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主要事迹简介
王国维王国维(1877—1927年),浙江海宁人。初名国桢,字静安,一作静庵,亦字伯隅,初号观礼、礼堂,晚年以所居名为永观堂,更号观堂,亦曰永观。世为农商。父王乃誉(1846—1906年),字与言。早年以洪杨事变弃儒习商,于贸易之暇攻书画金石诗文,后佐江苏溧阳幕十余年。着有《游目录》、《娱庐诗集》等。母凌氏,继母叶氏。姐王蕴玉(1872—?年),弟王国华(1...
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年),浙江海宁人。初名国桢,字静安,一作静庵,亦字伯隅,初号观礼、礼堂,晚年以所居名为永观堂,更号观堂,亦曰永观。世为农商。父王乃誉(1846—1906年),字与言。早年以洪杨事变弃儒习商,于贸易之暇攻书画金石诗文,后佐江苏溧阳幕十余年。着有《游目录》、《娱庐诗集》等。母凌氏,继母叶氏。姐王蕴玉(1872—?年),弟王国华(1887—?年)。
幼颖异,父每日课读,深夜不辍,诗文皆能成诵。11岁,从邑中名师陈寿田读。家贫,父督责甚严。16岁为秀才,翌年入杭州崇文书院,潜心古籍,尤好史汉三国。与褚、叶、陈三君纵论文史,被称为“海宁四子”。两应乡试不中,遂弃科场而肆力于诗古文。甲午战后,外患日逼,国人多言天下事,谋变法自强。时梁启超主《时务报》笔政,鼓吹维新。常持该报与父共读,“好谈时务”,倾向新学。20岁,娶同乡商家女莫氏(1873—1907年)。婚后,在本地大户陈某、沈某家任塾师。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二月,至上海,入《时务报》任书记。收入微薄,生活清苦。《时务报》同人汪康年、罗振玉等创办“东文学社”,聘日本学者藤田丰八,以日文讲授科学,翻译日本新书刊,“为清末新学勃兴之先驱”。社章规定贫苦学生可免费入学,唯学成后必在社翻译,以译资抵学费。遂在业余以免费生入学,习日文。罗振玉偶见其题扇诗“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西头望大秦”,“知为伟器,遂拔之俦类之中,为赡其家,俾力学无内顾忧”(罗振玉《海宁王忠悫公传》)。3月,谒见康有为。9月,戊戌六君子被难,极愤慨。在给友人信中说:“危忘在旦夕,尚不知病,并仇视医者,欲不死得乎?”政变后,清廷镇压维新派,《时务报》关闭。转“东文学社”任庶务,并帮助罗振玉《农学报》编译、撰社论。后罗振玉创办《教育世界》,应邀任主编,又为罗编撰中小学堂教科书。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赴日本留学,入东京物理学校。同校有马衡。以脚气病发作,当年夏天即返沪。自述“自是而后,遂为独学之时代。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胸臆,自是始决计从事于哲学的研究”(《静安文集续编·自序》)。时罗振玉任南洋公学东文学堂监督,遂为该校执事,寄住罗家。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应张謇约,至南通通州师范学校任教,主讲哲学,授课之暇,写作诗词。是年撰《汗德(康德)像赞》、《哲学辨惑》。光绪三十年(1904年)四月,撰《论性》。七月,撰《红楼梦评论》。本文是中国学者运用西方文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第一次尝试,以德国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和悲剧理论为根据,论断《红楼梦》的美学价值在于它所表现的是“悲剧中之悲剧”。同时提出一个美学命题:艺术家“以其所观于自然人生中者,复现于美术(文艺)中,而使中智以下之人亦因其物之与己无关系而超然于利害之外”,就是艺术的本质。十二月,以罗振玉之请至苏州,在江苏师范学校教授心理学、社会学等。时藤田亦在该校,课余在其指导下,学习英文、哲学,大量阅读西方哲学、心理学着作,日必读康德两小时。自称:“余之研究哲学,始于辛壬之间(1901—1902年)。”(《静安文集·自序》)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刊行《人间词甲稿》,收近年所作词61首。因甲稿词中“人间”一词凡十余见,故以之命名词集。八月,父乃誉病逝于海宁。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撰《屈子文学之精神》。四月,撰《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春,以罗振玉之荐,晋京在学部总务司行走,历任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修。《自序二》称:“余之性质,欲为哲学家则感情苦多,而知力苦寡;欲为诗人,则又苦感情寡而理性多。诗歌乎?哲学乎?他日以何者终吾身,所不敢知,抑在二者之间乎?”十一月,汇集本年所作词为《人间词乙稿》。自述“因填词之成功而有志于戏曲,此亦近日之奢愿也”(《自序》),遂专攻词曲,并与元史泰斗柯劭忞、词学家缪荃孙、词学家吴昌绶、元曲专家内藤虎次郎等订交,至辛亥前已着有《人间词话》、《词录》、《戏曲考原》、《唐宋大曲考》等。本年7月,莫氏病故。翌年3月,续娶莫氏侄女潘丽正(1881—1965年)。
