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人物传记/《梁漱溟》主要事迹简介

《梁漱溟》主要事迹简介

梁漱溟梁漱溟 (1893——1988年),蒙古族,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名焕鼎,字寿铭,20岁后又字漱溟,曾用笔名寿民、瘦民等。远祖为元朝宗室。父济(1858—1918年),内阁侍读。着有《桂林梁先生遗书》。母张氏,大理人,白族。曾在北京女学传习所任教。兄焕鼐,日本明治大学商科毕业;妹焕诘、焕绅,均毕业于京师女子师范学堂。...

梁漱溟

梁漱溟 (1893——1988年),蒙古族,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名焕鼎,字寿铭,20岁后又字漱溟,曾用笔名寿民、瘦民等。远祖为元朝宗室。父济(1858—1918年),内阁侍读。着有《桂林梁先生遗书》。母张氏,大理人,白族。曾在北京女学传习所任教。兄焕鼐,日本明治大学商科毕业;妹焕诘、焕绅,均毕业于京师女子师范学堂。
6岁,入中西小学堂。8岁后,先后就读于公立小学堂、蒙养学堂。早慧,受到父亲的人格感召,幼即萌露对国家的责任感、超迈世俗的见解和“一片向上心”。10岁起即“好用思想”,至20岁以前,受父亲“务实”主张影响,《自述》:“以利害得失来说明是非善恶,认为人生要归于去苦、就乐、趋利、避害而已,”“与近代西洋功利主义同符。”13岁考入地安门外顺天中学堂。课外自学,最得力于《新民丛报》等各种种杂志报纸,倾慕梁启超、章太炎、章士钊等人。
1911年,19岁,毕业。参加京津同盟会。继续思索人生的苦乐问题,认为苦乐不在外境而在人的主观,并悟出“人生基本是苦的”结论,“一转而趋向古印度人根本否定人生的出世思想。”于是开始茹素,勤求佛典阅读,有出家为僧之念。
1912年2月,清帝宣统退位。任《民国报》编辑、外勤记者,始用“漱溟”笔名。8月,同盟会改为国民党,在湖广会馆成立大会上,亲聆孙中山、黄兴两先生讲演。会后转为国民党员。“我二十岁至二十四岁期间,即不欲升学,谢绝一切,闭门不出,一心归向佛家,终日看佛书。”是年,母病逝,极为悲痛。1916年5月,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究元决疑论》,“批评古今中外的各家学说,惟独推崇佛学。论中发挥印度出世思想,指出人生唯一的路在皈依佛法。”后以范源廉为介,携此文拜访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8月,由司法总长张耀曾推荐,任司法部机要秘书,同时任秘书者尚有沈钧儒。
1917年10月,应蔡元培聘,在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学生中有谭平山、顾颉刚、冯友兰、朱自清等。1918年11月,父梁济“以痛心固有文化之澌灭,而不惜以身殉之”,遂自沉净业湖。同月,《印度哲学概论》前篇由北大出版部印行,翌年出齐。是书直至九十年代,仍被学术界评为“开山之作”。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自称“与新潮流思想相距甚远,我对新派人物的种种主张不赞同的甚多,但我并不反对提倡白话文。”夏,与熊十力订交。1920年,暑假阅经书,“中国儒家,西洋生命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所从来之更根柢。”而“全部《论语》都贯穿着一种和乐的人生观。——一种谨慎的乐观态度。”悟出:“生命流畅自如则乐,反之,顿滞一处则苦。”于是,决然放弃出家之念,从出世思想“再转而归落到中国儒家思想”。
1921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出版。由于《新青年》批评中国传统文化和当时的文化大论争,使梁漱溟“十二分的感觉到压迫之严重”,遂有此作。书中界定文化“存乎物象,寤于人心”,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样法”,包括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物质生活,而生活则是“没尽的意欲”。对“意欲”的态度,即对人生的态度,可分为三种:奋斗的、调和或随遇而安的、取消的。进而演绎出三种文化路向:扩张式的、征服自然的,与自然融洽游乐的、玄学直观的,宗教的畸形发达的。也就是三种文化模式: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这三种文化模式不是时间上的差异,而是根源上的不同。因此,文化是多元的。认为中国人所应采取的态度是:“第一、要排斥印度的态度,丝毫不能容留;第二、对于西方文化是全盘承受,而根本改过,就是对其态度要改一改;第三、批评的把中国原来态度重新拿出来。”