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长亭怨慢·岁丙午、丁未》原文与赏析
岁丙午、丁未,先君子监州太末,时刺史杨泳斋员外、别驾牟存斋、西安令翁浩堂、郡博士洪恕斋,一时名流星聚,见为奇事。 倅居据龟阜,下瞰万室,外环四山,先子作堂曰“啸咏”。撮登览要,蜿蜒入后圃。梅清竹臞,亏蔽风月:后俯官河,相望一水,则小蓬莱在焉。老柳高荷,吹凉竟日。诸公载酒论文,清弹豪吹,笔研琴尊之乐,盖无虚日也。余时甚少,执杖屦,供洒扫,诸老绪论殷殷,金石声犹在耳。后十年过之,则径草池萍,怃然葵麦之感,一时交从,水逝云飞,无人识令威矣。徘徊水竹间,怅然久之,因谱白石自制调,以寄前度刘郎之怀云。
记千竹、万荷深处,绿净池台,翠凉亭宇。醉墨题香,闲箫横玉尽吟趣。胜流星聚。知几诵、《燕台》句?零落碧云空,叹转眼、岁华如许! 凝伫,望涓涓一水,梦到隔花窗户。十年旧事,尽消得、庾郎愁赋。燕楼鹤表半飘零,算惟有、盟鸥堪语。漫倚遍河桥,一片凉云吹雨。
本篇是词人早年的作品,写于宋理宗宝祐五年(1257)。他的父亲周晋在宝祐三年被朝廷起用为福建路汀州(今属福建省)的知州。大约就在第二年的年底,周晋在任上死去。词人在汀州住不下去了。只好起程北归(此行可能是将其父柩运回故乡湖州安葬)。宝祐五年夏、秋之际,他路过故地衢州,重访旧迹,写成了这首怀旧词。此词的写法较为单纯,直抒情怀,不起波澜。近代学人吴梅先生称它“用意明晰,措词娴雅”(《词学通论》)。
上片追忆往昔,领字“记”直贯到“燕台句”。明言这一层是写得年景象。起三句写景,次四句,写人事。“燕台”句,原指唐李商隐的《燕台》诗,见李商隐《柳枝》诗序。这里泛指诗朋词友之间互相传诵的好诗句。“零落碧云空”两句,由回忆转入现实,由写景转入抒情。
“凝伫”,凝神久立。即小序中“徘徊水竹间,怅然久之”的意思。词人望着涓涓的流水想起十年以来,这里的琐窗,窗外的鲜花,不是常进入自己的梦境中吗?而今日旧地重游,当年的亭台楼阁竟变得这样的荒凉寂寞了!于是十年前的旧事,不由得再次浮现眼前。而且使词人深深地感到,这真值得同当年的庾信写《愁赋》一样再写一篇抒发满怀愁肠的诗赋啊!“燕楼鹤表半飘零”两句,仍是即景抒情。“燕楼”即燕子楼。唐张愔死后,其妾关盼盼独居于燕子楼中,十余年不嫁。后来人常用这个典故抒发人去楼空,物是人非之叹。“鹤表”,《搜神后记》载,辽东人丁令威得道成仙,化身为鹤返归故里,栖息在城门华表柱上,看见当年的故人早已死尽,坟冢累累。词人借用这两个典故,形容当年的故人死的死,散的散,自己旧地重来,孑然一身,只有与人盟誓过的鸥鸟能够陪伴着自己。结尾二句,撇开愁情,写自己在旧地随意徙倚留连。虽故作旷达之语,但惆怅之情依旧溢于言表。吴文英《西子妆慢》结尾云:“最伤心、一片孤山细雨。”此词结构或由此脱胎,但含蓄似有过之。吴梅《词学通论》分析本篇的结构说:“千竹万荷,指啸咏堂也;醉墨题香、胜流星聚,指一时裙屐也;隔花窗户、燕楼飘零,指目前景物也。漫倚河桥、凉云吹雨,是直抒葵麦之感矣。此等词结构布局最是匀称。”言简意赅,鞭辟入里,可以参考。
这首词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是对比描写,上片写胜流星聚,反衬下片孑然一身,只有盟鸥堪语;上片写醉墨题香,闲弄箫管之乐,反衬下片独自凝伫,倚遍河桥的凄凉,通过今昔对比,以抒发作者盛衰之感。第二,这首词,包括它的长序,风格很像姜夔,是一篇清峻雅秀的佳作。但是,它的序文与词的内容基本相同,甚至还有共用一个典故的现象,不免使人有叠床架屋之感。清人周济曾经批评姜夔说:“白石小序甚可观,苦与词复。若序其缘起,不犯词境,斯为两美矣。”(《宋四家词选序论》)移作这首词的批评,也是非常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