《人间词话》定本64条,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发表于上海《国粹学报》。《人间词话》以“意境”作为论词,及一切艺术的标准:“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又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艺术家的主体理想就是“意”,其所表现的自然客体就是“境”,二者浑然一体就是“意境”。“意境”说,既继承古典文论中“滋味”说、“兴趣”说、“神韵”说的文艺批评传统,又充分吸收叔本华、柏拉图的“理念”说,中西融合,以解决文艺发展中的时代课题,标志着中国美学理论的近代化转换。冯友兰评价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美学的奠基人”(《中国哲学史新编》)。
宣统三年(1911年)二月,罗振玉创办《国学丛刊》,代撰《发刊词》,“正告天下”日:学无新旧,学无中西,“中国今日实无学之患,而非中学西学偏重之患。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十月,辛亥革命,清帝退位。十一月罗振玉避往日本,亦携眷相从,寓京都。罗振玉藏书极富,“尽出大云书库藏书50万卷、古器物铭识拓本数千通、古彝器及他古器物千余品,恣公搜讨。”(罗振玉《海宁王悫公传》)接触到甲骨、汉简、敦煌唐宋经卷、大高阁档案、西北碑铭、元史资料等,于是尽弃以前所治西学,由文学、美学转治古史、甲骨、音韵、古器等。每着一书,必与罗互相考核、切磋,并与海内外学者通信论学,如沈曾植、柯劭忞、缪荃孙、(法)沙畹、(法)伯希和等,与日本学者藤田丰八、青木正儿等,交往亦厚。其毕生以此时治学最力,着述既多且精。1913年2月,《宋元戏曲史》书成。梁启超说:“曲学将来能成为专门之学,则静安当为不祧之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郭沫若说:《宋元戏曲史》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代的后学。”(《鲁迅与王国维》)1914年2月,与罗振玉合作编撰《流沙坠简》,对汉晋木简588片,加以考释。1915年1月,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成书,多采王国维之说。居日5年,着有《简牍检署考》、《宋代金文着录表》、《古胡服考》、《古礼器略说》等,编有《齐鲁封泥集存》。
1916年2月返国,至上海。应哈同聘,为其编撰《学术丛刊》,并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此间兼为南浔蒋汝藻编撰《密韵楼藏书志》。在沪与沈曾植、朱祖谋等订交,与姬觉弥合作亦多。在沪7年,用甲骨材料,融合金文材料、经史材料,作有《毛公鼎考释》、《殷周制度论》等文,《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殷卜辞中所见先王先公考》等专着,编《裸礼榷》等,“使甲骨学与商周史相结合,凿通文字,已属奇功,证实殷王,尤为伟大。”(周传儒《王静安略传》)。1920年致日本友人狩野直喜书:“世界新潮流倾动澎湃,恐遂至天倾地柝,然西方数百年功利之弊,非是不足一扫荡,东方道德政治,或将大行于天下,此不足为浅见者道也。”1922年春,由胡适建议,北大研究所聘为国学门函授导师。1922年8月,《观堂集林》刊行。
1923年,蒙古升吉相国奏请选王国维等海内耆宿供奉南书房,为废帝溥仪师傅。夏入都就职。在职期间,得以检阅清宫古本、彝器,并结交傅增湘、杨钟羲等名流,遂治敦煌学、汉简学、元史学、西北地理学。1924年11月,冯玉祥派鹿钟麟逐废帝溥仪出紫禁城,是日侍行,不离左右。12月致狩野书中说:“一月以来,日在惊涛骇浪间,……维等随车驾出宫,白刃炸弹,夹车而行。”
1925年2月,清华学校校长曹云祥根据胡适建议,聘王国维为研究院导师。胡适敦请时,先是婉辞,胡乃托请溥仪下诏劝驾,方奉诏就聘。4月,迁居清华园。在研究院,为学生开设尚书、仪礼、说文、古史新证等课程。王门弟子有:赵万里、徐中舒、谢国桢、王力、姜亮夫、高亨、蒋天枢、史念海、戴家祥、周传儒、刘盼遂、陆侃如、罗根泽、姚名达、刘节、卫聚贤、杨鸿烈、蓝文徵等。
