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星期二
首页/宋朝/潘牥《南乡子 题南剑州妓馆·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原文与赏析

潘牥《南乡子 题南剑州妓馆·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原文与赏析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云朝雨去不还。 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这是一首怀人的词。上片开头即冲口直说怕倚阑干。“怕”前加一“生”字,是只、最、很的意思,可见“怕”之甚。接写“怕倚”的因由:远方的山色和近处的溪水声无不引起他的感触。这也顺带写出了楼的地势:面临溪水之上,楼外是重叠的群山。环境...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云朝雨去不还。 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

这是一首怀人的词。上片开头即冲口直说怕倚阑干。“怕”前加一“生”字,是只、最、很的意思,可见“怕”之甚。接写“怕倚”的因由:远方的山色和近处的溪水声无不引起他的感触。这也顺带写出了楼的地势:面临溪水之上,楼外是重叠的群山。环境幽美宜人。“惟有”二句,深入一层,慨叹今昔之变,是景物依然,人事全非的意思,加强首句中“生怕”的感情分量。词写到此,仍未点明“怕倚”的真正原因。直到结句,才直接呼出:由于所爱之人一去不返。“暮云朝雨”,用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句意,指代所思之人,并暗示其身分——神女,也就是歌伎一类的人物。词人与她有过一段恋情,而这次重游故地,却馆在人不在。也许“美人已属沙吒利”了,无由相会,触景伤情,在在不忍。由于前面一连讲“生怕”、“山水依然”,而未点明原因,就为结句蓄势。因此,虽用直呼口气,而不嫌平直,反而有强烈的感染力。

下片开头,诗人沉湎于对她的回忆中。“应是蹑飞鸾”句,“应是”,为猜测、比拟之词。把她比为踩着飞鸾从天上降落人间的仙子,体态那么轻盈美妙。这是从视觉方面来写她的美。“月下时时整佩环”,化用杜甫《咏怀古迹》诗“环佩空归月夜魂”句,说不时地传来她整理佩戴的玉环声,用声音表现她行动的轻盈美妙。这两句都是“略貌取神”的写法,只突出其体态神采,而这比具体描写则更为动人。“月又”二句,陡折入当前。“月下”、“月又”连用,意同晏几道《鹧鸪天》的“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同样的月色,当时曾照着她的倩影,而今只照我一人。“月又”句连用两“又”字,一方面暗示时间的推移;一方面表明诗人倚栏之久,思念之切。尤其以月之西沉、霜之下降的环境气氛来烘托、强化其孤独的感受。结句有三层意思:一是补充前意,暗示当年和她曾在月下共同赏梅;二是说目前梅花依然,而她已“去不还”,要想折梅寄远,也不知她在何处;三是在无可奈何中,只好折梅自看,倍感凄切。先著在《词洁》中评曰:“折梅自看,太无聊矣。”

黄蓼园认为此词有寄托,说:“按溪山句,梅花句,似非忆妓所能,当或亦别有寄托,题或误耳。”这话有一定道理。“阁下溪声阁外山”,指的是山山水水,可以作为山河来看。这使人联想到李煜的“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词句:再联系诗人所处南宋后期的国势,有寄托的说法还是有根据的。下片把所忆之妓,形容为仙人;结句的“梅花自香”,可以联系姜夔《暗香》词中“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叹寄与路遥”等句来看,在《暗香》词中,姜夔寄托了身世之悲和盛衰之感;本词亦或有国势日非、个人失意的感慨在内。

此词的基本情调不是哀愁,而是一种孤独感。题目虽为忆妓,但以溪声山色为背景,而不是放在画阁金屏中;以“蹑飞鸾”、“整佩环”形容所忆之妓,而不是用“红袖”、“翠黛”,所以“词致俊雅”、“不同凡艳”(黄蓼园《蓼园词选》中语)。词为小令,但写来转折多。上片数句一句一转,层层深入;下片“应是”二句忆昔,“月又”二句折到目前,结句又一转,意更深入一层。先著说:“此词有许多转折委宛情思。”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