《〈家〉后记,1951年》)
1938年至1942年,创作《火三部曲》(又名《抗战三部曲》)。描写一群青年知识分子在上海、皖西的救亡活动,以及他们在“火的包围”中的成长。1943年创作长篇《火》。12月,与英国神父赖诒恩就“生活”与“道德”关系笔战,坚持生活决定道德的观点,表现出对高尚的道德理想、伦理原则的追求。
1944年5月,在贵阳花溪镇与萧珊(陈蕴珍,浙江宁波人,1917—1972年,曾在中山大学、西南联大读英语、历史专业)结婚。是年,创作中篇小说《憩园》。通过一座公馆主人的更迭,描写纨绔子弟的堕落,“替垂死的旧社会唱挽歌”。(巴金《〈憩园〉法译本序》)美丽而善良的少妇万昭华,是作者赞美的人物,她希望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但也只能在寂寞中陨灭。1945年,屠格涅夫《散文诗》中译本出版。《第四病室》完稿。
1946年,返上海。年底,完成一生中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寒夜》。写汪文宣、曾树生一对平凡的夫妇,在战争、失业、疾病、贫困的交相压迫下,精神的崩溃,以至最后的死亡。巴金说:“《家》和《寒夜》内容不同,但都写家庭,写青年人的命运,都有我自己的感情, 自己的血泪,我都喜欢。”(《荟萃》)。
1949年7月,赴北平出席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被选为常务委员。9月,出席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政协委员。10月,参加开国大典,登上天安门。1952年和1953年两次赴朝鲜前线,写作《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等多篇战地通讯,后辑为《生活在英雄们中间》、《英雄的故事》。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后连续担任第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以后连续担任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作为中国人民的文化使者出国访问和参加各种国际会议,“文革”前到过波兰、苏联、东德、朝鲜、印度、日本、越南等国家。1956年,参加作协理事会,发言提出“让一个从事创作的人有充分的时间”,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与靳以共同主编的《收获》在上海创刊。
1957年前后,“相信了别人的每一句话”,在思想上“搞不清楚”。(《荟萃》) 1958年,因《法斯特的悲剧》一文,第一次受到公开批评。在给苏联汉学家的信中称:对我过去作品的批判,有些是正确的,有些对我作品有些误解。1962年5月,在上海第二次文代会上作《作家的勇气和责任》的发言,说道:“既然打着作家的招牌,就必须认真写作,必须重视作家的勇气和责任心。”同时对“左”的人物进行抨击:“他们听见新鲜的歌声,看到没有见惯的文章,他们会怒火上升,高举棍棒,来一个迎头痛击。”
1966年夏,“文革”大动乱席卷全国。9月被抄家,10月,成为“审查对象”,不断受到批斗。“文革开始的时候,有段时期,又是抄家,又是批判,真以为自己的作品一无可取,那都是因为迷信的结果”。(《荟萃》)1962年5月,上海作协成立“打巴小组”,6月20日,上海文化系统召开“打倒反动学术权威巴金电视斗争大会”。1969年,随作协去松江县辰山公社参加劳动。1970年去奉贤县五七干校劳动。劳动期间,继续接受批斗。1972年8月,妻子萧珊忍辱死去,始获准留在上海。1973年7月,上海市领导“决定”: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戴反革命帽子,发给生活费,做翻译工作。1973年至1975年,重译屠格涅夫《处女地》。1975年,翻译俄国赫尔岑100万字的巨着《往事与随想》。1975年,关系转至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译室英文组。1977年5月18日,被迫沉默11年后,在《文汇报》发表散文《一封信》。
1979年,重访法国。准备写作长篇小说《一双美丽的眼睛》,反映文化大革命中知识分子的命运,后未果。1980年4月访问日本,作《文学生活五十年》和《我和文学》的讲演,呼吁“作家把心交给读者”。1981年3月,倡议筹建现代文学馆,为该馆捐赠巨款和珍藏手稿、照片、书籍等3000余件。9月,三访巴黎,出席45届国际笔会,在会上提出“它应当成为世界作家的讲坛,它应当成为保卫世界和平、发展国际文化的一种强大精神力量。”编定十卷本《巴金选集》。1984年赴日本出席47届国际笔会。又赴北京,与夏衍、胡风等参加中国现代文学馆开馆典礼。
