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星期二
首页/宋朝/张孝祥《水调歌头 过岳阳楼作·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原文与赏析

张孝祥《水调歌头 过岳阳楼作·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原文与赏析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阑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张孝祥平生多次经过岳阳楼,这首词作于何时?须略作说明。据词中的行向与时序,本词应作于乾道五年(1169)三月下旬。是年,孝祥请祠侍...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阑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张孝祥平生多次经过岳阳楼,这首词作于何时?须略作说明。据词中的行向与时序,本词应作于乾道五年(1169)三月下旬。是年,孝祥请祠侍亲获准后,离开荆州(今湖北江陵),乘舟沿江而东归。当时他曾写过《喜归作》诗:“湖海扁舟去,江淮到处家。”在归途中,阻风石首,滞留三日。同行诸公都填了词,孝祥亦用其韵作《浣溪沙》,词中有“拟看岳阳楼上月,不禁石首岸头风”云云。这些都是与本词的意境相吻合的。

词的开头“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二句,从自身落笔,横空而起,抒发词人湖海漂泊而怀才不遇的情思。“倦游”者,仕宦不得意而思退归也。他曾在《请说归休好》诗中吐露过脱离官场的复杂心情:“请说归休好,从今自在闲。”又说:“田间四时景,何处不开颜?”这种宦海浮沉而从今归休的深切感受,贯穿全篇,使这首境界阔大、宏丽的词作中带上了沉郁的格调。

“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承上意写作者经过长途艰难的江面飘荡,终于来到游览胜地岳阳楼上。“日落”三句,词人纵笔直写登楼远眺的景色: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夕阳斜照在广阔的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沅水、湘水汇合处,两岸的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岳阳楼上对君山”,那洞庭湖中君山四周萦绕着暮霭云雾。映入眼帘的这些春日明媚的自然景象,引起词人内心的深长感触,思绪翻滚,难以平静。“徙倚阑干久”二句,从傍晚到月夜的时空转换,更深一层地刻画词人倚栏凝思的种种意绪,而含蓄的笔墨又为下片直抒胸臆积蓄了情势。

换头“雄三楚”三句,承接上意而掉转笔锋,描绘岳阳楼的雄伟气势,由实入虚,跌宕飞动。范仲淹《岳阳楼记》云:“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三楚”,在战国时,楚国地域广阔,有西楚、东楚、南楚之称,后泛指长江中游今湖南一带地方。“七泽”是泛指楚地的一些湖泽。“人间”二句概括了登岳阳楼而触发起古往今来人间悲喜的无穷妙谛,又有别处所不可企及的独具的地方特色。

“欲吊沉累无所”三句,进一层抒写凭吊屈原的深切情意。爱国诗人屈原执著追求“举贤才而授能”的进步政治理想,遭到楚国腐朽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仇恨与迫害,长期流放,后来自沉于汨罗江。“沉累”,即指屈原赴湘而死,故曰湘累。西汉贾谊平生遭遇和屈原相类似,曾写过著名的《吊屈原文》。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里说:“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词人对屈原身处浊世而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有着心心相印的关系。他欲敬吊先生而没有处所,心中虽没有陈与义《登岳阳楼》“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那样沉痛,但有打渔砍柴者那种自在闲散的情味。作者想到自己此次退归,犹如贬官外放,也将渔樵于江中沙洲之上,内心充塞着无限辛酸悲苦。写离忧,正是抒写这种郁结心中的不平情绪。

结末“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二句,化用屈原《九歌·湘君》的句意,别有韵味。帝舜与二妃是远古时期传说中的人物。《水经注·湘水》:“大舜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在屈原写作《九歌》的时代,已经把民间神话传说湘水之神依附在他们身上,融化进诗篇里并表现出生离死别的爱恋之情,具有忧伤哀怨的悲剧气氛。《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芳洲”,指长着芳草的水洲。“杜若”,一种香草。“下女”,指湘君身边的侍女,希望她一通情愫。在这里词人借助屈原诗篇而展开了奇妙的遐想:如今芳洲已长满了令人喜爱的杜若,赶快叫虞舜来采撷赠送以寄深情吧!这使忧伤的气氛里渗透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写旅途登临的感受,语极悲壮。上片写登楼所见之景象,下片抒发吊古伤今的情怀。吊古是明写,伤今则见于言外。因为词人不是一般地抒写古今人事兴衰的感慨,而是从眼前“日落君山”的景物铺写,联想到屈原的政治遭遇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引起敬吊之情。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