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星期二
首页/宋朝/向子諲《阮郎归 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江南江北雪漫漫》原文与赏析

向子諲《阮郎归 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江南江北雪漫漫》原文与赏析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彤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这首怀念故国的名作写于高宗绍兴五年(1135)。当时由于名将岳飞、韩世忠、吴玠等多次打败金与伪“大齐”军,南宋是有力量收复中原的。可是高宗、秦桧等屈辱求和,使北伐化为泡影,被金兵虏获的帝后不可能南返。作者于江州任上冒着大雪行进在鄱阳道上,有感国事...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彤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这首怀念故国的名作写于高宗绍兴五年(1135)。当时由于名将岳飞、韩世忠、吴玠等多次打败金与伪“大齐”军,南宋是有力量收复中原的。可是高宗、秦桧等屈辱求和,使北伐化为泡影,被金兵虏获的帝后不可能南返。作者于江州任上冒着大雪行进在鄱阳道上,有感国事,满怀激愤地写出此词。

起两句写壮丽雪景,大江南北隐没在茫茫大雪之中,寒冷彻骨,作者不由得想起身陷白山黑水间的帝后了。他们怎能忍受彼地的苦寒?作者是钦圣肃皇后的再从侄,因而更具特殊感情。“遥知易水寒”有两层含意,一则对江州来说,“易水”在遥远的北方,彼有更甚于此者,帝后幽禁处之酷寒可以想见。二则帝后被掠已近九年,朝廷却不许英雄领兵北伐,收复失地,救回他们。历史上的荆轲似乎成为遥远的过去了。起句不凡,表达了作者深广的忧虑。“彤云”两句写内心极大之痛楚。作者伫立于阴云深处,身披大雪,极目眺望北方的三个重要关口:宋金交界处信阳军(今河南信阳南)一带的平靖关(西关)、武胜关(东关)与黄岘关(百雁关),北伐必经的隘口。可惜只见到山峰连着山峰,绵亘不绝,却见不到北伐的一丝动静。国土破碎,何时“还我河山”?作者以“断肠”二字倾吐自己肝胆欲摧的痛苦与悲愤!

下阕换头三句,转写极度的忿恨。“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要“天老”,使“海翻”,这些古人认为根本办不到的事情,作者认为即使这些事能办到,而要自己“消除此恨”即忘记家国之仇,也根本不可能。作者继承了乐府《上邪》的表现手法,运用对比,故作顿挫,尽情抒发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强烈感情。填此词时,北方人民生活在金奴隶主贵族的铁蹄之下,宋徽宗也已囚死于五国城(在今黑龙江省),所以作者才会如此忿恨。“频闻”两句是对南宋小朝廷的讽刺。以赵构为代表的主和派,害怕抗金胜利,无法控制抗金派将领,也怕二帝回驾,从而失去权力;又担心抗金失败,南宋就会灭亡,既得利益将化为乌有。因此他们把妥协求和作为不可动摇的国策。于是每年向金贡银献绢,拜倒在女真贵族的脚下。为了掩人耳目,压制抗金的呼声,他们于建炎三年(1129)五月、绍兴二年(1132)、绍兴四年分别派出金国通问使洪皓、潘致尧与章谊,频繁地去向徽、钦二帝问候。作者嘲弄地问小朝廷:何时帝后才能返回南方呢?鸾辂,指天子之车,这儿借代帝后。这结句极好,以问作结,更能表达含蓄不尽之情,比作直叙语更有力量。张砥中说:“凡词前后两结,最为紧要。……后结如众流归海,要收得尽,回环通首源流,有尽而不尽之意。”(《古今词论》)作者从大雪落笔,翻腾到北望失地,再推开写自己的忿恨,最后归结到问小朝廷何时救出帝后。以问语振起,“篇终出人意表”(《白石诗说》),发人深思。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帝后被俘、国耻未雪的深仇大恨和对小朝廷屈膝求和政策的强烈不满。作者于伤心中不忘有为,使全词蕴含力量,纪昀说他“以枯木之心,幻出奇华”,实乃卓见。又,冯煦《蒿庵论词》说:“《阮郎归》一阕为二帝在北作也。眷恋旧君,与鹿虔扆之‘金锁重门’、谢克家之‘依依宫柳’,同一辞旨怨乱。不知寿皇见之,亦有慨于心否?宜为贼桧所嫉也。‘终是爱君’独一‘琼楼玉宇’之苏轼哉?彼以词骀宕不可为者,殆第见屯田、山谷诸作,而未见此耳。”均予以高度评价,对我们领会本词的思想与艺术颇有助益。这首词章法起伏,感情深沉,纵横捭阖,气势恢宏,给辛弃疾、陈亮等人的爱国壮词以一定的影响。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