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宋朝/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原文与赏析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原文与赏析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出郊坰。风暖繁弦翠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这是一首描绘汴京清明节都人游乐盛况的词。清明是古代的重要节日之一。这一天是游乐宴赏的日子。都人不...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出郊坰。风暖繁弦翠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这是一首描绘汴京清明节都人游乐盛况的词。清明是古代的重要节日之一。这一天是游乐宴赏的日子。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车马塞路,四野若狂。柳永长期生活在汴京,清明时也常至郊外游宴。这首词当是他早期的作品,颇能再现当时汴京清明节的风貌。

词的上片,写清明景物的鲜丽和都人郊游的盛况。“拆桐花”三句,先点明时令,交代环境。“拆”,裂开。拆桐花,言开了桐花。清明是个多雨的季节,忽然下了一阵稀稀疏疏的春雨,郊外的景物如水洗过一般,显得更为清新、明丽。“洗”是柳永常用的一个字,最著名的如“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八声甘州》),那是写秋天的凄清是雨洗出来的;此处当同于写雨后海棠的“霏微雨罢残阳院,洗出都城新锦缎”(《木兰花·海棠》),是写春日花木经雨后颜色更加鲜丽。这一“洗”字,既补出“桐花烂漫”之由,又直贯下文。“正艳杏”三句,即以一“正”领起,用一四字的对偶句,写枝头红杏经雨之后,更加鲜艳,杏红似火,在绿丛中令人似有烧林之感;浅黄色的缃桃,远远望去,一处处仿佛绣在芳郊绿野之上。一个“烧”字,写足了杏之红艳,一个“绣”字,点出了浅黄嫩绿妙合无垠,都极生动形象。而后用“芳景如屏”作结,言远郊美景象是天然的画屏,以作为都人郊游之张本。故紧接着即铺写都人的郊游盛况。“倾城”三句,写游人之众,言全城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往郊外去踏青游春、寻幽访胜。“骤雕鞍绀”,“骤”这里作驰解。“雕鞍”,以装饰华美的鞍代马。“绀”,以天青色的车幔代车。五字写车马之盛。宋时都人游春,“游人士庶,车马万数”。“贵家士女,小轿插花,不垂帘幕”(《东京梦华录》卷七)。“骤雕鞍绀”,盖为当时之实况。“风暖”二句,写音乐之盛。“风暖”,既是实写春风和暖,也是虚喻乐声之繁急。词的上片,从全景着笔,勾勒出了一幅汴京的清明郊游图。

词的下片,由全景、远景转入近景、特写,分别写士女的尽情嬉游欢宴。“盈盈”四句,是写妇女游春的特写镜头。“盈盈”,写女子之仪态,并兼有众多之意。“斗草踏青”,写妇女游春的活动。“斗草”也叫斗百草,是一种用草竞高低的游戏。“人艳冶”,写妇女浓装盛饰。“递逢迎”,言连续不断地相遇,写游春妇女之多。这个特写镜头描绘了一队队风姿绰约的女子,盛妆华饰,艳丽妖冶,络绎不绝相遇于郊。她们或是在芳郊绿野嬉游,或是采集各种花草,玩斗草的游戏,纵情欢度清明佳节。“向路旁”三句,承前句写妇女服饰侈靡、嬉游尽兴。因为她们嬉游忘情,斗草用力,戴的玉簪和耳珰,都被震落路旁。这些失落的“珠翠”饰物,随处可见。这不仅进一层写出了服饰之美,游人之众,而且也写出了翠珠之多,游兴之足。“欢情”三句,与“盈盈”相对,另起一层,写男子郊游宴饮情景。《东京梦华录》云:“清明节,……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信”,任,听任。“金罍”,刻有云雷纹的酒器。“罄”,竭,空,尽。“玉山倾”,典出《世说新语·容止》,谓“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其醉也,傀俄(巍峨)若玉山之将崩。”此喻男子面对芳郊绣野,情绪欢畅,纵情饮酒,听任美酒喝尽而醉倒。“拚却”二句,“永日”,即整日。“春酲”,指病酒。如冯延巳“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之意,言不管明朝整日酒困倦卧,且图今朝一醉方休。这一结句既是叙事,亦为抒情;既是写游人,也是说自己,写出了郊游宴饮之酣畅,游人尽醉太平的欢乐情绪。

这首词反映了北宋之初,上下晏安的景象。宋人范镇曾说:“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镇在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乃于耆卿词见之。”(祝穆《方舆胜览》引)柳永的一些节序词,多形象地反映了宋初这种“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的景象。这首清明词便是其中的一首。柳永不仅善写秋景,“工于羁旅行役”之词,而且也颇善于写春景,且写得绚丽多彩,不过往往为人们所忽略罢了。这首词在作法上也不同于一般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格局,而是上片写景叙事,下片叙事抒情,通篇铺叙展衍,备足无余。这是为了要表现“承平气象”,因而必须“形容曲尽”。内容决定形式,这也许是柳词多用铺叙手法的原因之一。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