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2日星期六
首页/人物传记/肖像大师王绎

肖像大师王绎

严州锦峰绣岭,山水之乡,云山苍茫,如诗如画,不仅催生出许多诗文大家,而且吸引并孕育出许多杰出的书画大师。只是因为传统的书画作品大多为纸质文本,不易保存,加之战乱和天灾,因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严州究竟出过多少画家、产生过多少杰作,竟无人知晓,成为一个永远难解的谜团。元代的王绎因为有佳作——画作和画论——传世,成为严州历史上第一个知名的画家。王绎 (1333—...

严州锦峰绣岭,山水之乡,云山苍茫,如诗如画,不仅催生出许多诗文大家,而且吸引并孕育出许多杰出的书画大师。只是因为传统的书画作品大多为纸质文本,不易保存,加之战乱和天灾,因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严州究竟出过多少画家、产生过多少杰作,竟无人知晓,成为一个永远难解的谜团。元代的王绎因为有佳作——画作和画论——传世,成为严州历史上第一个知名的画家。

王绎 (1333—?),字思善,号痴绝生,生活于元末明初,睦州 (建德) 人,后来移居杭州新门。父亲王晔,是一个曲艺文人,能作诗词散曲,曾创作过杂剧,是杭州的书会才人之一。王绎从小喜欢画画,少年时“笃志好学,雅有才思”,十二三岁时,“已能丹青,亦能写真”,画小像精细逼真,后得到吴中 (今江苏苏州) 画家顾逵的指点,画艺大进,深得顾氏画艺精髓,受到当时画坛的称赞。顾逵一名顾达,字周道,擅长山水画,善临摹人物,也能画肖像,有 《文待诏松溪高逸图》、《秋江当帆图》、《风翠林光图》 等作品传世。并著有 《顾周道稿》 一书。王绎学习刻苦,得名师传授后,所作已臻“非惟貌人之形似,抑且得人之神气”的程度。王绎自云: “凡写像,须通晓相法,善人之面貌部位,与夫五岳四渎,各各不侔,自有相对照处,而四时气色亦异。”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为人物画像,必须熟悉人的面部构造和五官部位,并且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把握其神态气色的变化。王绎给人画像时,不用让人“正襟危坐,如泥塑人”,犹如当今学校美术课的静物写生一般,而是在作画之前,对对象静观默察,记住其面部结构特点、音容笑貌,然后一气呵成。他说,画肖像时,必须抓住“彼方叫啸谈话之间,本真性情展现”之时,“静而求之,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目前,放笔如在笔底”。这样画出来的人像,不仅外貌酷似,还能从笔墨中表现人的神态,故每每能创作出传神杰作,被人推为神品。

王绎对绘画理论也有很深的研究,著有 《写像秘诀》一书,是对画人物肖像的经验之谈。其中 《彩绘法》、《写真古诀》、《收放用九宫格法》 等内容,为现存较古之画像著述,有一定的开创性。王绎能作很小的人物画,他曾经为朋友画像,面部只有铜钱大小,但却须眉毕现,形态生动,令人赞叹。

王绎和吴中画家交往很多,除了顾逵以外,和大画家倪瓒也是好朋友,曾经为倪瓒画过肖像,可惜失传了。

元至正二十三年 (1363),王绎往吴中一带游览访友,在松江 (今上海市松江区) 杨谦家作客,杨谦号竹西居士,是一个很有文化修养的人。王绎应邀为其画像,此画名 《杨竹西小像》,是一幅全身像。画面表现了杨竹西曳杖闲行的形态,面部表情淡雅自然,五官结构十分精确,须眉生动,神态安详。衣纹流畅,线条简洁,浑身放松,生动地描画出了一位清高自守的隐士形象。大画家倪瓒为这幅画补了背景: 几块顽石,一溜土坡,和一株疏落的古松,衬托出 一片孤高清冷的境界,与人物的神情和形态十分吻合,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王绎 《杨竹西小像》

《杨竹西小像》 是王绎传世的唯一作品,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堪称国宝。

严州的秀丽风光吸引了许多大画家来此写生、作画,严州的山水滋养了他们的艺术生命,他们的作品给严陵山水注入了文化内涵,提升了严陵山水的品位,也给严州带来了很大的声誉。元代的萨都剌、黄公望,清代的渐江和尚,近代的黄宾虹、张大千,当代的陆俨少、傅抱石、潘天寿、唐云等一代大师,都在这里留下过传世佳作。

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江苏常熟人,因仰慕富春山水的秀丽,移居富春山中,徜徉江上,用十年的时间写生作画,创作出了旷世杰作 《富春山居图》。画面表现了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坡陀起伏,林峦深秀,笔墨纷披,苍茫简远,层次变化极为丰富,有咫尺天涯之感。他还作有 《富春大岭图》,特写七里泷一带江景,危峰连绵,深沉浑厚。黄公望为元四大家之一,画风苍劲高旷,气势雄厚,人称逸品。《富春山居图》 被誉为画中极品,几经辗转,被多人收藏,清初时,入吴洪裕之手,吴对此画十分珍视,特建富春轩藏之。临终时竟要将此画带走,下令焚毁,幸被其侄子吴静庵抢出,但已烧去一大段,断成两截。前段画幅虽小,但比较完整,后人命之曰 “剩山图”; 后段画幅较长,但损毁严重,后人名之曰 “无用师卷”,因为当年无用和尚曾与黄公望同游富春江,此画曾一度被他拥有,故名。长的这一截被带往台湾,现藏于台北 “故宫博物院”; 短的剩山图现存浙江博物馆。人们期盼祖国山河能早日统一,使这幅国宝能成全璧。

富春江、新安江云山缥缈,山高水长,是一幅天工造就的山水画卷,黄公望之外,明人项圣谟也来此写生作画,创作了 《剪越秋江图卷》,从杭州一直画到新安江上游,也是一幅传世杰作;当代则有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叶浅予的 《富春山居新图》,用着色水墨画描绘富春江、新安江沿途的新貌,成为新世纪的 《富春山居图》。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许多全国知名的画家来此创作,感受电站工地热火朝天的生活,讴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名画家陆俨少的 《新安江上》、傅抱石的 《新安江印象》、潘天寿的 《烟帆飞运图》 等,他们用传统的中国画的水墨技法表现出了严陵山水崭新的时代风貌。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