要承受西方文化的科学民主精神,“提倡一种奋往向前的精神,而同时排斥那向外逐物的颓流”;又指出:“现今西方思想界已鲜明的要求改变他们从来人生态度,而且他们要求趋向之所指就是中国的路,孔家的路。”进而断言:“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本书面世后,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蒋百里评为“震古铄今之作”,胡适则认为是一种“主观化的文化哲学”。熊十力在六十年代说道:“在五四运动那个时期,在反对孔学,反对中国古老文化那么厉害的气氛中,梁先生提出未来世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这话,是很有胆识的。”11月,与黄靖贤结婚。冬,熊十力来京,同住于地安门吉安所,同住共学的还有北大学生陈亚三、黄艮庸、朱谦之等。
1924年暑期,辞去北京大学教职,在北大前后七年,自称:“北京大学培养了我。”夏,会晤印度诗哲泰戈尔,纵论孔孟学派。1925年春,与熊十力等在什刹海同住共学,并开始“朝会”,天将明未明时,师生团坐,静默反省,呈现生命中最可宝贵的刹那。翌年,与熊十力等十余人移居西郊,共同研讨儒家哲学。1927年1月,在北京演讲“人心与人生”。4月,李大钊遇难,为其料理后事。1929年春,考察农村。在南京参观晓庄师范,称赞陶行知是“革命心、事业心都十分强盛的人”。在江苏昆山考察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乡村改进实验,在河北定县考察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实验,在山西会晤阎锡山并考察山西村政运动。秋,到河南辉县,受聘为冯玉祥支持的河南村治学院教务长。时梁仲华为副院长,主持院务。1930年,在河南村治学院任教,并接编《村治月刊》。6月,《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一文开始连载。该文指出中国文化“为西洋之实际的优胜打击无存”,而“自曾文正李文忠以迄共产党,虽再转再变,不可同语,而抛开自家根本固有精神,向外以逐求自家前途,则实为一向的大错误”。10月,河南村治学院停办。
1931年初,应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之邀,在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任研究部主任,梁仲华任院长。1932年,在南京首次与蒋介石见面。1933年7月,与晏阳初等发起的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在邹平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乡村建设学会”。10月,接任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1934年7月,兼任邹平县县长。8月,夫人黄靖贤去世。1936年4月,赴日本考察农村复兴工作。12月,西安事变发生,发表谈话称:除蒋介石外,无人可当抗敌统帅。要求放蒋。乡建派以邹平为实验区,将全县划分为14个乡、336个村,建立乡学、村学,以取代原有的乡镇公所。强调乡学村学不是行政机关,而是教育机关,目的在于以教育引进自治,开发民智、改善风俗、振兴产业、进展经济。7年来,训练乡村服务人员4000余人,建立棉运、蚕业、林业、信用等合作社307所,在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一定成绩,教育已接近普及的边缘,还进行了民众自卫训练。日寇犯鲁,韩复榘不战而走,派差派款,裹挟乡校壮丁枪枝,使乡学成为“怨府”;沈鸿烈代韩后,更以“违背法令”为由,撤销乡农学校,恢复原区乡建制,乡建运动随即化为乌有。1937年3月,《乡村建设理论》出版。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萌芽于1922年,成熟于1928年,从1930年到1937年,则为其进一步具体化和系统化,并在地方当权派支持下,以较大规模付诸实践而在北中国盛极一时,终至归于失败的颇具悲剧色彩的一场历史演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否认中国有阶级、阶级对立,认为中国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士农工商四民并列,人们的社会地位有较大的流转性和可变性,没有统治阶级,只有统治者皇帝。中国人崇尚理性,“所谓理性,是指吾人所有平静通达的心理”。