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司马朗传》原文、释译、人物评价
司马朗
【原典】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抄。
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或有告朗欲逃亡者,执以诣卓,卓谓朗曰:“卿与吾亡儿同岁,几大相负!”朗因曰:“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威德以隆,功业以著,而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以于邑也。愿明公监观往事,少加三思,即荣名并于日月,伊、周不足侔也。”卓曰:“吾亦悟之,卿言有意!”
【释译】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县人。九岁时,有人直呼他父亲的名字,司马朗说:“轻慢别人父母的人,就是不尊敬他自己的父母。”宾客惊讶地向他道歉。十二岁时,司马朗考试经学成为童子郎,监考的人见司马朗身材高大,怀疑他隐瞒了实际年龄,就责问他。司马朗说:“我家族历代人都长得身高体壮,我虽年幼,却没有向上攀附的习气,少报年龄而求得早有成就,我绝不做这样的事情。”监考的人认为他很奇特。后来关东兵马起事,原冀州刺史李邵家住在野王,怕有危险,打算迁居到温县。司马朗就对李邵说:“唇齿相依的比喻,并非只是指虞国和虢国,温县与野王也是这样。现在您离开那里住到温县,只是躲开了早晨灭亡的期限。郡国百姓都寄希望于您,如今敌寇还没到来您就先迁移家眷,必然引起环山而居的各县百姓的骚乱,这样的结果是动摇了民心,我为郡内的安危担心。”李邵不听劝告。沿山而居的百姓果然慌乱,纷纷向内地迁徙,有的人还趁乱抢劫。
此时董卓强迫皇帝迁都长安,自己却留在都城洛阳。司马朗的父亲司马防官居治书御史,理应随皇帝同往长安,由于到处混乱,就让司马朗带家眷先回家乡。于是,有人举报司马朗要逃跑,抓他去见董卓。董卓说:“你与我死去的儿子同岁,可是却辜负了我。”司马朗回答说:“明公望重,在这混乱时期,为国除凶,招纳贤士,真可说是处心积虑,使国家得到治理。您的威德因此更高,功勋也因此更加卓著。但是,战乱越来越重,各州郡人心惶惶,京城内的百姓也都抛弃居室产业而流亡藏匿。尽管四城设卡,用杀戮惩罚逃亡的人,还是禁止不住百姓的逃离。这就是我要回家乡的原因,望明公洞察。如能如此,那么,您的功绩即使尹伊、周公也难以相比。”董卓说:“我也想到了这些,你的话很对。”
【人物解读】
司马朗(公元171~217年),东汉末年政治家,为晋宣帝司马懿的长兄。其先祖司马钧,是东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其父亲司马防共有八个儿子,长子司马朗、次子司马懿、三子司马孚、四子司马馗、五子司马恂、六子司马进、七子司马通、么子司马敏,司马家的八兄弟在当时相当有名,被称为“司马八达”。司马朗年少时就表现得很有见识,汉末动乱之际,他受父命带领家属逃离,又迁往黎阳,成功躲避战乱。曹操任司空后,司马朗被辟为司空属官,又历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所在皆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后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征讨吴国,到达居巢。军队中流行瘟疫,司马朗亲自去视察,派送医药,因此染病去世,年仅四十七岁。
【世人对其评价】
陈寿《三国志》:“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司察之而已。太祖创基,迄终魏业,此皆其流称誉有名实者也。咸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见述于后也。”
孙盛:“繇既失之,朗亦未为得也。昔‘汤举伊尹,而不仁者远矣’。易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由此而言,圣人之与大贤,行藏道一,舒卷斯同,御世垂风,理无降异;升泰之美,岂俟积世哉?‘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又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数世之论,其在斯乎!方之大贤,固有间矣。”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sanguozhi/20230314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