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全集《钟繇华歆王朗传·华歆》原文与白话译文
钟繇华歆王朗传·华歆
华歆字子鱼,平原郡高唐人。高唐是齐地有名的大都,士大夫无不来此游历。华歆在衙门做官吏时,到了休息日就离开官府,回家闭门不出。他议事论人公正持平,从来不诋毁他人。同郡的陶丘洪也是知名人士,自认为聪明见识超过华歆。当时冀州刺史王芬与一些豪杰密谋废掉汉灵帝,这事记载于《武帝纪》中。王芬暗中叫华歆、陶丘洪共同参与谋划,陶丘洪想要前去,华歆劝阻道:“废立皇帝是天大的事,当初连伊尹、霍光都感到为难。王芬性格粗疏而又不勇武,这事一定不能成功,灾祸必将连累整个家族,你还是不要去!”陶丘洪听从了华歆的劝告就没去。后来王芬果然失败,陶丘洪这才心悦诚服。华歆被举荐孝廉,任命为郎中,后来因患病而辞官。汉灵帝去世,大将军何进辅政,征召河 南人郑泰、颍川人荀攸和华歆等人。华歆前去,担任尚书郎。董卓作乱,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华歆请求出京任下邽县令,因病不能成行,于是从蓝田到南阳。当时袁术在穰城,挽留华歆。华歆劝袁术出兵讨伐董卓,袁术没有采纳。华歆想要离去,适逢天子派太傅马日安定关东,马日征召华歆为属官。华歆往东到达徐州,朝廷下诏,任命他为豫章太守。华韵处理政事简约而不烦扰,受到官吏百姓的感激爱戴。孙策占据了江东,华歆知道孙策善于用兵,就脱去官服,以幅巾束发前去迎候。孙策因为华歆比自己年长,用上宾之礼接待他。后来孙策死了。曹操正在官渡,上表献帝,请朝廷征召华歆。孙权不想让他走,华歆对孙权说:“将军您奉皇帝之命,开始与曹公交好,但情义尚不牢固,如果我能以此报效将军,不是很好吗?现在白白留下我,那是养了个没用之人,这不是好主意。”孙权听了很高兴,就送走了华歆。宾客旧友为华歆送行人数达一千多,赠送了数百金。起初华歆来者不拒,但都悄悄做好了标记,到了临别之时,他把所有的礼物都堆在一起,对众宾客说:“我原本不想拒绝各位的好意,但所接受的终究太多。念我单车远行,带上这么多贵重的东西恐怕会招来灾祸,希望诸位替我考虑一下。”众人便取回了自己的赠品,对华歆的品德由衷佩服。
华歆到了京城,被任命为议郎,参司空军事,担任尚书,后来转为侍中,代替荀彧为尚书令。曹操讨伐孙权,上表委任华歆为军师。魏国建立,华歆为御史大夫。曹丕即位魏王,华歆任相国,封安乐乡侯。等到曹丕称帝,华歆改任司徒。华歆平日清贫俭朴,封赐都用来救济亲戚故旧,家里储藏的粮食不到一担。公卿大臣曾一同得到没入官府的罪人子女作为赏赐,只有华歆把她们放出嫁人。文帝闻讯十分感慨,下诏说道:“司徒是国家的元老,参与朝廷的各大事件。现在的大官都享有丰盛的饮食,可司徒却只是吃些粗茶淡饭,这实在没有必要。”于是特别赏赐了御衣,还为其妻子儿女都做了衣服。三府建议:“举荐孝廉,以德行为根本,不必再考试经书。”华歆认为:“自天下动乱以来,六经毁坏荒废,应当尽力维护保存,以尊崇王道。制定法令,是用来治理衰败的。现在听任举荐孝廉不经过经学考试,恐怕经学事业就要从此废弃。如果有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另行特别征召。担忧的是没有这样的人才,哪里需要担心有人才而不能得到呢?”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黄初年间(220—226),朝廷下诏命公卿举荐有独特操守的君子,华 歆举荐了管宁,文帝用安车征召他。明帝即位,晋封华歆为博平侯,增加封邑五百户,连同以前的共一千三百户,转任太尉。华歆声称有病请求辞官,让位于管宁,明帝没有答应。明帝大宴群臣,派散骑常侍缪袭奉旨向华歆宣读诏书:“朕近来处理各种朝廷事务,日理万机,唯恐听到的和判断的不对。希望依赖有德行的大臣,在身边辅佐我,而您却多次称病辞让职位。选择考量君主,不在朝中任职,抛弃荣耀利禄,不谋求高官显位,古代固然有这样的人,但朕以为周公、伊尹则不是这样的人。洁身自好,终身保全节操,一般的人可以那样做,却不希望您也那样。您支撑病躯勉力来参加大会吧,就算是施恩于朕。朕将站立于筵席旁,让百官也都像我一样,等待您的到来,然后才就座。”又命令缪袭:“等到华歆确定来了,你再回来。”华歆不得已,终于动身。
太和年间(227—233),明帝派遣曹真从子午道讨伐蜀国,明帝车驾向东到了许昌。华歆上疏道:“自战乱以来,已超过了二十四年。大魏承受天命,陛下凭借圣德成就周成王、周康王那样的盛世,应该弘扬这个政绩,继承三王的辉煌。虽然还有吴、蜀两个贼国凭借险阻苟延残喘,如果圣明的教化日益光大,僻远地方的百姓感怀德政,也将背负幼儿前来投奔。军队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能动用,所以平时刀枪都收入库,只在确实需要时才可以动用。臣恳切地希望陛下先留心于治理国家的方略,把出兵征伐排在后面。况且从千里之外运送粮草,不是用兵的有利条件;经过险要之地深入敌国,难有克敌制胜的功效。听说今年征发兵役,已经伤害到农桑业。治理国家要以天下百姓为基础,百姓则以穿衣吃饭为根本。假如中原没有饥饿寒冷的忧患,百姓没有离开故土逃难的心思,那样就是天下最大的幸运,蜀、吴两个贼国的纷争,可以坐视其灭亡。