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孙权传》原文、释译、人物评价
孙权
【原典】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行奉义校尉。汉以策远修职贡,遣使者刘琬加锡命。琬语人曰:“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
建安四年,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勋破,进讨黄祖于沙羡。
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七年,权母吴氏薨。
八年,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还过豫章,使吕范平鄱阳,程普讨乐安,太史慈领海昏,韩当、周泰、吕蒙等为剧县令长。
九年,权弟丹杨太守翊为左右所害,以从兄瑜代翊。
十年,权使贺齐讨上饶,分为建平县。
十二年,西征黄祖,虏其人民而还。
十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是岁,使贺齐讨黟、歙,分歙为始新、新定、犁阳、休阳县,以六县为新都郡。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于江陵,使乐进守襄阳。时甘宁在夷陵,为仁党所围,用吕蒙计,留淩统以拒仁,以其半救宁,军以胜反。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
【释译】
孙权,字仲谋,其兄长孙策平定江南各郡时,孙权年仅十五岁,被任命为阳羡县长。郡中推举他为孝廉,州里荐举他为茂才,试用为奉义校尉。朝廷因孙策虽远在江南却仍尽臣节交纳贡物,便派遣使者刘琬赐给他爵位官服。刘琬对人说:“孙家兄弟虽优秀出众,聪明通达,但寿禄都不长。只有老二孙权,相貌奇特魁伟不凡,有大贵的仪表,寿命又最长,你们不妨记住我的话。”
建安四年,孙权随孙策征讨庐江太守刘勋,打败刘勋后,又进军沙羡征讨黄祖。
建安五年,孙策去世,把军国大事托付给孙权,孙权痛哭不止。孙策的长史张昭对孙权说:“孝廉,这可不是哭的时候啊!古时周公立的丧礼他儿子伯禽就没遵守,并非他违逆父训,而是由于当时的形势无法正常办理。何况现在奸徒角逐,豺狼当道,你却只是哀痛死去的兄长,注重丧礼,这好比开门揖盗一样,这不能算是仁德啊。”于是便让孙权脱下丧服,扶他上马,外出巡视军营。这时,孙权只占据了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等五郡,而这五郡的边远地方还未完全归服,且有许多英杰散布在各州郡,客居的士人常以个人的安危决定去留,君臣间还没有建立起牢固的关系。而张昭、周瑜等人认为可以与孙权一起成就大业,所以,尽心辅佐他。曹操上表奏封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太守,驻在吴郡。孙权派使丞到会稽郡处理日常事务,待张昭以太师太傅之礼,周瑜、程普、吕范等人都被任命为将军。广招贤人,以礼征聘有名望之士,鲁肃、诸葛瑾等人因此才做了他的宾客。分派众将,镇抚山越族,讨伐那些不归服之人。
建安七年,孙权的母亲吴氏去世。
建安八年,孙权西进讨伐黄祖,击败他的水军,只有黄祖的守城没有攻下,而这时,山寇又起兵叛乱。孙权回军经过豫章,派吕范平定鄱阳县,程普讨伐乐安县,太史慈兼任海昏县令,韩当、周泰、吕蒙等人分别出任难以治理的各县县令长。
建安九年,孙权的弟弟丹杨太守孙翊被手下人杀害,孙权任命堂兄孙瑜代替孙翊为丹杨太守。
建安十年,孙权派遣贺齐讨伐上饶县,分出上饶的部分地区设置建平县。
建安十二年,孙权西进讨伐黄祖,掳掠当地的百姓而还。
建安十三年春天,孙权再次进兵征讨黄祖。黄祖派水军抵御,都尉吕蒙打败黄祖的前锋,淩统、董袭等人用全部精锐士卒进攻黄祖,破城后,屠杀城里人口。黄祖独身逃跑,骑士冯则追上,砍下他的头颅,孙权俘虏了他的部属男女几万人。这一年,孙权派遣贺齐讨伐黟县、歙县,并分出歙县部分地区新设始新、新定、黎阳、休阳四个县,并合六县设置新都郡。此时荆州牧刘表死去,鲁肃要求去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以观事态。鲁肃尚未到达,曹操已率军逼近荆州,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刘备打算南渡长江,鲁肃与他相见,转达了孙权的意思,并以成败表明利害。刘备进驻夏口,派诸葛亮去见孙权,孙权即派周瑜、程普等人领统兵,以御曹操。这时,曹操又新得刘表的人马,气势很盛,东吴的谋士们因曹兵强大而担心,不断劝说孙权请降。只有周瑜、鲁肃坚持抗击的主张,意见与孙权相同。周瑜、程普任左右都督,各率兵马一万,与刘备一同进军,在赤壁与曹军相遇,把曹军打得大败。曹操烧毁了残余的船只,引军撤退,士兵因饥饿和瘟疫,死了一多半。刘备、周瑜等人又追击到南郡,曹操北还,留下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当时,吴将甘宁在夷陵,被曹仁部将包围,孙权用吕蒙计,以淩统抵御曹仁,分一半兵力援救甘宁,吴军取胜后返回,孙权亲率大军围攻合肥,派张昭进攻九江当涂。张昭出兵不利,孙权攻城费时一个多月未能攻下。曹操由荆州回北方后,派遣张喜率骑兵救援合肥,还未到达,孙权已撤退了。
【人物解读】
吴大帝孙权(公元182~252年),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传说是中国兵法家孙武后裔。太守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并于赤壁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19年孙权自刘备手中夺得荆州,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公元203~208年),吴侯孙权三伐江夏太守,并于其间收得大将。同年,汉丞相南下,大败豫州牧,占领后,并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周瑜、鲁肃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与曹操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也及时地说明曹操的种种弊端,战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与曹操决战。周瑜用谋,以三万人于赤壁大破曹操。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世人对其评价】
陈寿《三国志》:“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子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郝经:“东汉之衰,孙权承父兄之烈,尊礼英贤,抚纳豪右,诛黄祖,走曹操,袭关侯,遂奄有荆扬,今年出濡须,明年战合肥,嶷然势常北向,而以守为攻,称臣于魏,结援于汉,始忍勾践之辱,终为熊通之谮,保据江淮,奄征南海,卒与汉魏鼎峙而立,先起而后亡,非惟智勇足抗衡,亦国势便利然也。”
苏轼:“亲射虎,看孙郎。”“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胡三省:“当方面者,当如吕岱;委人以方面者,当如孙权。”
罗贯中:“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元好问:“孙郎矫矫人中龙,顾盼叱咤生云风。”
卢弼:“窃谓有勾践之志则可,无勾践之志则终为奴虏而已,南宋其已事也。仲谋操纵其间,以江东而抗衡大国承祚,方之勾践其信然矣。”
毛泽东:“孙权是个很能干的人。”“当今惜无孙仲谋”。
李宗吾:“他和刘备同盟,并且是郎舅之亲,忽然夺取荆州,把关羽杀了,心之黑,仿佛曹操,无奈黑不到底,跟着向蜀请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逊一点;他与曹操比肩称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丞相驾下称臣,脸皮之厚,仿佛刘备,无奈厚不到底,跟着与魏绝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刘备稍逊一点。他虽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备,却是二者兼备,也不能不算是一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