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与严州
在中国民间,明代的刘伯温和三国时的诸葛亮一样,都是智慧的化身,能掐会算。江南一带关于刘伯温的传说故事很多,还有他的 《烧饼歌》、《推背图》 等可以预知未来的神秘书籍,长期以来一直在民间暗暗流传。在严州民间,刘伯温俨然是一个能知过去未来之事的活神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考诸历史,刘伯温不仅在严州留下过许多足迹,而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除了严子陵以外对严州文化、严州社会影响最大的人物。
刘伯温 (1311—1375),名基,浙江青田县南田武阳村 (今浙江文成南田镇岳海乡武阳村) 人。年幼时即聪颖奇迈,“神智绝人”。祖、父辈皆为饱学之士,父亲以教书为业,家中藏书甚富,因此自幼就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长大后入处州府治括城郡庠读书,并入著名的石门书院修习举业。石门书院在青田县西石门山麓,其地石壁高悬,双峰对峙,宛如石门,是一处道教圣地,名石门洞天。四周山崖环绕,俨若城郭,青松郁郁,修篁森森,深入为洞,洞东南有飞瀑悬空,高达数千丈,随风飘洒,十分壮观,洞中至今犹存 “诚意伯读书堂”遗址,为一方名胜。
至顺三年 (1332) 刘基中举,次年登第,至元二年 (1336)选为瑞州高安县 (今江西高安) 丞,不久即因官场腐败,难有作为而弃官归里。至正八年 (1348) 再次出仕,任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行省考试官,不久又因举报贪黩官吏而招致迫害,再次辞职。四年后,复任浙东元帅府都事,又因力主征剿方国珍而遭罢职,并被处以羁管之罚,悲愤之中,几欲自杀,但不久,又因朝政的变化重新起用为行省都事、枢密院经历。参与了镇压台州、处州海寇、山贼 (实则为农民起义军) 的活动,为元朝立下了不少功劳,但终因屡屡忠而见弃,看透了元朝朝政的黑暗、腐败,再次弃官归里,隐居乡下,静观时变。
至正十九年 (1359),朱元璋兵攻克金华、处州,延聘刘基和宋濂、叶琛、章溢等 “浙东四贤士” 入金陵,委以要职,从此,刘基辅佐朱元璋东征西讨,为夺取天下立下了赫赫功勋。他与严州的故事也发生在征讨天下的过程中。
至正二十年 (1362),刘伯温回乡葬母,时朱元璋大军正与陈友谅对峙,张士诚仍雄踞苏州,拥有今苏南、浙北之地,时李文忠镇严,领浙江行省左丞,统辖徽、严、衢、处、婺、信等州之军,并统领行政大权,这一带地方遂成为一块皖、浙、赣边区,是朱元璋在东南一带的根据地,与远在南京的朱元璋大本营成犄角之势。保持并稳定这一块根据地对于平定东南并进而统一全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刘伯温处理母丧,在家丁忧一年,往返都必须经过严州。回乡时,正值婺、处二州降将叛乱,杀害金华守将胡大海、王恺,处州守将耿再成、孙炎,浙东震动。刘伯温至衢,安抚民众,调兵遣将,攻破处州; 金华之叛也由李文忠平定。次年返回应天时,途经严州,正值张士诚第二次围攻严州,屯兵城外,李文忠欲出城反击,被刘伯温制止。他登上城楼,仔细观察,对李文忠说: 正面交锋,伤亡巨大,张士诚军远道而来,孤军独进,不会持久,可坚守不出,以观其变。三天后,城外吴兵营寨依然,旗帜飘扬,而且有击鼓之声,刘伯温登城观望,说: “贼兵已退,应该出击。” 但是,众人都不敢出兵。刘伯温说,此乃空营,贼兵已经远走了。到敌营一看,果然是一座空营,击鼓的都是一些抓来的老弱百姓。于是李文忠立即下令遣兵追敌,一直追到东阳,将敌兵全部俘获,大获全胜。从此以后,张士诚兵再也不敢来犯。这次战役,刘伯温的决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战获胜后,刘伯温方返京赴职。在刘伯温一生的大小战阵中,严州之战犹如 “小菜一碟”,不足挂齿。
◇刘伯温像
◇建德梅城棋坪山上的摩崖石刻“石壁” 二字相传为刘伯温所书
在严州,还有一处与刘伯温有关的遗迹——石壁 (摩崖石刻)。
