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曹彰传》原文、释译、人物评价
曹彰
【原典】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请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
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乾,去代二百余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进,违令轻敌。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时鲜卑大人轲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北方悉平。时太祖在长安,召彰诣行在所。彰自代过邺,太子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释译】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年轻时就善于驾车、驭马、射箭,力猛过人,能赤手与猛兽搏斗,不避危险。多次跟随曹操出征,意气激昂。曹操曾批评他说:“你不读书,不明白圣人的道理,只喜欢骑马舞剑,此匹夫之用,不值得骄傲!”督促曹彰研读《诗经》、《尚书》,曹彰对身边的人说:“大丈夫应像卫青、霍去病那样,率领十万大军驰骋沙场,驱逐戎狄,博取功名,怎能去做只通一经的博士呢?”曹操曾询问儿子们的爱好,让他们各谈自己的志向。曹彰说:“我喜欢当将军。”曹操说:“你怎样去当将军呢?”曹彰答道:“披甲执兵,临危不惧,身先士卒,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曹操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他为鄢陵侯。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叛,曹操任命曹彰为北中郎将,兼任骁骑将军带兵出征。临出发时,曹操告诫曹彰:“在家里我们是父子,接受国命就是君臣,都得按王法办事,你要小心谨慎呀!”曹彰北征进入涿郡境内,叛军几千骑兵突然攻到。此时曹军尚未集结,只有兵一千人,战马几百匹。曹彰用田豫计,坚守拒敌。叛军退走。曹彰追击,亲自与敌搏斗,箭射敌骑,应声而倒的连成一串。战斗持续了大半天,曹彰的铠甲中了几箭,精神反而更加威猛,乘胜追赶逃敌,直到桑干河,距代郡有二百多里。众将都认为兵马刚刚远道而来,人马困乏,不宜再追。又有指令不得越过代郡,深入敌境。曹彰说:“率军出征,只看有利与否,怎能盲目接受遥控呢?敌人尚未跑远,追上去就能消灭他们。为执行命令而放纵敌人,绝不是良将。”便上马,命令部队:“落后者斩!”一天一夜追上了敌军,大获全胜,斩首及俘获敌兵数以千计。曹彰超常加倍地犒赏将士,众将士都非常高兴。当时,鲜卑族首领轲比能率几万人马观望双方强弱,看到曹彰勇猛无敌,所向披靡,于是臣服。北方便都平定了。曹操召曹彰来长安相见。曹彰从代郡经过邺城,太子对曹彰说:“你刚立了功,现在去面见父王,切记不要骄傲自夸,回答问题要谦虚一点。”曹彰到了长安,按照太子所说,把功劳都归于众将。曹操高兴地握着曹彰的胡子说:“黄须儿居然大出我的意料啊!”
【人物解读】
曹彰(?~公元223年),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魏任城王。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曹彰膂力过人,武艺精熟,能徒手与猛兽搏斗从不畏避险阻。建安二十一年,封为鄢陵侯。两年后,代北乌桓无(能)臣氐等造反,曹彰拜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引军往讨,大捷而归。后来曹彰奉命往汉中助曹操攻,然而到了长安的时候,曹操已引军回来。于是曹彰行越骑将军,便留守于长安。曹操回到洛阳后得病,远召曹彰,然而彰未至而操先死。曹丕即位后,曹彰表示顺从。黄初二年,曹彰进爵为公。次年,又被立为任城王。黄初四年,曹彰入京都朝觐,却忽然暴毙于府邸中,享年约35岁,谥曰威王。
【世人对其评价】
陈寿《三国志》:“任城(曹彰)武艺壮猛,有将领之气。”
王维:“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