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9日星期四
首页/宋朝/冯延巳《归自谣》(原文_注释_赏析)

冯延巳《归自谣》(原文_注释_赏析)

冯延巳江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①。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峰壑凝秋色图 溥儒...

冯延巳

江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峰壑凝秋色图 溥儒

注释 ①潇湘客:指离别远行的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诗:“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秋日江边送别的小词,全词共三十四字,上、下两阕分别从送行者和离人两个角度着墨,末句“结得苍凉”(清陈廷焯《词则·别调集》卷一)。与冯延巳其他缠绵悱恻的情词不同,本词“挥毫直书,不用回折之笔,而情意自见。格高气盛,嗣响唐贤”(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开头两句“寒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以萧瑟的情境统摄全词。秋江空阔,寒水凝碧,一阵阵清怨的笛声传来,如泣如诉。“寒水碧”三字,不仅从触感和视觉两方面分写冽冽江水,且“碧”字兼有“寒”意。在中国传统诗词中,“碧”还常作为一种伤心色出现。南朝梁江淹《别赋》云:“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此刻,一江碧水恰似送行者心中难以掩抑的离情,笛声呜咽愈发叫人黯然。“扁舟远送潇湘客”,一叶扁舟载着友人向潇湘驶去,此句一“送”字颇具匠心。舟船本是单纯的交通工具,驶向何处应由坐船人和驾船人决定。作者偏偏将扁舟置于主动地位,好像是嘱托小船将友人送往潇湘之地。船儿承载着送别者对友人的不舍、担心和牵挂。

下片换头,随上阕中送行者怅惘的思绪悬想离人在旅途中的景况。“芦花千里霜月白”展现的是客在舟中所见的秋夜景致。试想,芦花蒙蒙,月色如霜,千里江天,惨白一片。“霜月白”三字正对“碧水寒”,层叠“芦花千里”,则意象更加丰富,凄冷萧索的情韵也得以延续、加深;“千里”照应上文“远送”。“伤行色”是写舟中人面对眼前的惨淡景色,继而想到身在旅途的孤寂,不禁神伤。结句“来朝便是关山隔”将前五句曲折的抒写一并收拢,这是远行者和送行人共同的感慨:今夜之后,便隔着重重关山,不知何日能够再见了。而由今夜及“来朝”再到明朝以后,两地相隔如何思念,便尽在不言中了。看似隐匿不提的送行者的情思在这里再次出现,因为他(她)的思念一直跟随着流水、扁舟陪伴在友人左右。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名作《送友人》云:“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本词下阕的意境与这首诗十分相似,然而语意更凝练,意境更寥阔。(刘玉洁)

链接 《归自谣》词牌。《归自谣》,本为唐代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始见于五代时期。双调,三十四字,六句六仄韵。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