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穷法性的智琚
释智琚 (?—619),隋代高僧,新安寿昌 (今浙江建德)人,俗姓李。李氏原出高阳世系,因佐少昊有功,任为理官,主管刑狱司法之事,遂以为姓,后以音讹为李。智琚的祖上原在冀州赵郡 (今河北邯郸) 任典午官。午在十二天干中为马,典午即司马的代称隐语。司马为隋唐时州郡之佐官。后南迁徙居江东。智琚的父亲李祎,仕梁,官员外散骑侍郎。
南朝佛教兴盛,梁武帝萧衍甚至三次舍身同泰寺,群臣出钱一亿为其赎身,用以施舍给寺院。在皇帝的带头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陷入一片宗教的迷狂之中,兴佛之风大盛。延及隋代,梵风犹盛。少年智琚经常往齐王府中听高僧坦师说法。齐王杨暕为炀帝第三子,初时甚见炀帝宠幸,“朝野注望”(《隋书·炀三子传》) 高僧坦师应聘为齐王门师,经常在王府中宣讲佛法。当时,智琚还是个19岁的少年弟子。坦师佛学造诣十分精深,智琚频闻精义,受益匪浅。又去听高僧雅公讲解佛教的般若 (智慧) 学说,誉公的 “三论宗” 学说。坦师和雅公、誉公均是当时驰名法坛的佛学大师,号称 “三法匠”,“名价尤重”,智琚遍访名师,虚心求教,“洁操秉心,偏 (遍) 穷法性”,注意提高自己的品行,努力向各个门派的大师学习,大师们也不吝赐教,十分器重这位后起之秀。
《续高僧传》 称智琚 “学无常师”,没有门户之见,转益诸师。年轻的智琚就像一块海绵,努力汲收各种养分来充实自己。他“广寻远讨,曲尽幽求”,寻求学问,不辞路途遥远,地方偏僻,一心向学,终于成为一个佛学造诣精深的年轻智者。27岁时就独开讲坛,敷陈讲座,辩才弘放,听者皆悦服,远近闻名。
坦师临终,将五部大经传交给智琚。智琚对这五部经典深入研究,加以发挥演绎,听者如潮,声誉日隆,无论僧俗都十分敬仰。智琚修行甚严,不食荤腥,口不言人之过,眼不乱看,专心守神,不愧为一代高僧。
智琚晚年,驻锡常州建安寺,有入室弟子明衍,侍奉智琚十分恭敬。智琚临终,对明衍说: “我以 《华严大品经》 来解释涅槃理论,平时经常复习,现在以 《四部义疏》一书传付于你,希望你能传承下去。” 说完,和明衍三握手而逝。时为唐高祖武德二年 (619) 六月十日。骨灰窆于毗坛之南寺旧塔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