礼俗、教化,即理性维系着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儒家道理为“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最合乎于人类理性。中国当下的问题是“极严重的文化失调”,因此,中国问题,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民族的问题,都是文化问题。而“欧洲近代民主的路”和“俄国共产党发明的路”,均有悖于中国的固有精神和特殊国情,在中国都是行不通的。“要使经济上的富,政治上的权,综操于社会,分操于人人”。所以,中国问题的解决,并非是暴力革命,而是“内部文化补充提高”,复兴传统文化,创造现代文化。所谓乡村建设,梁漱溟概括为:“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开出新道路,救活老民族。”而“其发动主动以至于完成,全在其社会中之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打并一起,所构成之一力量”。1935年10月,梁漱溟曾总结乡村建设运动的“两大难处”在于:“高谈社会改造,而依附政权”;“号称乡村建设运动,而乡村不动。”“两大难处”最后粉碎了他的梦想。
1937年8月17日,应邀参加在南京中山陵召开的最高国防会议参议会,发言中主张大规模发动知识分子以动员民众。蒋介石委托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等四人起草有关计划。12月9日,至武汉参加最高国防会议参议会,会上与周恩来第一次会面。年底,率1000余人、800余条枪,从鲁西撤退,政府给予“中央直属第三政治大队”名义,返鲁抗敌。1938年1月7日到延安,与毛泽东谈话8次,其中2次谈了通宵。后来梁回忆说:“毛主席给我的谈话,就是《论持久战》那些观点,中国不妥协,日本必败。”“我非常佩服他,五体投地的佩服。”但在阶级斗争问题上,与毛发生争论。梁在事后说:“他的理论主张四个字‘阶级斗争’,我就反对他的阶级斗争。”认为中国“缺乏阶级斗争”,“明清五六百年,阶级分化不明不强”。“毛主席说:‘你过分强调中国社会的特殊性。’我说:‘你对中国社会特殊性认识不足。’”1939年至重庆,任国民参政会驻会委员。2月偕黄艮庸等6人出发巡视抗日前线,行前蒋介石送路费1万元。至9月返抵洛阳,8个月中,出入苏皖晋冀鲁豫等地敌后游击区,历经50多座县市、近200个村庄,会晤卫立煌、罗荣桓等国、共两党将领,并与第三政治大队同人相会,多次遭遇日寇,冒险犯难,备极艰辛。11月,发起“统一建国同志会”,包括第三方面的小党派和知名人士。1940年初,创办勉仁中学,任董事长。1941年3月,中国民主政团联盟在重庆特园成立,被选为常委,兼任秘书长,黄炎培为主席,左舜生为总书记。5月,飞抵香港筹办民主政团联盟机关报《光明报》,“九·一八”创刊,任社长,12月香港沦陷,《光明报》停刊。1942年2月,抵桂林。春,《中国文化要义》开笔。坚决拒绝周恩来关于在苏北建立乡村建设或民盟据点的建议。是年,与陈树芬结婚。陈,云南人,毕业于北京女师大教育系,时任桂林中学教师。1944年9月,民主政团联盟改称中国民主同盟,张澜为主席。
1945年10月,中国民主同盟在重庆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在穗而未出席,但仍被选为18位常委之一。11月,自穗飞渝,当晚周恩来即到特园看望。此后,即为争取国内和平,反对内战而积极奔走,多方斡旋。1946年1月,以民盟代表身份出席旧政协会议。月底,发表声明退出现实政治,“专搞文化研究”。周恩来当面批评说:“国民党一党专政,关着门,经我们大家合力争取,现在门已敲开,你却临门后退,影响不良,绝对不许。”3月,经北平飞延安,毛泽东在机场迎接。在延安10天,与毛泽东、朱德等谈话,提出“党派综合体”主张。5月初,任民盟秘书长。5月8日,离渝飞沪转南京,在南京设民盟总部,作为民盟首席代表参与国、共两党和谈,说:“张表老(澜)不出川,一切由我作主。”7月,为李公朴、闻一多被刺发表《民盟秘书长谈话》,并说“我要连喊一百声‘取消特务’!”8月,与周新民代表民盟飞昆明调查李闻事件。10月10日,在上海与周恩来彻夜长谈。次晨返南京,见报载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10月28日,以调解人身分,民盟提出有利于国民党的和谈折中方案,与李璜等到梅园面交周恩来。据梁回忆,周态度愤激,泪落声嘶,说:“我的心都碎了!今天和谈破裂,即先对你们破裂。十年交情从此算完。今天国民党是我的敌人,你们也是我的敌人!”事情挽回后,梁当场对周说:“这件事教育了我,深感自己搞不了政治,决心退出和谈。”年底,退出民盟。1948年,由勉仁中学改组的勉仁国学专科学校,又改组为勉仁文学院。是年,对学生胡应汉说:“吾无复邹平实验之趣,亦无意与政治为缘。所望于及门诸生者,能将吾之学问传下去,自有开花结果之日。”1949年1月在重庆《大公报》发表《中国内战责任在谁》,指出不在中国共产党;2月发表《敬告中国共产党》,劝说中国共产党不要以武力求统一。
