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9日星期四
首页/宋朝/幼卿《浪淘沙·目送楚云空》原文与赏析

幼卿《浪淘沙·目送楚云空》原文与赏析

目送楚云空,前事无踪。漫留遗恨锁眉峰。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扬鞭那忍骤花骢。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这首词有其本事。《能改斋漫录》云,宋徽宗宣和年间,有题于陕府驿壁者云:“幼卿少与表兄同砚席,雅有文字之好。未笄,兄欲缔姻。父母以兄未禄,难其请,遂适武弁公。明年,兄登甲科,职教洮房(今甘肃临潭),而良人统兵陕右,相与邂逅于此。兄鞭...

目送楚云空,前事无踪。漫留遗恨锁眉峰。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扬鞭那忍骤花骢。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

这首词有其本事。《能改斋漫录》云,宋徽宗宣和年间,有题于陕府驿壁者云:“幼卿少与表兄同砚席,雅有文字之好。未笄,兄欲缔姻。父母以兄未禄,难其请,遂适武弁公。明年,兄登甲科,职教洮房(今甘肃临潭),而良人统兵陕右,相与邂逅于此。兄鞭马,略不相顾,岂前憾未平耶?因作《浪淘沙》以寄情云。”在这首词中,幼卿倾吐了对表兄的真挚爱情与婚姻不得自主的愁苦,表达了对以功名利禄作为婚姻基础的封建礼法的怨恨。全词如泣如诉,哀婉动人,是抒情名作。

上阕写对往事的追忆。起两句“目送楚云空,前事无踪”,以飞逝的白云比消失的往事,作者“目送”楚云悠悠而去,很自然地寻觅“前事”。说“无踪”正是有终身难忘的踪迹萦回心头。原来她童年跟表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来又和他一起读书,切磋诗书礼乐,“雅有文字之好”,感情融洽,两情依依;她未到十五岁“及笄”之年,表兄就爱慕她,向她的父兄提亲。可惜她父兄势利,因表兄没有考中进士、未能做官,就以幼卿年幼为由,严加拒绝。于是双方的精神均受到摧残,两颗心皆如刀剜。表兄负气而走,再未回返。如烟的往事,甜蜜的回忆,爱情的激动,都像天上的云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是这么多年来,这纯洁的感情何时何刻不在心头冲动?抒情女主人公回忆消失了的一切,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现在邂逅相遇,自己已成武官之妇,只得强行压抑早年的感情、多年的晨思暮想,“漫留遗恨锁眉峰”,默默地独个儿受愁绪的剪熬了。“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这是自怨自艾,她痴痴地想,如果当年自己年龄大一点,或许父兄就无借口来推却表兄的好意了。幼卿是天真、善良的女子。

下阕写重逢的悲恸。“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双方飘泊天涯,像蓬草一样随风翻飞,偏偏冤家路窄,却在这“陕府”“客馆”中匆匆见面。这一刹那间,如大江开闸,幼卿压制在心灵深处多年的纯洁感情、巨大痛苦与无数冤屈,一下子冲决而出。但是表兄并不理解她的这种痴情,甚至对她还有误会,竟扬鞭而去,再也不肯回首一顾了。这无疑在幼卿那滴血的伤口上又加了一刀,她深尝到人世间的凄凉与悲苦了。此时的幼卿感情复杂:她埋怨表兄“扬鞭那忍骤花骢”,怪他太绝情,竟忍心催青白色坐骑速速离去。静心思之,又怪自己这种埋怨与责怪太过分了,表哥本来是深爱自己的,遭到那次打击后,他痛苦万分,现在“前憾未平”,倒是能谅解的。幼卿是多么关心人、体贴人,“于细微处见精神”,正是在这些所在,抒情女主人公剖露胸怀,显示出我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与高尚情操。她决心独吞苦果,饮恨终身:“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深情地目送心上人消失在残阳夕照之中,暗泣声飘在荒原之上,伤心泪浸透衣袖。望着这一悲剧形象,读者心弦受到强烈震动,不能不对封建婚姻制度发出强烈的指责!

这首词包容着一则婚姻悲剧故事,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中所产生的不能明言而又难以排遣的身世之悲、飘零之苦、不存在爱情的婚姻的不幸,词人对爱情坚贞,对恋人谅解,客观上暴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这些在今天有认识意义与教育作用。作者注意表达曲折复杂的内心世界,发出饱经忧患的低沉的倾诉。人物与环境十分调和,在景物描写中加进自己的感情色彩。从语言看,作品明白如话,不事雕琢,通俗自然,哀婉动人,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