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星期五
首页/宋朝/吴潜《满江红 送李御带珙·红玉阶前》原文与赏析

吴潜《满江红 送李御带珙·红玉阶前》原文与赏析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拚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这首送行词,是作者赠给友人李珙的。李珙,字开伯,吴郡人,历官御带、国子司业,撰有借春秋以寓时事的《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一书。词的上...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拚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这首送行词,是作者赠给友人李珙的。李珙,字开伯,吴郡人,历官御带、国子司业,撰有借春秋以寓时事的《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一书。词的上片着重对李珙因报国无门而回乡隐居表示深切的同情。“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红玉阶,红色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借代宫殿朝堂。老友离开朝廷,辞官归里,将去烟波江上过那种与鸥鹭作伴的隐居生活了,这究竟是为何缘故呢?起句故作设问,引人遐想。接着便说出原因:“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作者用一对句构成反诘句式,慷慨陈辞:李珙虽是济时有策之士,但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显然,这里是为友人代抒愤懑,也是词人的“夫子自道”。由于心有报国壮志而不能实现,胸怀济时奇策而无处倾吐,兀自怨嗟又于世无补,于是他决意回乡隐居。今后,他将泛舟湖海之上,寄情山水之间,在垂虹亭下系住小舟,烹煮家乡的鲈鱼,品尝美味佳肴,过那逍遥自在生活。垂虹亭,在今江苏吴江县垂虹桥上。《吴郡图经续记》云:“吴江利往桥,庆历八年(1048),县尉王廷坚所建也。……桥有亭曰垂虹。苏子美尝有诗云:‘长桥跨空古未有,大亭压浪势亦豪。’非虚语也。”李珙吴郡人,归隐乡里,这都是用其家乡景物、故事。“鲈堪煮”,是用西晋人张翰的典故。他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思念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等美味,便弃官归隐(见《世说新语·识鉴》及《晋书·张翰传》)。整个上片,始则通过询问李珙为何要“翩然引去”,表达了词人对友人依依惜别而不愿其遽去的深情。继则指出他济时虽有策,报国却无门,这便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深惋惜和对其怀才不遇、遭受压抑的深切同情。而词人对朝廷压抑有识之士的深致不满,也就尽在其中了。

词的下片,作者便就友人归隐抒发了自己因忧虑世事未了而不忍遽然退隐的感慨。这样,便将他对友人的劝慰之情更进一层地表达出来。过处以“留君住”与“送君路”对举,写出自己欲送还留的矛盾心情,词意便转深一层。词人何以既“送”之又“留”之呢?原来他有着与友人相左的看法。那就是:“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李珙家在苏南吴郡,还乡归里应无关碍。因此词人这儿其实是说,请放眼大江南北吧:中原沦陷,山河破碎,对于志在“报国”、意欲“济时”之士来说,你究竟何去何从、“欲归何处”呢?“遍江南江北”一语,大有“更愿诸公着意,休教忘了中原”(南宋李好古《清平乐》词)的深意存焉。而“欲归何处”的诘问,答案只有一个:此时若去归隐,其实是“欲归无处”的!“欲归何处”,这是令人深思的反问,更是促人猛省的劝诫,意在再次唤起友人对残破现实的关注,实是此词的主旨所在。承此反问,词人又以一组对句更进一层说道:“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是的,世事悠悠,如白云苍狗,变幻无穷:而年光荏苒,如东流逝水,人忽垂暮。若再蹉跎岁月,岂不更难“济时”“报国”了?词人殷殷致语,词意愈转愈深。“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歇拍处融情入景,收束得委婉、含蓄、凝重。“问青天”三字,回应起笔“问何事”。“天无语”三字,则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不禁使人想见两人在歧路道别时,相视默然、欲说还休的怅惘情景。

吴潜这首送行词,既洋溢着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又借送客抒发了自身的怀抱。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词的特点是发抒感慨既逶迤洒落,又曲折回环,而且层层深入,有如剥笋。济时有策而报国无门的人,本自有 一种苦闷、抑塞的心情。作者巧妙地设以四问,将其曲曲道来,显得张弛有致、摇曳多姿。一是“问何事、翩然引去”,结以归隐湖海。二是问“济时”“报国”“从谁吐”,结以泛舟煮鲈。三是问“欲归何处”,结以年光易逝。四是“笑问青天”,结以青天无语。针脚十分细密,而于一顿一挫之中,便写出了胸中感情的起伏变化。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