1949年11月,《中国文化要义》在成都出版。本书叙述作者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见解。作者认为中国文化的“总特征”是“文化早熟”,而“社会风尚或民族精神”,“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儒家盖认为人生的意义价值,在不断自觉地向上实践他所看到的理。”于是,“纳国家于伦理,合法律于道德,而以教化代政治(或政教合一)。”“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忽略了对物的研究,对科学的研究,也忽略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所以,“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自序》说:“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本书用意盖在于此。
1950年1月,到达北京。3月11日,与毛泽东在颐年堂谈话至夜深。9月23日,与毛泽东在颐年堂谈话,办中国文化研究所事从缓。10月,移居颐和园。1951年9月5日,再次与毛泽东谈话。10月,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1952年5月,写出《何以我终于落归改良主义》长篇检讨文章送林伯渠转毛泽东阅。8月7日,毛泽东邀谈。毛评论该文说:“你思想识见有进步了,但还不够,慢慢来吧。”不同意梁去苏联研究,建议在国内作社会调查。
1953年9月11日,在政协常委扩大会议上发言谈及在京见闻所及,指出:城市工人工资生活为乡下农民所歆羡,充当一个临时小工每天可得工资一元乃至一元二角,因而农民纷纷涌向城市,市政当局又把他们推送出去。引用了某人所说“工人农民生活九天九地之差”的话。12日,列席中央人民政府会议,毛泽东讲话中不点名地说到“有人反对我们的总路线,替农民叫苦,大概是孔孟之徒吧!”当夜即写信给毛申明不曾反对总路线,愿见面陈白。未获机会。17日,会场散发1949年《敬告中国共产党》文。周恩来发表长篇讲话,指责梁漱溟“一贯反动,暗中帮助蒋介石”。毛泽东三次插话,对梁说:“人家都说你是好人,我看你是伪君子!”“你不是以刀杀人,却是以笔杀人!”并说梁反对总路线“是恶意的”。18日,梁漱溟“气势甚盛”地发言说:“我根本没有反对总路线,而毛主席却诬我反对总路线。今天我要看一看毛主席有无雅量收回他的话。”毛则厉声说:“告诉你,我没有雅量。”梁欲再辩,却被“哄下台归座”。1954年春,中国科学院组织对梁的批判会,郭沫若声色俱厉地说:“他反对党的总路线,我们要严加镇压!” 12月,继续当选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8月24日,被抄家、罚跪、游街,三代祖传的书画文物付诸一炬,手稿、钱物亦为红卫兵掠走,被赶到小南屋暂居。9月10日,上书毛泽东,请求发还被抄走的《人心与人生》书稿:“假如在或斗或批之后,不发还此书稿,即不可能续写,无异乎宣告我的死刑。”不久,退回书稿。下旬,到太平湖畔,吊唁殉难者老舍。在“文革”的恐怖中,从容撰写《儒佛异同论》,11月完稿。1974年2月,在全国政协的“批林批孔”学习会上,作了两个半天的长篇发言,声明“不能随从批孔”,认为孔子有功和过的两个方面,要一分为二。并说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古人都不能与孔子相比。”从此,遭致7个月的围攻,大小批判会100余次。9月23日学习会上,召集人问及感想,答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1975年7月,《人心与人生》一书完稿。本书是梁漱溟一生的最后着作,也是积50年研究成果和切身体验而成的心性之学巨着,书中写道:“人心基本特征在其具有自觉。”“在人生之自勉向上,好学,知耻,力行,不安于退堕。”认为古代东方学术“不务考究外物而反躬以体认乎自家生命,其道即在此自觉心加强扩大,以至最后解脱于世俗生命”,“此盖文化之早熟者,正为世界未来文化之预备。其中如古道家之学、古儒家之学之复兴正不在远。”“世界未来是古中国文明之复兴。”