在严州城南的兰江西岸,有一处叫石壁的小村落,只有十几户人家,这里石崖壁立,矗立江边,行人道路即从石崖上凿出,崖壁上镌刻着 “石壁”两个大字,每字都有两三米见方,字体浑厚方整,粗壮有力,大字旁还有许多碗大的小字。据地方志记载,乃是刘伯温的亲笔。小字内容为: “石字高九尺二寸,阔一丈三尺五分; 壁字高一丈一尺,阔一丈八寸五分。”石壁原名棋坪山,因山顶平坦如棋盘而得名,相传曾有仙人在此下过棋,旁边有寺院,寺旁有古橘一株,人称仙人橘。“辽东鹤化仙留迹,云里香飘橘堕踪。” (清蒋鸣雷诗) 棋坪山是一个洋溢着仙风道气的地方,充满了传奇的色彩。是当年刘伯温因此仙境而题字,还是因刘伯温题字而为这里带来仙气,现在已很难查考了,但民间有一说,认为当年刘伯温题“石壁” 二字有军事上的含意,犹如三国时诸葛亮留下的八阵图遗迹,意在警告来犯者,严州城池牢固如石壁,是坚不可摧的。
刘伯温对于严州还有一件值得说道的事,那就是他极有可能是梅花城 (包括城区位置的移动和梅花城垛的设计) 的总设计师。
严州州城大规模修建 (此指城址迁移、重建) 的记录有四次: 第一次为晚唐中和四年 (884),第二次为北宋末宣和三年(1121),第三次为南宋嘉定六年 (1213),第四次也即最后一次为元朝末年,除了南宋这次修建属加固城墙以外,其他三次修建城址范围都有移动,都是因战乱毁城后重建。从城址的几次迁徙变动可以看出历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和变化。第四次修城的主持者乃严州守将、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从此之后,虽然也有战乱,如清咸丰间的太平天国起义,城垣也有毁坏,但战后都及时修复,没有影响到城池的基本格局,因此,现在的梅城古镇完整地保留了元末明初的模样,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明城,“骨架”未动,古貌犹存,这是很不容易的。
四次修城唯有最后一次留下了移动方位和距离的记录,从现存的城垣线路看,这次移动充分利用了山、水等自然地势,提高了防御功能,北面城墙沿山脊线而建,可以凭据高临下之势; 正南移出,基本上是临江而建,利用新安江为天然的护城河; 城东、城西则以碧溪和西湖为护城河,城北则以引乌龙山之水挖渠绕城,凭据山河之险,可谓固若金汤。西北一块原来凸出西湖之北,这次 “移入正东三百五十步”,将凸出一块拉直,避免了城墙死角,也有利于防御。
这次移建极有可能是在刘伯温的指导下进行的。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刘伯温上通天文,下识地理,精堪舆之学,又通军事,明代国都南京即由刘伯温勘察设计,这是见于正史记载的。当时,镇守严城的主将李文忠年方二十三,虽然作战勇猛,也有一些谋略,但与学识渊博的刘伯温比,怕只够当学生的份吧! 其次,也是很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严州城与南北二京一样,都拥有梅花城。南京出自刘伯温之手,而北京城则全仿南京城而建,因此,我们不仿作出这样的推断,即刘伯温是在严州城作 “试点”后,再将梅花城“推广” 到首都南京去的。
刘伯温认为,城池是用来 “御暴保民” 的,他说: “城邑所以御暴,非时与制,不敢兴也。” (刘伯温 《春秋明经筑郿大无麦禾臧孙辰告于齐新延厩》) 作为朝廷中人,他是十分重视“制”的。另外,严州所设之几处瓮门与城门在同一直线上,这也是都城之制。严州城址的移动是为了适应作战手段发展了的需要,是合于“时” 的,故而我们是否可以说,严州州城之迁徙、梅花城垛及瓮城正对主轴线之设正是刘伯温先生 “时与制” 思想的一次实践。
对于严子陵这位严州先贤,刘伯温有自己的评价,他多次经过严子陵钓鱼台,也曾泊舟桐江,夜宿严陵祠下,并有诗云——
伯夷清节太公功,出处非邪岂必同?
不是云台兴帝业,桐江无用一丝风。
从字面上看起来,作者对饿死首阳山、保持 “清节” 的伯夷、叔齐和对建立盖世功勋的姜太公一样,都表示高度的尊敬,对每个人选择的人生道路并不强求一致,显示了他宽宏的气度,但后两句的口气却分出了轩轾和轻重: 严先生能安心隐居钓鱼台是要以云台帝业的成功为前提的。细味诗意,也可折射出刘伯温的生平“出处”,他还是以 “兴帝业”、安天下、建功立业为重。当然,天下平定后,他不争功,不计名利地位,回乡隐居,表现出保持“清节” 的一面,以致后人将他描绘成一个淡泊名利的神仙,有如羽扇纶巾、口称山人的诸葛亮。刘伯温在严州民间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应该与明清以来的文化史、与严州这块充满道家思想的土地有关——这实在是一个很有趣的课题,“博雅君子,证之可也”!
◇青柯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