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星期五
首页/宋朝/陈允平《唐多令 秋暮有感·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带斜阳、一片征鸿。欲顿闲愁无顿处》原文与赏析

陈允平《唐多令 秋暮有感·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带斜阳、一片征鸿。欲顿闲愁无顿处》原文与赏析

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带斜阳、一片征鸿。欲顿闲愁无顿处,都着在、两眉峰。 心事寄题红。画桥流水东。断肠人、无奈秋浓。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作者的生活年代,正是由宋而元的改朝换代时期。所以他的作品里不仅流露了身世的感叹,而且渗透着时代的忧伤。这首词就属这样的作品。首二句翻用古诗“涉江采芙蓉”诗意,极写秋江景色的寥落。《古诗十九首》之一曾说:“涉江采...

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带斜阳、一片征鸿。欲顿闲愁无顿处,都着在、两眉峰。 心事寄题红。画桥流水东。断肠人、无奈秋浓。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作者的生活年代,正是由宋而元的改朝换代时期。所以他的作品里不仅流露了身世的感叹,而且渗透着时代的忧伤。这首词就属这样的作品。首二句翻用古诗“涉江采芙蓉”诗意,极写秋江景色的寥落。《古诗十九首》之一曾说:“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可现在已非复那一种景象。所以说“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江山如旧,景物全非,这就是题目中所谓的“有感”了。“带斜阳、一片征鸿”,点明“暮”字,感慨愈深。这句话也有所本。《诗经·小雅·鸿雁》第三章说:“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旧注以为“流民以鸿雁哀鸣自比”,自伤其离散失所。这里的“征鸿”二字即本其义。“一片”是极言其多;“带斜阳”是说日暮还在征途。全句是用哀鸿的无所栖止,喻当时人民的颠沛流离。总括言之,开头这三句表面是点染时令,意主悲秋;实际是言此意彼,暗伤时事。下面说:“欲顿闲愁无顿处,都着在、两眉峰。”其中的“愁”字就包孕着上述的这种复杂感情。

过片处用“红叶题诗”的故事引入身世之感。相传唐德宗时,宫中王才人的养女凤儿用红叶题诗置御沟上流,出为进士贾全虚所得。金吾(官名)奏其事,帝授全虚金吾卫兵曹,以凤儿妻之。这则故事记的是士人、宫女和皇帝三方以红叶为媒介的偶然际会。“心事寄题红”即对于这种际会的憧憬。可是桥下的流水悠悠流逝,却不像御沟流水的与人方便,“画桥流水东”,即对于憧憬的失望。通两句言之,即政治上无人引进的感叹。“断肠人、无奈秋浓”一语把身世的感叹和时代的忧伤又融为一体,使忧愤更加深广。肠何以断,意义自明。“秋浓”意同秋深,即“岁将零”亦即时危的隐喻。时危身困,我将奈何!全句所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结尾二句冶高楼暝色、心怯空房之感于一炉,进一步描述彷徨不安的心情,从而引起读者对这种沉忧的探索。

与作者同时的张玉田说:“词欲雅而正……近代陈西麓所作平正,亦有佳者。”例以此作,全阕无超忽之笔,生险之句,信手写情,情达即止。此即所谓“平正”。融情入景,即景写心,忧愤满中而言不罄激,能感人于不自觉,这就是它的佳处。这种风格在当时相当普遍。晚近评论家对他毁誉不一,见仁见智,不妨互参。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