1977年5月,在《论毛主席的晚年》一文中说:“毛主席功在国家,功在世界,其功德直是数说不尽。”“但对照起来,从谦虚谨慎,今则一反常度,狂悖之极。”“后来完全不听旁人的话,没有人能向他进言。”1979年6月,夫人陈树芬去世。1980年1月,移居复兴门外高干新居。是年,担任第四届政协常委、人大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1981年10月,《对毛主席一生过错的我见》一文在香港《百姓》杂志发表。1982年10月,90诞辰时,中共中央统战部设宴祝寿。1984年,与张岱年、冯友兰等创办中国文化书院,任院务委员会主席。1985年5月,香港《百姓》杂志社社长陆铿来寓所访问。6月,陆铿发表《胡耀邦访问记》,披露胡的一段话:“梁漱溟先生从参加新中国的政治舞台头一天起,是不大讲我们的好话的。他几年以前就开始讲我们的好话了,大概是四年前吧。”又说1953年毛对梁的批判“的确是批过头了”。8月,在文化书院讲习班讲中国传统文化。翌年1月,以94高龄第二次在讲习班讲演,说:“我60多年前就曾预测,中国文化必将复兴。”1987年10月31日上午,出席“祝贺梁漱溟从事教学科研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致谢辞时说:从伦理而来的“天下太平”“是人类的理想,人类前途不外乎此。”
1988年3月,出席全国政协七届大会,继续当选为常委。4月13日,到良乡祖茔扫墓。4月25日,扫墓归来后即感不适,遂住入协和医院检查,确诊为尿毒症。5月17日,在医院接受台湾女记者尹萍采访时,提到在台的老友郑彦棻、张群等,寄语台湾青年“要注意中国传统文化”、“要读我的《中国文化要义》”,期望中国“要顺应世界潮流”。20日,在一封口述的信中谈到1953年和毛泽东的冲突时说:“虽事过多年,但每与人言及此事,总是承认自己亦有错。争执产生自双方,唯中国古人有‘反诸求己’的教导,我的认错是不假外力的自省,并非向争执的对方认错。”
1988年6月23日上午11时35分,在协和医院病房,对医生断断续续讲了“我太疲倦了,我要休息”最后一句话,就溘然辞世。7月7日,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李先念等参加。张岱年挽联曰:“善养浩然之气,有学有守;宏扬中华文化,立德立言。”冯友兰挽联曰:“钩玄决疑,百年尽催,以发扬儒学为己任;廷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启功挽联曰:“绍先德不朽芳徽,初无意作之君作之师,甘心自附独行传;愍众生多般苦谛,任有时呼为牛呼为马,辣手唯留兼爱篇。”8日,《人民日报》发表《梁漱溟生平》,称梁是“着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和“着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有二子:培宽(1925年—),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所研究员。培恕(1928年—),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
着有专着、文集:《究元决疑论》(1916年)、《印度哲学概论》(1919年)、《唯识述义》(1920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1年)、《漱溟卅前文录》(1923年)、《漱溟卅后文录》(1930年)、《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1932年)、《乡村建设论文集》(1934年)、《梁漱溟先生教育文录》(1935年)、《乡村建设大意》(1936年)、《乡村建设理论》(一名《中国民族之前途》,1937年)、《朝话》(1937年)、《梁漱溟最近文录》(1944年)、唐现之编《梁漱溟教育论文集》(1945年)、《中国文化要义》(1949年)、《梁漱溟先生近年言论集》(1949年)、《焕鼎文录》(台湾版,1974年)、(美国)艾恺编《梁漱溟言论集》(1980年)、《人心与人生》(1984年)、《东方学术概观》(旧作,1986年)、《我的努力与反省》(1987年)、宋恩荣编《梁漱溟教育文集》(1987年)、《忆往谈旧录》(1987年)、《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旧作,1988年)、《梁漱溟学术精华录》(1988年)、《勉仁斋读书录》(1988年)。
全集有:《梁漱溟全集》八卷(1989年至1993年)。
年谱、传记有:胡应汉编《梁漱溟先生年谱初稿》(台湾版,1979年)、梁培宽编《梁漱溟年谱简编》 (1987年)、宋恩荣编《梁漱溟年谱》(1987年)、李渊庭、阎秉华编《梁漱溟先生年谱》(1991年)、王宗昱编《梁漱溟年表》(台湾版,1992年)等。(美国)艾恺着《梁漱溟传》(英文版,1979年)、马勇着《梁漱溟评传》(1992年)、王宗昱着《梁漱溟》(台湾版,1992年)、景海峰、徐业明着《梁漱溟评传》(1995年)、张岩冰编《梁漱溟印象》(1997年)等。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