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蒋琬传》原文、释译、人物评价
蒋琬
【原典】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琬见推之后,夜梦有一牛头在门前,流血滂沱,意甚恶之,呼问占梦赵直。直曰:“夫见血者,事分明也。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征也。”顷之,为什邡令。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曰:“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迁为参军。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释译】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二十岁时与表弟泉陵人刘敏就都很有名气。蒋琬以州书佐身份随刘备入川,任广都县长。刘备外出突至广都,发现蒋琬各项政事都没有办理,又喝得烂醉,刘备大怒,准备加罪处罚。军师将军诸葛亮求情说:“蒋琬是治国的栋梁之才,不是管理区区百里之地的小才。他为政以安民为本,从不装点门面,望主公对他重新考察。”刘备向来尊敬诸葛亮,便不给蒋琬加罪,只是免官而已。蒋琬被撤职后,夜里梦见门前有一只牛头,鲜血淋漓,心里很是厌恶,便问占梦的赵直,赵直说:“见到鲜血,表示事情已经清楚。由牛的两角到牛鼻子,是个‘公’字,您的职位一定会到公卿,这是吉兆啊。”不久,任什邡县令。刘备为汉中王,蒋琬入朝任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诸葛亮开设府署,征聘蒋琬为东曹掾。后又举荐他为茂才,蒋琬坚决辞让给刘邕、阴化、庞延、廖淳。诸葛亮开导他说:“想到要舍弃有道德的人不用,因而贻害百姓,既会使士民心中不安,又会使远近之人不明其理。所以,应该显示您因功被举荐,以表明此次遴选的贵重。”后升为参军。建兴五年,诸葛亮进驻汉中,蒋琬与长史张裔主持留守相府事宜。建兴八年,代替张裔任长史,加抚军将军。诸葛亮数次出兵征战,蒋琬总是供以充足的粮饷和足够的兵力。诸葛亮常说:“公琰以忠正寄托报国的志向,他是辅助我完成统一大业的人啊!”给后主上密表说:“臣如有不幸,后事可托付给蒋琬。”
【人物解读】
蒋琬(?~公元246年),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随刘备入川,因其政以安民为本,不加修饰,所以被免官。后被重新起用,得代张裔为长史。蒋琬很得诸葛亮的赏识,诸葛亮曾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诸葛亮去世后,蒋琬以出类拔萃、神色自若使得众望所归,任尚书令一职,正式成为诸葛亮的继承者。不久升任大司马。蒋琬谦恭厚道,品性高洁,为人所崇。蒋琬在战略上大胆改革,以“防守反攻”代替“以攻为守”来进行战略布局,闭关息民,蜀汉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后琬又以大将军的身份屯驻汉中,并对诸葛亮的北伐策略做了认真研究,他以为:“昔日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并且上疏刘禅,提出了“东西并力”、“涪为本营”、“驻凉”三条良策。然而,天妒英才,正当蒋琬要一展宏图的时候,却不幸得急病辞世。
【世人对其评价】
陈寿《三国志》:“蒋琬方整有威重,费祎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然犹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也。”
诸葛亮:“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