臣占了宰相之位,随着年老疾病日益加深,如同犬马一般命数也快到尽头了,恐怕再不能侍奉陛下了,因此不敢不竭尽臣子之职,希望陛下明察!”明帝答道:“您深入考虑国家大计,朕很是称赞。贼国凭借山川险要割据一方,先前二祖不辞辛劳,尚且没能攻克平定,我岂敢自夸,说一定能消灭他们呢?诸将以为如果不尝试打一下,他们不会主动灭亡,因此出兵以寻找他们的破绽。如果确实不到上天要其灭亡的时候,周武王撤回军队,就是前人作为借鉴的事例,朕谨记您的告诫不会忘的。”当时正有秋季大雨,明帝诏令曹真率军返回。太和五年(231),华歆去世,谥号称敬侯。他的儿子华表继承爵位。当初,文帝曾分出华歆 封邑,封华歆的弟弟华缉为列侯。华表在咸熙年间(264—265)任尚书。
原 文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高唐为齐名都,衣冠无不游行市里。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同郡陶丘洪亦知名,自以明见过歆。时王芬与豪杰谋废灵帝。语在《武纪》。芬阴呼歆、洪共定计,洪欲行,歆止之曰:“夫废立大事,伊、霍之所难。芬性疏而不武,此必无成。而祸将及族。子其无往!”洪从歆言而止。后芬果败,洪乃服。举孝廉,除郎中,病,去官。灵帝崩,何进辅政,征河南郑泰、颍川荀攸及歆等。歆到,为尚书郎。董卓迁天子长安,歆求出为下邽令,病不行,遂从蓝田至南阳。时袁术在穰,留歆。歆说术使进军讨卓,术不能用。歆欲弃去,会天子使太傅马日安集关东,日辟歆为掾。东至徐州,诏即拜歆豫章太守,以为政清静不烦,吏民感而爱之。孙策略地江东,歆知策善用兵,乃幅巾奉迎。策以其长者,待以上宾之礼。后策死。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征歆。孙权欲不遣,歆谓权曰:“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今空留仆,是为养无用之物,非将军之良计也。”权悦,乃遣歆。宾客旧人送之者千余人,赠遗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至临去,悉聚诸物,谓诸宾客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而服其德。
歆至,拜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代荀彧为尚书令。太祖征孙权,表歆为军师。魏国既建,为御史大夫。文帝即王位,拜相国,封安乐乡侯。及践阼,改为司徒。歆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公卿尝并赐没入生口,唯歆出而嫁之。帝叹息,下诏曰:“司徒,国之俊老,所与和阴阳理庶事也。今大官重膳,而司徒蔬食,甚无谓也。”特赐御衣,及为其妻子男女皆作衣服。三府议:“举孝廉,本以德行,不复限以试经。”歆以为:“丧乱以来,六籍堕废,当务存立,以崇王道。夫制法者,所以经盛衰。今听孝廉不以经试,恐学业遂从此而废。若有秀异,可特征用。患于无其人,何患不得哉?”帝从其言。
黄初中,诏公卿举独行君子,歆举管宁,帝以安车征之。明帝即位,进封博平侯,增邑五百户,并前千三百户,转拜太尉。歆称病乞退,让位于宁。帝不许。临当大会,乃遣散骑常侍缪袭奉诏喻指曰:“朕新莅庶事,一日万几,惧听断之不明。赖有德之臣,左右朕躬,而君屡以疾辞位。夫量主择君,不居其朝,委荣弃禄,不究其位,古人固有之矣,顾以为周公、伊尹则不然。洁身徇节,常人为之,不望之于君。君其力疾就会,以惠予一人。将立席几筵,命百官总己,以须君到,朕然后御坐。”又诏袭:“须歆必起,乃还。”歆不得已,乃起。
太和中,遣曹真从子午道伐蜀,车驾东幸许昌。歆上疏曰:“兵乱以来,过逾二纪。大魏承天受命,陛下以圣德当成、康之隆,宜弘一代之治,绍三王之迹。虽有二贼负险延命,苟圣化日跻,远人怀德,将襁负而至。夫兵不得已而用之,故戢而时动。臣诚愿陛下先留心于治道,以征伐为后事。且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如闻今年征役,颇失农桑之业。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臣备位宰相,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恐不复奉望銮盖,不敢不竭臣子之怀,唯陛下裁察!”帝报曰:“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贼凭恃山川,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诸将以为不一探取,无由自弊,是以观兵以窥其衅。若天时未至,周武还师,乃前事之鉴,朕敬不忘所戒。”时秋大雨,诏真引军还。太和五年,歆薨,谥曰敬侯。子表嗣。初,文帝分歆户邑,封歆弟缉列侯。表,咸熙中为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