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星期二
首页/宋朝/黄庭坚《念奴娇·八月十七日》原文与赏析

黄庭坚《念奴娇·八月十七日》原文与赏析

八月十七日,同诸甥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

八月十七日,同诸甥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绍圣元年(1094),词人被贬为涪州别驾,安置黔州(今四川彭水)。后移戎州(今四川宜宾)。据陆游《老学庵笔记》,此词当作于戎州。当时的戎州一带,被视为蛮荒之地,词人不能不产生“投荒万死鬓毛斑”的凄凉感受。然而,词人以旷达而倔强的胸怀来抵御人生的磨难,浮沉不系于心,荣辱不萦于怀,在这首《念奴娇》词中,便充分展示出词人那种高朗傲岸的襟抱。

上片,词人通过一系列奇异的想象,创造出高旷清美的艺术境界。“断虹霁雨”三句,俨然是一幅色调明丽的秋山新雨图。雨后初晴,万物显示出无比清新的风采。一段半隐半现的虹霓,悬挂在傍晚的秋空,把薄暮的云朵辉映得五彩缤纷。“山染修眉新绿”,把雨后的山峦比喻为美人的修眉新施螺黛,使山的形象呈现出一种妩媚动人的风姿,意象极为生动优美。这是翻用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西京杂记》)的典故,使人感到意趣新颖。“桂影扶疏”三句,与“断虹霁雨”三句有一个时间上的推移过程。先前是写薄暮时的景色,此时则是明月升起的时候。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月轮最亮最圆的日子,八月十七,月虽稍缺,亮度稍减,依然是万里清辉。月中斑驳的暗影,也就是词人所说的“桂影”。传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扶疏,形容其枝叶繁茂。词人就又生发出更为奇特的想象:无比寥廓的万里青天之中,美丽而寂寞的嫦娥究竟在哪里驾着这一轮明月在运行呢?姮娥,即嫦娥,汉代因避文帝刘恒之讳,改姮为嫦。词人直接以玉代月,用这种暗喻更加突出了月亮的皎洁纯净。“寒光”承玉而来,如玉一般的明月所泼洒的是寒素的清辉。“为谁偏照醽醁”,便把镜头由天上拉到人间,集中在词人的杯盏之中,极为自然地使词意过渡到下片的叙写。醽醁,代指美酒,据《荆州记》载,酃湖(在湖南衡阳市东)及渌水(在江西万载县东)之水,取以酿酒,非常甘美,因称醽醁酒。

换头处开始写人,从词人的外甥们娓娓谈起。年少,即少年,指跟随黄庭坚到贬所的洪朋、洪刍、洪炎等几位外甥。这三句化用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羌村》诗中“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的诗意,却蕴含着更深的感慨。《羌村》是饱经乱离之后回到故园与亲人相聚之后所写,“忆昔”二句,也是追忆当年在家乡时的情景。而山谷这首词,却是写在远离故园的贬所,不能不深藏着对故园的眷恋。“共倒金荷”两句,充溢着对桑梓的怀念,对晚辈的疼爱,以及那种对贬谪生活泰然处之的旷达之情。“金荷”,金荷叶杯,形容酒器之精美。词人向诸甥劝酒,说我们离开故土千里万里,能在这里把盏对酒,是难得的呵!“属”,是劝酒之意。“老子平生”三句,字里行间,显示出词人身处逆境却不颓丧的达观态度,无论转徙何处,飘流哪方,都喜欢欣赏那种临风飞扬的刚健曲音。“孙郎”二句,“孙郎”,即序中所说的孙彦立。“坐来”,是当时俗语,意即顿时、立刻。“霜竹”,指笛子。孙郎吹出清越的笛声,使词人陶醉。全词便结束在悠扬回旋的笛音中了。

这首词虽写于谪居生活之中,但所流露的思想情调并不消沉,而且勃发着一种傲岸不羁之气。词人后半生饱经政治风雨的摧折,却仍保持着那种倔强兀傲的个性,这充分体现在他的诗词创作之中。清人姚范评价黄庭坚的创作特点:“涪翁以惊创为奇,其神兀傲,其气崛奇,玄思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援鹑堂笔记》)这是很中肯的。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