1927年6月1日中午,清华研究院36名学生毕业,举行叙别宴会。席间,梁启超致辞,称“吾院苟继续努力,志成国学重镇无疑”。“众皆谛听,静安先生亦点头不语”。“孰知先生以此时死别诸生”(姚名达《哀余断忆》)。当夜,为谢等题扇面,录韩偓诗、陈宝琛《落花诗》等。吴宓认为是“以落花明示王先生殉身之志”(《空轩诗话》)。
据车夫和扫园工人说,王国维6月2日上午10时许,到颐和园,在石舫枯坐良久,11时左右从鱼藻轩石阶跃入昆明湖。急下水救助,已气绝。在衣袋中发现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晚始运柩至清华园刚秉庙中设祭。6月16日,在宣南全浙会馆设位致吊。有挽诗、挽联数百件。梁启超挽曰:“其学以通方知类为宗,不仅奇字译鞮创通龟契;一死明行己有耻之义,莫将凡情恩怨猜拟鹓。”陈寅恪挽曰:“十七年家国久魂销,犹余剩水残山,留与累臣供一死;五千卷牙签新手触,待检玄文奇字,谬承遗命倍伤神。”吴宓挽曰:“离宫犹是前朝,主辱臣忧,汨罗异代沉屈子;浩劫正逢此日,人亡国瘁,海宇同声哭郑君。”高步瀛挽曰:“夫子果何所为乎?即此一意冥行,足愧朝秦暮楚;男儿自殉其志耳!若待千秋论定,更奚有泰山鸿毛。”6月25日,日本友人狩野直喜等50余人,在京都袋中庵诵经追悼。8月14日卜葬于清华园东。杨钟羲撰墓志铭(1958年清华大学扩建校舍,迁坟至福田公墓,原碑不复存。1988年,北京文物局重立墓碑,书“海宁王国维先生之墓”)。9月20日,清华开学前3日,梁启超手持鲜花,率学生至墓地拜奠,并发表演讲。清华成立“观堂遗书刊行会”。
罗振玉在天津伪造王国维“遗折”,6月5日到张园呈废帝溥仪。清廷遂发“上谕”,谥予“忠悫”,派贝子溥伒往奠,赏“陀罗经被”、银2000圆。罗广邀在津名流、遗老举行公祭,宣扬王国维“殉清”、“尸谏”,以及“恩遇之隆”。并以罗氏贻安堂名义编印《王忠悫公哀挽录》。
梁启超在致女儿书中,谈到王国维“自杀动机”时说:“他平日对于时局的悲观,本极深刻。最近的刺激,则由两湖学者叶德辉、王葆心之被枪毙。”“静公深痛之,故效屈子沉渊,一瞑不复视。”“若再延寿10年,为中国学界发明,当不可限量。今竟为恶社会所杀,海内外识与不识莫不痛悼。”
陈寅恪作七律挽诗,继又作七古长篇《王观堂先生挽词》,其序云:“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现此文化之程度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至于流俗恩怨荣辱委琐龌龊之说,皆不足置辩。”
1929年6月2日王国维二周年忌日,清华大学研究院师生建立“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陈寅恪撰碑文,林宰平书丹,马衡篆额,梁思成设计碑式。碑文有句云:“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先生之着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莫夫人遗三子:长子潜明(1899—1926年,1919年娶罗三女孝纯)、次子高明(1902年—)、三子贞明(1905年—)。潘夫人生:四子纪明(1911年—)、次女东明(1913年—)、三女松明(1917年—)、五子慈明(1918年—)、六子登明(1919—1997年)。
王国维着作等身,有:《静安文集》(自编,文12篇、古今体诗50首,1905年)、《永观堂海内外杂文》 2卷(自编,文57篇,1917年)《观堂集林》24卷(自编,文200篇,诗词67首,1922年)、罗振玉编《海宁王忠悫公遗书》(1928年)、《观堂遗墨》(1930年)、赵万里编《静安文集续编》(文20篇,1934年),赵万里、王国华编《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1936年)、罗继祖编《观堂书札》(1962年)、《王国维先生全集》(台湾版)、《王国维遗书》(1983年)等。
1997年,为纪念王国维诞辰120周年,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4卷本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年谱有: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1928年)、姚名达《王静安先生年表》、王德毅《王国维年谱》(台湾版)、孙敦恒《王国维年谱新编》(1991年)、袁英光、刘寅生《王国维年谱长编》(1996年)等。
传记有:萧艾《王国维评传》、刘煊《王国维评传》(1996年)等。
研究着作有:吴泽主编《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第三辑(1990年)、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1980年)、佛雏着《王国维诗学研究》(1987年)、姚柯夫编《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