1986年,《随想录》(《随想录》第一集、《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共150篇、42万字,历时8年完成)出版,“《随想录》是我最后的着作,是解释自己,解剖自己的书”。“这是说真话的书,也是表现我的爱和憎的书,有‘忏悔’,有‘揭露’,也有‘希望’,它们是我一生思想的总结。”“我快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要燃烧自己,把自己的热情都贡献出来。”(《荟萃》)《随想录》提倡“说真话”:“我大喊:人只有讲真话,才能够认真地活下去”;主张“建立文革博物馆”:“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那许多在文革中受尽血与火磨炼的人是不会沉默的”,“惟有不忘过去,才能作未来的主人”。文化界人士认为:作为巴金80年人生经验和60年文学活动的总结,《随想录》代表了同时期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佳构,它的影响和价值,也已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和文学范围。1993年,本书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其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受害者的严肃反思,一个正直心灵的痛苦自审,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自己责任的拷问。
1980年当选为中国笔会中心主席。1981年、1984年、1997年,多次被推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96年,中国文联主席团聘请巴金为中国文联荣誉委员。
1987年,“巴金文学创作生涯60年展览”先后在北京、上海举行。1989年11月,首届巴金学术研讨会召开。1991年9月,“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1992年,巴金铜像在南京师大附中揭幕。1996年,“巴金文学创作生涯70年展览”在福建泉州举行。泉州黎明大学建立“巴金研究所”。
1993年,亲自编定的《巴金全集》26卷本面世。1997年,王仰晨(树基)编《巴金书简——致王仰晨》出版。1998年11月《随想录》手稿本出版。
近年获得:但丁国际奖(1982年)、法国最高荣誉勋章(1983年)、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1984年)、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外籍院士(1985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人民友谊勋章(1990年)、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1990年)、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资深作家敬慰奖(1993年)、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1993年)等。
据新华社报道:1998年11月25日,上海华东医院巴金病室鲜花簇拥,香气可人,在人们的声声祝福中,老人度过95岁生日。早几日,巴金老友柯灵、王辛笛、黄裳等前来探望他。巴金说:“现在,我想的是祖国和人民。”冰心送来的花篮全部用康乃馨缀成。飘带上写着:“巴金老弟生日快乐。”为纪念巴金九五华诞,上海图书馆、上海作协等联合举办巴金着作版本展览,共展出巴金作品152部,计176种279册,主编丛书、期刊14种,发表于五种早期报刊的作品五部,以及国外出版社出版的巴金作品外文译本23种。
有一女一子:女李小林(1945年— ),《收获》副主编。子李小棠(1950年—)。
巴金着译约1000万字,亲自编定或审定的有:《巴金文集》14卷(1958—1962年)、《巴金选集》10卷(1982年)、《巴金全集》26卷(1993年)、《巴金译文全集》10卷(1997年)。
着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 《灭亡》 (1929年)、《激流》(《家》1931年)、《雾》(1932年)、《春天里的秋天》(1932年)、《砂丁》(1932年)、《新生》(1932年)、《雨》(1932年)、《电》(1933年)、《春》(1938年)、《火》(1938年)、《秋》(1939年)、《火》(第二部1939年)、《火》(第三部1943年)、《憩园》(1944年)、《第四病室》(1945年)、《寒夜》(1947年)等。短篇小说集:1929年至1949年,有70多篇,结集为《复仇集》、《光明集》等13本;1949年后有《英雄的故事》等3本。散文集:1927年至1947年,有《忆》、《海行杂记》等18本;1949年后有《华沙城的节日》等11本。
“文革”后新着、旧着选集:《创作回忆录》(1981年)、《序跋集》(1982年)、《巴金杂文选》(1982年)、《巴金散文集》上下(1982年)、《怀念集》(1983年)、《童年的回忆》、《巴金论创作》(1985年)、《随想录》5册(1986年)、《雪泥集》(1986年)、《巴金六十年文学》(1987年)、《巴金书简》(初编,1987年)、《巴金书信集》(1988年)、《巴金书简——致王仰晨》(1997年)等。
年谱有:贾植芳顾问,唐金海、张晓云主编《巴金年谱1904年—1986年》(1990年)等。
传记有:《巴金自传》、陈丹晨着《巴金评传》(1981年)、李存光着《巴金传》(1994年)、徐开垒着《巴金传》(1996年)、李存光着《巴金》(1997年)等。
回忆录有: 田一文着《我忆巴金》等。
研究着作有:李存光《巴金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道路》、谭兴国着《巴金的生平和创作》、张慧珠着《巴金创作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